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会”上的香港记者周燕群,翟跃文采访今年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的记者里,有183名港澳台记者,约占记者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强。其中来自31家新闻机构的香港记者139名,他们是“两会”搭起的新闻大舞台上一支活跃的力量。我们在采访的空隙...  相似文献   

2.
记者云集早有人说,一年一度“两会”的记者云集可称作中国的“记者节”。 3月18日、20日开幕的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和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春暖花开之际再次令人瞩目。作为中国的窗口,里面传出迅疾的改革开放的鼓点,引得记者蜂拥而至。据统计,除随团记者外,这次参加“两会”报道的中外记者达1050多名,其中外国记者来自近30个国家,达170余名;香港、澳门记者来自21家新闻机构,60余名;台湾记者来自14家新闻机构,27名。香港记者比去年增加较明显。大陆记者  相似文献   

3.
全国“两会”期间新闻媒体如何报道重大新闻,一直是新闻界关注的对象。今年的“两会”,传统媒体各施解数报道新闻自不待言,网络媒体的大量介入更是为“两会”报道增添了不少热闹气氛。人民日报网络版的一则新闻中曾经对网络媒体记者介入“两会”报道的情况作过这样的描述:“网络版记者从会议现场向报社传输图片和稿件时,经常被众记者围观,成为‘两会’期间  相似文献   

4.
“两会”记者抢新闻速写万京华/方小翔又是一年3月,北京人民大会堂再次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据报道,今年参加“两会”报道的中外记者共计2100余名,人数超过往届。有关媒体曾经做过一个对比,1992年3月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不到1000人,1993年...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每年年初的重要的政治性会议。对于新闻单位来说,报道好“两会”,也是每年开局之时的一个重头任务。今年的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和省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处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所以,虽然不是换届会议,但仍然受到全省人民和各新闻单位的强烈关注。“两会”期间,河南日报调动一切宣传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反映“两会”的盛况,从策划到运作,从内容到形式,从广度到深度,都有一定的创新。 认真作好思想准备 多年来组织“两会”报道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组织好“两会”报道,必须首先使上会记者充分认识人大、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克服“‘两会’年年开,很难出新闻”及“‘两会’是例会,会议报道只要比葫芦画瓢就行了”等错误认识。因此,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夕,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在京召开的政协全国十届一次会议和全国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举国关注,世界瞩目。因此,聚集“两会”、报道“两会”,自然成为新闻传媒3月份宣传报道的头等大事。纵观省内外十余家报纸的“两会”报道,笔者认为:《华商报》在“两会”报道中进行了许多可贵的探索,给我们研究都市类报纸如何处理政治新闻这一重大课题,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报道一年一度的“两会”,不仅是首都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也被许多海外新闻单位视为当时的一个新闻热点。在20天的时间里,国内(包括台港澳)和国外共有250多家新闻单位的上千名记者集中在“两会”上,这还没有计入一些代表团的“自备记者”,而出席本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才2700多名。“两会”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新闻大舞台,记者们都尽量在这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回顾这一次报道的得失,对各自单位的业务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纵观今年“两会”摄影报道,不难发现,记者的思维方式开始有新的变化,表现手法也有新的发展。与此同时,新闻图片在报纸编排上越来越显示其独有的重要性。注重会议新闻图片的视觉效果、会议新闻报道社会化和版面意识的增强,形成了这次“两会”摄影报道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两会报道历来是令人头痛的活儿。不少会外的同仁对这类应景任务报道不以为然,没上会的记者对版面上那密集的几个操练者心中有数,而读者不少干脆在这断时间歇歇眼睛。两会期间,历来似乎就是报道组几个人忙得昏天黑地,还要承受越来越远离会议和读者、越办越没有特色的压力。今年两会,中青报将两会报道定位在“一次重要新闻事件”的运作上,以这样的眼光看待两会,自然要考虑事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一年一度的全体会议,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首都各新闻单位竞相报道的一项重大活动,参加今年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五次会议采访的各新闻单位人员达340多人。同时,还有大批港澳记者来到会上采访。从实际到会的人数看,差不多每13名代表(包括委员),就可以摊上一名记者。这样一支庞大的新闻队伍,短时间内云集在同时举行的两  相似文献   

11.
罗勤 《新闻知识》2001,(Z1):42-43
媒体纷纷聚焦大型会议我过去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美国白宫记者争相提问的场景,这几年已频频出现在深圳记者和沿海较发达地区记者的身上。会议报道由过去大家避之惟恐不及,变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只要有全局性的会议召开,都会云集一大批新闻记者。比如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新闻媒体和记者人数年年增加,今年更是达到2600人,和代表、委员之比是1:2。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沿地区的新闻媒体,更是派出大量记者赴京报道“两会”,仅广东省,每年都有三、四十家新闻媒体的记者集聚北京,以至于“两会新闻组每年都要对广东…  相似文献   

