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忠华 《贵州教育》2008,(17):32-33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足一种个性化行动.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探索背景,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数学的课堂活起来.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是一项关于现代教育的重要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活动.这一学习理论倡导在教育中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对当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是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开展的重要探索方向,以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创建主动学习的数学课堂的重要探索成果.文章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情境创设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与具体应用策略,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应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创设情境,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清楚好的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进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激发起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关键需要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积极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创造条件,使他们在课堂中获得成功与快乐的体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已经在教学中实行一轮,在这一轮教学实践中,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初步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课堂协作—课堂测试—课堂小结"。本文旨在探索出既适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又具时代特征的、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的新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动的,探究学习精神。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造生动的数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何让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更好的走入课堂,把枯燥的数学学习变为有趣的、主动的学习?一、创设情境感受数学成功的一节数学课,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必要的假设和猜想,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激起他们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如在…  相似文献   

7.
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外因,教为学提供了其发展所需的各种有利条件,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学生的发展归根到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的教育影响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引起其强烈的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所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励、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主动探索、发现,真正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是不是真正动起来。《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提供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使其展开思维的翅膀,自主探索实践,进发创新的火花,在课堂学习中充满灵性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景,通过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各类数学信息的能力,提高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在生活中主动体验与探索,联系生活,将生活问题带进课堂形成数学问题;充分表现自我,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认识数学、学习数学、感悟与应用数学,提炼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源于数学,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这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李金兰 《淮南师专学报》2000,2(3):96-96,F003
围绕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阐述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融汇能力的内涵,如何在教与学、学与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进而探讨如何把数学教学从“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习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衡量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是一项重要指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激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做数学"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指导学生自学与反思等,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的规范环境,能对学生起直接的经常的良好的激励作用,能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环节。下面就数学教学的若干环境创设,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启发、激励、指导学生主动开展思维活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获取知识、技能并转化为能力,必须培养和造就热烈、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情绪场。为此,我努力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构,尝试:阅读—讨论—小结—练习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课改《纲要》指出 :“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要不断地给学生创设参与条件 ,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 ,亲身体验和表现。一、引导学生动脑思考认知心理学认为 :“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 ,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可见 ,学生数学概念的形…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发挥课堂是学习主阵地的优势,把封闭的数学课堂变为开放数学课堂,就是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及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促使学生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索学习,发展多向思维,达到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的基础目标。一、创设"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围绕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阐述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融汇能力的内涵,如何在教与学、学与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进而探讨如何把数学教学从“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7.
恰当、生动和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教材和课标要求为前提,精心选择,才可以创设出更具新意的课堂教学情境,使数学课堂精彩不断。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成为有"生命"的课堂.本文从创设趣味情境、创设质疑情境、创设合作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参与情境、创设交流情境6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进行问题探究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晶 《考试周刊》2011,(21):160-160
近年来,随着高中历史课改的深入,如何实施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成为历史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新课程要求"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