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商利 《考试周刊》2007,(41):126
普通高校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关键阶段。而作为学校体育重要课程之一的健美操选修课程,它重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也反映与社会生活衔接的关键之所在。本文论述了高校健美操选修课的开设对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的巨大效果。  相似文献   

2.
体育有效教学主要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技能,使学生的心理更健康,并与社会相适应。主要阐述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的合理化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棒垒球运动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体质,而且有助于培养大学学生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以适应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棒垒球运动应注重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改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角度诠释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与方案。因此,我们要坚持"健康第一""阳光体育"的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生  相似文献   

5.
李辉 《甘肃教育》2014,(17):67-67
正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所以,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那么,如何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课程开发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总目标与体育课程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即通过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紧密结合,肩负着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体育与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好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达到终身体育"。  相似文献   

8.
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方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已初见规模,为了克服体育院校办此专业的缺陷,凸显医学院校的特色,以满足社会需求,文章从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出发,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能用体育的方法去解决人的健康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健康的个性,不仅是学生心理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一个个鲜活迥异的学生统统嵌入差异不大的“模子”进行培养,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个性的良好途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身体直接参与游戏、运动和竞赛等学习活动,可以广泛地进行社会交往,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个性,学生在体验运动的快乐和运动的成功以后,能够增强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俊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6):185-186
高校体育与社会接轨应采取积极措施,如:在高校体育中确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建立适合终身体育思想形成的教材体系;改进课堂教学,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余暇运动,促进高校体育向社会体育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成为各个高校共同的目标。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普及性、趣味性、娱乐性很强的运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运动教育是一门课程和一种教育模式,使所有学生都全面参与运动,全面体验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和学习运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有利于培养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动实践能力.培养最终发展成为有运动能力、具有运动素养、具有高度参与运动热情的体育人.运动教育模式对于我国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体育单招学生具有运动水平高、动作技能单一、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等特点。通过分析体育单招学生的运动技能与实践能力的特点,结合社会就业需求,提出加强理论知识能力学习、加强综合技术能力训练、加强实践能力素质培养,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好的综合能力来适应社会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14.
篮球裁判员作为篮球比赛场上的执法者,应以良好的业务水平保证篮球比赛的公平公正性、连贯性以及可看性。目前,体育类高校大多注重学生的课程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学习,对于运动项目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较为欠缺,尤其是运动项目的裁判能力培养,还达不到专业和社会的需求。针对盐城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裁判业务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研究,找出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其重要作用.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方面的综合素质,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与实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想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标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了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体系。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黄忠胜 《广西教育》2014,(39):173-174
阐述广西高校引入射箭运动的意义,从社会、学校、学生三个层面分析广西高校引入射箭运动的可行性,并从提高重视程度、与相关专业运动队联合试点、以多种形式开设、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探讨将射箭运动引入广西高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健美操运动的开展,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健美操运动的社会化.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学生竞争与团结协作的意识,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本文以健美操运动的价值和健美操的作用为载体(健康、竞技、娱乐和审美),对健美操运动进行宣传,多方面营造健美操运动氛围,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对健美操锻炼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9.
张义祥 《成才之路》2014,(31):12-13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它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与社会劳动技能的重大责任,还承担着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培育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层面,中职体育课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体育,发挥体育教学育人的特殊教学功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帮助这些青少年学生更好、更稳、更顺利地走向社会。带着这样的教学问题,作者尝试从三个意识的培养着手,即纪律意识、集体意识与拼搏意识,引导学生们在课堂与技能规则中学习社会规矩,在团队活动与合作项目中学会团结协作,在竞技运动与实践活动中学会理性竞争,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让学生们以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踏上社会。  相似文献   

20.
王云 《广西教育》2013,(14):94-94
体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等教学目标,强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健全的人格、扎实的技能、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得到快乐,陶冶情操。近几年来,笔者尝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励志教育,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