12.
会”报道,一般都是各媒体当年报道的重大“战役”。可会议年年开,报道年年做,长久以来总是少有新意。然而今年“两会”报道,却让人耳目一新,全国不少媒体均有出色表现,有不少让人眼睛一亮的好稿子,也有不少引人回味议论的新观点。报道内容形式变化,背后的新闻观念变化更加耐人寻味。本文试以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今年的“两会”报道①为例,作简单分析。一新华社今年的“两会”报道,按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会议报道、议案与提案报道、代表生活报道、相关评论。单从体例上看,与往年差别并不大。然而细读之下发现,报道角度、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从3月3日全国政协开幕到3月16日的总理记者会,2016年的全国“两会”经过14天的紧凑日程圆满落下帷幕。本刊记者从全国“两会”新闻中心了解到,今年有3200多名中外记者报名采访“两会”。其中,境内记者有1900多人,港澳台记者有360多人,外国记者有1000多人。“两会”期间,共举办了15场记者会。本刊特派3名记者深入“两会”现场,从文化传媒角度为读者呈现记者眼中的“两会”特色。  相似文献   

14.
今年的“两会”是在中国作为“全球金融风暴中一个崛起大国的角色担当”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由此受到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据报道,有3000多名中外记者云集“两会”,其中海外媒体记者就有800多人。报道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对外关系等各个方面。与中外记者直接联系的“两会”发言人及“两会”上的新闻发布无疑是传媒竞争焦点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年年两会,年年新闻战。换届、改革开放30年、奥运,使得今年两会与往年不同。两会开放程度增加,也吸引国内外媒体加大投入。其中,地方媒体集团正崛起为一支重要力量,不断影响着报道生态。对重大战役性报道来说,两会新闻战正是难得的教材。本刊记者深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江苏广电总合(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三家媒体集团两会报道一线,解剖其战略战术,以资借鉴。集团战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中国“两会”吸引了超过3000名海内外记者采访,每天向世界提供大量的新闻。各媒体或辟出大量版面,或腾出黄金时段,派出大批记者挖掘这一新闻富矿,以其吸引读者,占领“两会”报道的新闻制高点。笔者仔细翻阅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15种报纸,发现相较于往年,今年的“两会”专刊报道亮点频出:更强化报告解读、更注意民生报道、更注重话题报道;  相似文献   

17.
王淳  罗伟 《新闻前哨》2012,(5):20-21
党的十八大将于今年10月召开,因而今年的全国两会具有特殊意义。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任务重、要求高。作为地方网络媒体,荆楚网精心组织策划全国两会网络宣传,除制作大型网络新闻专题外,首次派出2名党的十八大将于今年10月召开,因而今年的全国两会具有特殊意义。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任务重、要求高。作为地方网络媒体,荆楚网精心组织策划全国两会网络宣传,除制作大型网络新闻专题外,首次派出2名记者赴北京参加两会新闻采访报道。我们的体会是,要让地方网络媒体在全国广电、报纸、网络等众多媒体同台竞技的大舞台上“舞”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必须找准自身定位,充分运用网络优势,让全国两会新闻报道全方位“动”起来。  相似文献   

18.
2003年的“两会”意义重大,受到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仅参加采访的中外记者就有3000多人。 今年“两会”报道的背景是中央提出要改进会风、文风,改进领导人活动报道,增加基层代表委员的报道量。这是新一代领导集体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表现。作为新闻专业杂志的记者,我的采访目的与其他新闻界同行不太一样,任务是盯紧媒体与报道的变化,对今年“两会”报道的新特点进行分析综合,同时采访代表委员对新闻媒体、报道的意见和建议。为了搞好报道,编辑部专门开了策划会,同志们也都提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3月15日下午,意义深远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胜利闭幕,晚上6点30分,浙江电视台设在梅地亚中心的全国“两会”北京直播室开始通过卫星向杭州发回今年“两会”的最后一档新闻。 10分钟后,“北京直播室”播出最后一条新闻,随即,北京和杭州的图像交接也顺利完成。此时此刻,在场的记者、编辑和技术播出人员都轻轻地吁了一口气,经历了14个紧张忙碌的昼夜,这次不同寻常的全国“两会”报道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亲历这次“两会”报道的记者,我们为这次成功的创新实践感到自豪,也对地方电视媒体如  相似文献   

20.
3月31日,埃菲社记者从北京发出一篇电讯稿,题为《中国试行议会民主》。稿中写道:“电视天天向观众介绍议员分组讨论情况和记者招待会概况”,“观察家们认为,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报道新闻透明度方面是空前的”。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期间,首都新闻媒介在提高会议报道的“透明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及时地、客观地报道决策过程中的讨论情况,摘登与会者的发言,开辟《寄语两会》《两会手记》等令人耳目一新的专栏,除此之外,还专门派出记者盯住“两会”期间召开的记者招待会,注意从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