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阶级领导和政党领导是两个不同的政治概念。大革命时期,阶级领导归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则归于中国国民党。国共两党实现党内合作的特殊历史情况,使无产阶级的领导可以通过中国共产党的中介体现在国民党的身上,实现阶级领导和政党领导的间接统一。无产阶级领导同国民党领导能够间接统一的根本前提是国民党有较强的革命性,因此,保持和增强国民党的革命性成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焦点。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后期执行了一条错误的策略方针,使蒋介石把国民党由一个革命性的政党变为反革命的政党,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最终失败了。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反帝反军阀的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是在国际无产阶级和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影响和政治合作之下进行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辽阔的中国大地,掀起了以工农为革命主力军的伟大革命风暴,猛烈地冲击着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反动统治。  相似文献   

3.
一九五八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大跃进的一年;是我国文化革命在无产阶级教育红旗下进入了高潮的一年;是我国教育大普及大发展的一年;是学校教育进行大革命的一年。现在,我来谈谈南京市过去一年来进行教育大革命的情况,并对今后工作提几个意见。我们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年来的实践,已完全证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最近有些同志提出了异议,认为当时无产阶级对领导权问题的认识不足,力量不大,组织上没有掌握住整个革命运动的进程,因而,只起了部分的领导作用,实际上没有实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我则以为,大革命的初期和中期,亦即大革命胜利发展的时期,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基本上实现了对革命的领导权,而后期,则因犯了放弃领导权的错误,导致了革命的失败。但总的来说,第一次大革命运动从其组织、发动、胜利到逐步失败,都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作用。因此,认为无产阶级发动和领导了第一次大革命运动这样一个论断,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因而是站得住脚的。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周恩来是党内最早认识武装斗争重要性的先驱,是军队革命政治工作的开拓者。周恩来的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中期形成,在大革命前后的革命实践中,他在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实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对新中国的创立和国防事业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董必武同志(又名董用威)在武汉担任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委员、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和省政府常委,在建立和发展湖北的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工农群众运动,捍卫无产阶级领导权、巩固武汉革命政权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为中国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与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推动  相似文献   

7.
如何认识大革命时期的领导权,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教学中仍然是一个值得说明白的问题。我认为,要全面地认识大革命的领导权,就应当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 (一)认识大革命的领导权与整个时代的关系认识大革命的领导权,应以这一时期所处的时代特征为依据。长期以来,多数坚持大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观点,但对当时所处的时代强调不够;少数认为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观点,则根本脱离了这个时代。中国大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内发生的。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列宁的号召下: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从此,无产阶级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中国革命时代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这是因为:从中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上,“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它已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时中国工人阶级已经实现由自在的  相似文献   

8.
一、中间派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原因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有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民族民主革命联盟的统一战线发生了分裂,中国社会各阶级被突出地划分为两大根本对立的阵营——以国民党反动派为首的,以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反革命阵营和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民主阵营。它们各自  相似文献   

9.
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日。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导师。早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前,他就向全党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在这个问题上当时党内存在的右倾危险。大革命失败后,他又成功地  相似文献   

10.
鲍罗廷,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曾作为苏联政府派驻国民政府代表、共产国际派驻中国代表,参加了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对中国大革命的援助和政策,主要是通过他来实现的。他以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首席政治顾问的身份,参与了大革命时期的一切重要活动,在华的四年期间,对中国革命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一1923年9月,应孙中山的邀请,共产国际任命鲍罗廷为驻中国代表,苏联政府派遣鲍罗廷为国民  相似文献   

11.
鲍罗廷(1884——1951年),共产国际的著名活动家,苏联驻广州国民政府的首席政治代表,中国大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在同期援华的苏联顾问中,只有他身兼数项显赫职务。震动世界的中国大革命,使他一夜间成为西方记者感兴趣的传奇人物。在他生前死后,不断  相似文献   

12.
民主政治在本质上是以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为前提的伦理政治.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使得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对立,尤其是形成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这就从根本上排除了民主政治在历史上的可能性.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人类的共同利益的一致性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伦理基础,使得社会主义政治成为唯一可能的民主政治.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伦理保障,因为共产党代表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人民的共同利益.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达到无产阶级的阶级联合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联合,形成人民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指引下,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欢庆党的十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四届人大胜利召开的凯歌声中,我院中文、政治,历史,生物四个系首届工农兵学员二百四十九人,胜利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学习任务,于今年一月底毕业,回到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去,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的丰硕成果,是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4.
如何认识大革命时期的领导权,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教学中仍然是一个值得说明白的问题。我认为,要全面地认识大革命的领导权,就应当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 (一)认识大革命的领导权与整个时代的关系认识大革命的领导权,应以这一时期所处的时代特征为依据。长期以来,多数坚持大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观点,但对当时所处的时代强调不够;少数认为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观点,则根本脱离了这个时代。中国大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内发生的。  相似文献   

15.
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的认识经历了由不明确到逐渐明确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八年以来,天津市的教育工作,在中共河北省委和天津市委的领导下,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贯彻执行了"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和发展教育事业要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教育大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曾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认识到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并且力图在实践中贯彻,但是,由于其指导思想的错误,使已经获得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果付诸东流,结果导致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8.
《序曲》是“努力反映文化大革命的斗争生活”的征文选集。收有一九七三年五月到一九七五年三月的创作共二十二篇。这些作品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多种体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歌颂了伟大革命所创造的“新的世界”、“新的人物”,深刻揭示了这场震撼世界的文化大革命的实质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六八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伟大号召.几年来,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派出贫下中农代表,和学校师生一道,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开展教育大革命,使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大好的革命形势下,有的同志认为“文权夺回来了,学校  相似文献   

20.
谈工会的“代表和维护”职能杨国良我国工会要履行的社会职责与党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工会所履行的“代表和维护”职能,必然将作为无产阶级政党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会组织既要接受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特别是思想政治方面保持其一致性,同时又要发挥工会组织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