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剑 《发明与革新》2014,(10):47-47
人类纺纱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史前,但现代纺纱机的出现却距今还不到300年。  相似文献   

2.
没有人知道文艺复兴而不知道达·芬奇的。他无愧于“天才”的称号。他体魄强健,精通数学、物理学、植物学,设计过飞机,还懂军事工程,他的发明从水力磨面机到纺纱机、坦克无奇不有,此外他还歌喉出众……他有无穷的想像力,但仅有人的有限精力,他是旷世奇才,却不得不在权贵面前低头,他不断做出令人惊讶的成就,但他临死前却说:我这一生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3.
朋友的借条     
是朋友,才敢放心把钱借给他,想不到,那钱,却迟迟不见还.借条有两张,一张五千,一张两千,已经在他这儿,存放了两三年.  相似文献   

4.
自1985年江苏丹阳首次引进喷气纺纱机以来,到2002年止,我国已有160多台日本Murata(村田)公司的喷气纺纱机(MJS),型号有MJS801、MJS802、MJS881、MJS802H、MJS802HR等。7.8台喷气纺纱机的生产能力相当1万纱锭的环锭纺纱机。  相似文献   

5.
方元 《知识窗》2001,(7):33
张华找到我时,我们已分别快十年了.原来他钻进了数理,一片只有少数人才进得去的领地.他还说了个我肯定过耳就忘的专业术语.见我一脸的迷惑,他便试着解释:“你知道一辆自行车,最无用的配件是什么吗?“自行车我当然熟悉,但我却找不出最无用的部件.我想,存在就是合理,毕竟那东西已问世一百多年了.张华却漫不经心地告诉我说:“是车锁.“……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03,(20):9-11
郭立文,祖籍山东登州府,出生于黑龙江省望奎县,1956年小学毕业,在家务农.1958年被哈尔滨市锅炉厂招工录用当工人.幼年家境贫寒,却嗜书如命.刚进工厂做学徒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他只有18元的工资,除了吃饭穿衣,还要接济家人.尽管这样,郭立文却用最可宝贵的饭票和人换书看,宁空肚子,不空头脑.为这,他得了一个外号--郭疯子.他的大学课程就是在工厂里自学完成的(后来,因为企业发展需要,郭立文还取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当时看得最多的书是中医理论和经络方面的书籍,从书中接受了磁疗知识,这些知识最终成为他创业的技术源泉.   ……  相似文献   

7.
手机响了,钟建华还在等着办理设计公司注册手续,2004年3月某著名高科技公司的一个录用电话搅乱了他的创业计划,原本打算三人一起创业,到最后却只有“两个半“创业者.……  相似文献   

8.
那年,我18岁.花一样的年龄,我疯狂地迷上了隔壁班的那个叫风的男生.恋爱.高考.我的成绩是那么的出人意外,只勉强上了个三本院校,而他却已经是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我郁闷,失落.在一个风轻云淡的夜晚,我去找他.却发现他正和一个女生手牵着手,亲密无间.顿时,我如触电一般,强忍着眼泪,一路狂奔.只听见他在后面喊:"我们不合适的,或许我们还可以做朋友."没想到,我们初恋的种子,还没来得及发芽,就被高考这一纸成绩吹得支离破碎、七零八落.  相似文献   

9.
2078年,金尼因工作上的一点小事跟他的老板柯尔大吵一架后,决心另谋明主,再展宏图.等他雄心勃勃,幻想着找到一个更大的舞台来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时,却发现事与愿违--如今找个理想点的工作简直比登天还难!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唐黄虎和他的云之鲜生还和大多数生鲜电商平台一样,正在苦捱过冬.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营销成本有增无减、运营团队还在不断膨胀,每月的进账却长期停滞在25万元左右,唐黄虎天天如履薄冰.  相似文献   

11.
2049年9月,马上就要建国100周年大庆了,参加阅兵的机器人战士让老张的心里充满了期待。不过阅兵彩排也给他带来了一点小烦恼:国庆之前北京地区的地面和空中都会采取临时交通管制,而他上下班却必须通过这个区域。由于瞬间移动系统还处于试验阶段,所以他还不得不开着自己的小飞机往返。  相似文献   

12.
《深圳特区科技》2009,(10):38-38
池燕明1999年创业的时候,他做的生意是卖复印机,放到现在,毛利率只有5%。他如今做的生意,还和复印机相关,但毛利率却达到35%。原来商业模式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次,银行的计算机突然确认一个叫布朗的人死了,而在现实生活中,布朗却还活着,于是,发生了一连串事件.开始,他的支票上盖着"死亡停用"的章并被退了回来.接着,社会保险部门拒绝发给他退休金,因为他已经"死了".最后,医疗保险部门也拒绝偿付他"死后"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在2010年的QQ奇人大搜捕活动中,有一位名叫李兴文的人被评为了“草根发明家”,但是他本人却否认这一说法。他认为自己称不上“草根发明家”,因为他还没有“草根发明家”的那份执着。  相似文献   

15.
如果早学会     
一个人失业了,老婆整天看电视,三个还在读书的儿子和黑社会混在一起.最后,他只得去申请一份看门的工作. 人事部经理对他说:“我们公司同意录用你了,请填上你的电邮地址.” 他愕然,却只能无奈承认自己没有计算机,也不会用. “你连计算机也不会用,怎么能在我们这种高科技企业上班?”人事部经理说.  相似文献   

16.
当厨师看到客人将他所做的菜吃光时,异常高兴,再做的菜一道比一道可口;当他看到桌上的剩菜很多时,再做的菜却一道比一道糟.客人批评时,他还会发脾气.这不正如作文教学中小学生的写作心理吗?  相似文献   

17.
范坤芳生在农村,却长得白白净净.用他的话说,是"天生不适合干农活".幸运的是,恢复高考改变了他的一生.1980年16岁的他"跳出了农村",1987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了济南汽车制造总厂,成为这家大型国企里唯一的研究生.  相似文献   

18.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167-177
1不幸的童年 英国大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牛顿(Newton,Sir Issac,1642—1727)(邮票N8a),这个许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的最伟大的天才,幼年时却颇为不幸。他是个遗腹子(未出生,父亲就死了),又是早产儿,他出生那年(1642年),刚好伽里略^G3去世,并差点儿天亡。3年后母亲改嫁,把他留给了外祖父母(继父在他还上小学的时候死去)。在学校里,牛顿是个古怪、孤僻的孩子,喜欢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做风筝、日晷、滴漏之类的器物。他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但并不显得特别聪明。10来岁时,他在学习上好像还相当迟钝,后来却明显地超过了班上的小霸王——是班里学习的第1名。  相似文献   

19.
读者年     
郑老师是每期杂志第一个读者,每次他读完我们新鲜但还未出炉的杂志,我都会问他,你最喜欢哪篇文章?两年来,几乎所有专栏作家都被他表扬过,这次他的回答却让我非常吃惊:读者来信。  相似文献   

20.
当初,冯骥才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高中毕业后,他毫不迟疑地报考了美院,可当他身边的同学都去上大学了,他还是没有等到录取通知书.于是,他在街道服务处找了份工作.后来,机缘巧合,1.90米的他在朋友的引荐下进了篮球队,最后,却因为受伤退役.接下来,他在画院长辈的推荐下,进了画院临摹古画.1967年,为了解决画院十几口人的生计问题,他做起了推销员,而且一做就是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