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请先看下面的例子 :例 1 设函数 y =f(x)定义在R上 ,则函数 y=f( 1 -x)与 y=f( 1 +x)的图象关于 (   )(A)直线 y=0对称(B)直线x=0对称(C)直线 y =1对称(D)直线x=1对称学生往往容易错选D .什么原因呢 ?显然 ,学生将本题混同于下面的问题 :例 2 设 y=f(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 ,若 f( 1 -x) =f( 1 +x) ,则函数 y =f(x)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在这类问题上产生混淆的现象还很多 ,为此 ,笔者对这类对称问题剖析如下 ,供参考 .探讨函数图象的这类对称问题 ,首先应分清研究对象 ,是讨论某一个函数图象自身的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称与互补是文学中的诗!互补与对称是数学中的画!互补使得大自然浑然一体.对称使得数学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3.
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分析)的角度,根据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从构建合理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加强实践性环节的训练两方面对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问句是实现对话进行,获取信息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外语教学中,疑问的表达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意在通过对中韩疑问句中的不对称现象的归纳总结,来揭示中韩疑问句的表现差异以及句型构造的差一点,希望能对国内汉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语言翻译的意义不对称性源于语言使用者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以及不同的思维模式而表现出语句和意义的差别。翻译的源文本与目标文本的词汇语句对应,虽然动态上对等或者认知上共通,其文化的内涵多元特性是人们沟通时所应共享的。  相似文献   

6.
“上”、“下”隐喻映射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下”本是一对表空间概念的词语,它们常常映射到其它非空间领域,表示时间、等级、范围、动作行为等意义。本主要考察了“上”、“下”在隐喻意义的使用中表现出来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从中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源于现代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同样存在于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内容及方式等不同层面,对课堂教学质量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负面影响。与学生共商教学目标和计划,多渠道与学生即时沟通交流,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尤其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敏锐的洞察力,实现对课堂信息不对称的合理控制与利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唐素文 《考试周刊》2007,(30):70-71
本文旨在讨论英语中WH移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宾语不对称现象。本文认为这种不对称现象能用ECP解释,且这种不对称现象源自主、宾语所受的题元角色不同,即主语由谓语动词间接赋予题元角色,而宾语由谓语动词直接赋予题元角色;事实上,这种不对称能用ECP解释也是源于此。  相似文献   

9.
“上”、“下”隐喻映射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下”本是一对表空间概念的词语,它们常常映射到其它非空间领域,表示时间、等级、范围、动作行为等意义。本文主要考察了“上”、“下”在隐喻意义的使用中表现出来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从中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王雯  王娜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3):30-31,35
借助大规模真实文本,以认知语言学理论及标记理论对"还A着呢"中单音节形容词的不对称现象进行描写和考察,并进一步从语义角度阐释了单音节形容词在"还A着呢"句式中的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本文以标记理论为框架,从语用和认知角度分析方位指示语不对称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语用角度分析,不对称现象是话语参与者遵守语用原则的结果。方位指示语的使用主要涉及参照点的选择,认知因素决定了以自身为参照点选择指示语的必然性,是不对称现象产生的另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由于汉字的自身发展特点,汉字的构形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作为早期的文字,其形体与意义之间的复杂性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主要论述了甲骨文中■形偏旁的多义性并对这些意义进行了归类,■形偏旁除了表示口舌及相关意义之外,还有一些意义与口舌之意无涉,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一,表示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二,表示器皿、盛器;三,作为区别符号。还有一些意义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体系,故将其放在一起,列入"其他"一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14.
词义不对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会造成理解上的困惑。词义不对称包括A有B无式、A全B偏式及交互式三种类型。对此,我们可以从模因、语用、文化等三方面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只要存在信息交流和传递,就会存在信息不对称。干部选拔任用中也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直接影响了社会公众对选人用人工作的了解和信任程度。建立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制度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公开、公正、公平、公认来增强群众对选人用人工作的信服、信任和信心。  相似文献   

16.
函数图象的平移与对称是初中函数中的难点之一,在各地中考中频繁出现,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关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平移与对称变换的规律及本质特征,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及方法进行分析与突破,也为今后继续深入学习函数知识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对学校及社会的渗透,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权利逐渐平等,人们开始处于“信息对称”的环境中。但事实上,这种“对称”仅仅是相对的信息获取权利的平等,而且仅局限于相对较小的群体中。例如,我们可以在同一个学校中构成相对的信息对称环境,却无法实现同一个地区所有学校的信息都构成对称,更不用说跨越中西部、城乡的差异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信息对称。最为重要的是,即使基础教育处于表层的信息对称环境下,而深藏其中的“知识沟”现象却往往容易被忽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重构教育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不对称语言现象的存在有着三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心理感知因素,二是修辞认知因素,三是语用因素。随着这三种因素的变化,对称和不对称的格局亦会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同的管理环节和不同的管理层面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这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该文通过对教学管理中信息源占有不同、教学管理者处理信息能力的差异和教学管理业务信息具有私人信息特征等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成因,探讨了规避高校教学管理信息不对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信息对称中基础教育的"知识沟"现象与关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对称是一种理念,也是教育传播学视角下基础教育追求的理想.本文从辨析"信息对称"的含义出发,解析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知沟"现象,进而提出重构教育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