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十多年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历了"校校通"、"班班通"的发展路径,对于解决优质信息和资源在课堂上的合理有效应用,对于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改变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但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从关注教师如何"教"更多地转向关注学生如何"学"。"组组通"试点试验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参与式的环境和工具助"学";实现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实现小组、远程、协同学习;让学生控制自己的学习权利,使学生获得比课堂中更广泛、更灵活的学习资源,助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是一个扬长补短、不断完善、稳步推进的过程,不是又一场"教育革命";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但不能因此把知识放在"第二位";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变革单一化的学习方式,但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和接受学习仍然是中小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而更需要加强和改善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认真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但提"中小学课程要与国际接轨"却应当慎重。  相似文献   

3.
在执教经典亲情散文《背影》时,教师容易陷入几种教学误区:重视"父爱",忽视"儿情";直奔重点,忽视细节;侧重形式,偏离基调。为了避开这些误区,教师不仅要关注文章表现的亲情,还要准确把握作者情感,更要兼顾重点与细节,营造恰当的氛围,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诸多期待和挑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通过培训引导中小学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提高专业化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程师资培训不仅要重视中小学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更要引导教师重视掌握“诊断性”研究方法,重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教师课堂教学实际情景与自身教育经验所作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教师培训教学实践应积极倡导适应参与式教学,以提高新课程的培训实效。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这对教育、教师、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不再是过去的传统" 教书匠",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同时,也是教育的设计者和研究者.一所学校,或者是一名教师,如果要在日益激烈的教育工作竞争中有所建树,必须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科研之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要进行角色的转变,更要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进行调整.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心理健康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小学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与网络信息的时代,时代的发展促使世界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由单纯重视"教"变为同时重视"学",学习问题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试行与进一步开展,尊重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主张学生主动建构自我知识框架的音乐教育理念进入中小学音乐教师关注、学习、研究并加以运用的知识领域。而"探究性学习"这种在新理念引导下的新的学习方式也进入了中小学的音乐课堂,融入到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以儿童为本的环境是发展的、动态的,伴随并支持幼儿经验的发生、发展。班级环境创设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主动参与性、创造性。教师要系统规划设计班级环境,版块趋向"有序化";要立足儿童视角,审美趋向"儿童化";要追随儿童发展,内容趋向"教育化",让环境作为"隐性老师""隐形课程",充分发挥教育、记录、生成的功能,并不断地激活儿童内在的学习动机,促进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总结从"课改"到"改课"的实践体验,教学目标设定从经验型、线性思维走向单元系统框架思维;教学活动设计从关注"教师视角"转向更关注"学生视角";教学过程实施从"授课式"转变为"对话式",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凌燕 《考试周刊》2008,(17):27-2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重大改变.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再造和创新的过程,不仅要立足于"教",更要立足于"学",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师更应该关注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的提升.本文倡导的"学导式"课堂教学就是对这一要求的回应.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教师教研须在思想观念、内容对象、方式手段等方面实现转型升级。思想观念的转型,对教师教研,要由"重视不够"到"高度重视",由"被动教研"到"主动教研",由"功利教研"到"实用教研";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要由"消极观望"到"积极研究",由"表层研究"到"深度研究",由"理论层面"到"实践落实"。内容对象的转型:课程目标,由"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课程依据,由"旧课标(实验)"到"新课标(2017年版)";课程内容,由"旧教材"到"新教材";课程实施,由"旧建议"到"新建议"。方式手段的转型,更加注重"小微研究"、网络教研、跨界教研、读议写行思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放手让学生思考、实践、探索、交流,充分展示思维活动过程,并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表达。倾听学生不仅要知其"表",更要明其"里"——听其言、观其行、思其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放手",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倾听学生的探究、错误、反思等。还要学会"捕捉",帮助学生实现突破:倾听"后续之音",引导学生"把话说完";倾听"弦外之声",抓住机会解答疑惑;倾听"创新之言",及时提升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校管理效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近十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管理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表入里、逐步深入发展的过程。研究视角由单一学科到借鉴"他者"的视角,逐步走向多元。研究着力点由注重"事"到关注"人",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从内涵、问题和策略等方面概括了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总结了研究成就,指出了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庄志辉 《考试周刊》2013,(15):74-75
<正>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从90年代起,我国中小学逐步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这就对学科的教学与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数学教育要求教师让学生不仅要"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不仅要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因此,在现代教育思想下,需要对数学再认识,积极培养数学兴趣,全面提高数学素质。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形:认为重难点的地方层层细化,条分缕析,结果学生印象还是不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寻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到数学思维带来的挑战和愉悦,感受到理性思辨的力量。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不停留于"浅尝辄止",仅关注知识的表象,而着力于"寻根究底",追问知识背后的"为什么",注意思维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让学生的学习深入知识的堂奥。由此得到几点思考:数学课堂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让研究"寻根究底";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习"触类旁通";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思考"逻辑自洽"。  相似文献   

