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陈庆丽 《辅导员》2009,(21):32-32
所谓有效阅读,就是遵循阅读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阅读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阅读目标,“满足学生的知识和成长需要”,即“生有所得”。阅读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两重意蕴:一是有效果:指对阅读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二是有效益:指阅读活动收益、阅读活动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积极主动的“构造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科学而完整的阅读学习过程需要学习者的主体体验和活动参与。“以阅读目标为导向、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发展和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外阅读需要从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两个角度进行定位.从课程设计的角度看,“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必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从教学过程的角度看,“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的阅读,教师要把阅读活动还给学生.课外阅读评价要做到:教学目标设计减少预设性的目标;关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问题;从阅读结果的角度分析学生的表现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课程阶段目标中,每个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都在首条提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书声琅琅、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阶段的阅读提出了十五条目标。“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就是其中之两条目标。可见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来源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育已成社会共识。阅读已成为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的最佳途径之一。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学校教育中,图书馆已成了中学生阅读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利用图书馆这一广阔的阅读天地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韩涛  刘玉梅 《甘肃教育》2022,(18):118-121
以教学评价来驱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优化,是一种基于目标转化理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文章立足于以评价驱动阅读的理念,着力于改进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目标随意、阅读浅化、教学低效等问题,通过分析教学评价,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过程等,运用教学评价外显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式,从而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提供一种有效手段和一条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采取的方略是“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实施的步骤是“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三个环节,探究的关键是“拓展思维空间”,想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本次“快乐读书吧”主题为“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必读书目是《西游记》,在阅读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至少有以下困境:一是对阅读认识的浅薄,二是对原著阅读的冷漠,三是阅读活动的单一。面对以上困境,我们以“任务”为驱动,用情境化、  相似文献   

9.
李燕  陈沸溶 《四川教育》2022,(18):20-22
说明文习作单元大概念教学通过“概念统摄,‘五位一体’”“目标统管,逆向设计”“情境统领,任务驱动”“变序统整,活动推进”等策略,实现情境性、任务式、实践性、活动化的统整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与交流能力,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米晖春 《教育》2024,(9):124-126
<正>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需要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通过多元化、趣味化的教学和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学”的能力和“学”的质量。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被细分为“课内阅读”及“课外阅读”两大部分,以往教师更侧重于对“课内阅读”的教学,忽视了课外阅读中对学生的指导。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加大对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并掌握相关的阅读教学技巧,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选择阅读篇目,满足学习需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人们已千百次探讨过了,我们试从目标、过程和结果来探讨阅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好读书,不求甚解”,是阅读目标的写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阅读结果的体现。阅读,具有复杂的内涵,牵扯面很广,因此要走好一条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2.
阅读活动是一项复杂的认知过程,需要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积极参与。研究表明,在阅读过程中,一个成熟的读者能同时存有两种不同的认知视线,其认知领域始终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阅读的直接对象——读物的认知;其二,是对自身阅读过程的认知。所谓元阅读,指的就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专注于自身阅读过程的一种认知。  相似文献   

13.
时珠平 《小学教学设计》2023,(Z1):81-83+11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指出,要“引导学生成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此“三者”可以看成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目标。语文学习目标的达成应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真实的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自主地运用学习方法,在真实的情境中,  相似文献   

14.
一、生疑 ,理解课文的“内动力”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 :如果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 ,尽管视线来回移动 ,但所获信息甚微 ;如果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 ,读书时受着内心意念的驱动 ,智力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理解力则可明显增强。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关键 ,创设问题 ,以诱发学生的探索意向 ,促使他们形成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教学《七根火柴》 ,引导学生弄清小说的主人公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所以上课伊始 ,我首先出示了如下练习题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并说明理由。”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去阅读课文。学…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一种对话,也是一种创造。课外阅读同样如此。对话也好,创造也好,都源于读者的心灵,并且需要读者全心地投入。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最佳切入口无疑是引导学生从“心”开始。一、任务的驱动任务驱动是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根据学生的阅读发展需要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任务的一种读书促进方式。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确保在任务的引导下产生课外阅读的必要的动机。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任务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课外阅读需要放手,但切忌放任不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阅读基础水平和发展需要给予一…  相似文献   

16.
<正>实现课标对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的阶段目标,需要具体实施国家课程,立足课堂的阅读教学和写话教学。此外,加强图画书读写活动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下面以《逃家小兔》图画书读写活动为例,说说在小学第一学段如何利用图画书有趣的故事内容、精致优美的画面与极简的语言,采用“读思写一体”的教学策略,开展从阅读图画书到创意仿写的读写活动。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有这么一条:“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新课程实验理论也强调恰当对“文本”、“课堂”的超越.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搜集信息”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偏离新课程实验的航向。  相似文献   

18.
阅读心理学告诉我们:阅读是生理视线与心理视线两条视线同时移动的过程,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要通过感知、判断、联想、想像来理解文本的内涵,从而一步步接近作者的旨趣。《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些都昭示着我们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一、想像的条件与类型想像,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要顺利地进行想像,首先,必须储备丰富的知识和表象。…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以看出,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文本是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凭借,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低年级阅读目标前两条就是: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门槛并不很高。但低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感受、理解、欣赏课文,也是很不容易的。这就要求师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的作文,概括地说是所谓“真”,即体验真、感情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的“真”从何而来?来自作者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笔者以为,只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懂生活,感悟生活, 不断获得“自然得之于己”的愉悦, 便能达到“欲罢不能”的乐写境界。第一条视线.即生理“视线”: 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双手摸, 本文中不想细说。主要谈谈第二条“视线”:用心灵去感悟体验。我的做法是: 一、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体验人间自有真情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孝顺、孝心、孝道”这3组词语,现在的孩子又了解多少?他们习惯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关爱,很少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