15.
美国"2061计划"实施三十多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动向:该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中跨学科整合课程的开发;学生在进行能量学习中错误观念的形成与纠正及对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在"下一代科学标准"(NGSS)理念下,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支持与帮助。适当参考美国"2061计划"新进展和实施方法,对于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是有益的,主要启示有:科学课程在设计时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整合,更要关注课程的系统性;依据调查结果做出科学教育决断;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采用自编问卷,选取104位心理教师和363位班主任作为被试,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制约因素及家校合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在"改进学习方法或习惯""行为的自我管理"等方面存在认知上的一致性,但班主任更看重学生的"情绪调节""行为的自我管理""应对危险或伤害情境",而心理教师更看重"亲子沟通",对很多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比班主任更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约因素上,心理教师和班主任都认为"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是重要因素之一,但心理教师对"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心理教师的专业训练不充分""领导重视和支持不足""缺乏相应的评估考核机制"的关注显著多于班主任,班主任对"家长的参与和配合程度低"的关注显著多于心理教师;在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班主任更注重"和家长面谈提供教育建议",心理教师更多采用"面对面咨询建议""向家长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在此基础之上,对中小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水平提出建议:对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部分学生开展预防性、治疗性心理健康教育,为家长开展亲职教育。  相似文献   

17.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2008,(6)
英语教学在中小学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知识点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  相似文献   

18.
编辑手记     
《中国教师》2008,(16):1-1
<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对教师的一项重要的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总是感慨"学生差异大,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他们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评价方式、实现途径等问题格外关心。近日,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在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课堂教学论坛"上,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在线研讨,为教师指点迷津。本期特别关注栏目邀请了有关专家学者以及中小学教师来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何为教学有效性?让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谈起。几个人要比赛穿越一块玉米地,第一要比谁最先走出玉米地;第二要比在穿越过程中谁掰的玉米最多;第三要比谁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以"儿童的方式"观照语文教学活动。语文教师要站在儿童的视角,结合语文及文学的方式解读教材,使得教学活动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要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现在教学中的"主导"与"主体",是建立在一定的活动与"应对"之上而实现,并不断变换角色体验的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与"主体";要树立及时关注教学效果及学生收获、延长教学触角的大语文教学观。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崛起,引发了成人教育的深刻变革,出现了各种新的形态。突破时空限制,学习方式趋向泛在与灵活;突破内容限制,学习资源趋向开放与共享;突破环境限制,学习环境趋向虚拟与智能;突破人数限制,学习规模趋向广泛与普及。由此,致使成人教育原先的师生关系,出现了明显的断裂,即因时空分离而产生了师生关系的"距离感";因虚拟学习取代现实学习而导致了师生关系的"虚拟化";因互联网信息高度对称而削弱了教师角色的"权威感"。在"互联网+成人教育"的背景下,师生关系显然需要得以重构,其中尤其需要重视教学交互,消除师生关系的"距离感";重视学习环境创设,消融师生关系的"虚拟化";重视教师角色转变,应对教师"权威感"消解;同时,教师也要重视终身学习,以应对"互联网+"时代不容回避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