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抓新闻就是讲政治,对新闻工作不‘感冒’的领导不能算是合格领导!”这是武警辽宁总队铁岭市支队政委邵慧忠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情系新闻工作的真实写照。几年来,在他的关心支持下,支队新闻报道工作频创佳绩,连年被总队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并获得了2003年度总政治部“橄榄杯新闻优胜单位”殊荣。  相似文献   

2.
导语的写作是新闻采访与写作关键技能之一。导语是一条新闻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了读者是否会对这条新闻感兴趣,是否会继续阅读下去,因而也就决定了这条新闻报道的成败。写出好的导语,是记者新闻敏感度、采写水平最直接的体现。好导语也是公众知情权的体现。一、导语要体现最有意义、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1.好记者不会写出雷同的导语  相似文献   

3.
凡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闻,不管它发生在哪个企业,都应该报道。然而,事实上许多企业报却有嫌“贫”爱“富”之嫌。它们只注重报道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或单位,忽视对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或单位的报道,使这些企业、单位在报纸上长期无声无息,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好机制;有开拓市场的好策略;有经营管理的好方法、好经验,对它们应该突出宣传报道。但是,对经济效益差  相似文献   

4.
说长道短     
说长道短新闻采访”标志牌摘得好济南市广播电视局关于各种车辆停止使用“新闻采访”标志牌的做法,是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维护新闻单位声誉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不搞行业特殊、自觉维护交通秩序的一个具体行动,值得称道。新闻单位车辆时兴挂“新闻采访”标志牌的...  相似文献   

5.
从踏入新闻单位第一天起,老报人就向我灌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思想,且说不管新闻观念如何更新,这一条万万不能更新,不但不能削弱,反要日益强化。这是因为这儿指的生命,不是指某一个人肉体式的生命,而是指整个新闻事业的生命。有许多读者,把新闻当成真实的现实教科书来  相似文献   

6.
字迹是否书写得工整虽对文章写得优劣或与稿件是否可用不能起绝对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影响,而且这也反映作者的文学素养. 我过去给新闻单位投稿,在书写时,常写别字、错字、自造字.有一次,一位记者指着我的稿子说:“副食品的‘副’字你为什么老写成付款的‘付’?”我说:“这样写省事.”那位记者坦率地说:“我们不愿看别字、白字连篇的稿子,至少可以说作者书写是不认真的”.我忙答道:“对,今后一定改正.”打那以后,我不管给哪家新闻单  相似文献   

7.
近日,某单位开宣传干事工作会。一个上任不久的干事写的本单位事迹见了报,人们向他表示祝贺,还有人建议,让他拿给单位人看看,说是准能得到好的反响。哪料到这位干事打着手势连忙阻止说:“稿件水分太多,是为应付任务写的,千万别让单位人看,看了,还不炸了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真实的新闻,即使写得天花乱坠“丰富多彩”,一  相似文献   

8.
写好写活时政新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改变工作报道的写法,尽量使沉闷生硬的工作新闻变得轻巧灵动起来,以易于阅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改变“工作新闻像总结”的状况。其实不管是写什么材料,都应有主次之分,要分清孰轻孰重,详略安排要得当,不必平均用力,新闻不是开“中药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闻界纷纷走出报社与企业联办新闻,从《北京日报》的“燕京短新闻比赛”到《中国青年报》的“宝龙杯经济新闻有奖征义”,从《光明日报》的“飞龙杯报告文学征文”到《人民日报》的“风华杂文征文”,等等,在社会引起一定的反响。我们《汉中日报》也在探索,与企业联办了“公主杯新闻摄影大赛”,“秦洋杯美术大奖赛”,“在改革大潮中征文”,还办了一些经济报道专栏和专版。报纸与企业联办新闻,可以说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新事。对此,评说不一,这条“道”能不能走得通?如何走得好?很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上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位同行在一篇短文中提到,新闻界个别记者不讲信用。比如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们约定时间,同步发表某新闻,他却违反诺言,“捷足先登”,抢先把新闻捅出去,结果把别人“涮得够呛”。既然相互有约在前,就应该讲究个“信”字。若要抢,干脆事先声明“我反对同步”,那就大家各显神通好了。对那种缺乏信义的行为,同行们加以谴责,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于报道新闻是否需要“同步”,我在根本上却有不同的看法。大家知道,目前全国报章杂志已达几千种,  相似文献   

11.
新华日报注意抓好后勤工作,近年来为职工做了10件事,虽然只是个开头,但可以看出,这对鼓起办报人员搞好四化宣传的干劲,已经起了良好的作用。各地的不少新闻单位,重视了抓后勤工作,注意改善职工生活,有的在某些方面做得很出色。可以说,凡是在这方面做得有成效的单位,那里的生活就显见活跃。这不是偶然现象。新闻工作是比较艰苦的,采编和印刷工作高度紧张,精神要高度集中,体力消耗较大,这就更需要有关领导和后勤部门同志的关心、支持和照顾。报社的后勤部门,要为四化贡献力量,就要明确首先是为办好报纸服务,使所有战斗在办报第一线的人员,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各个环节畅通无阻,生活上无后顾之忧,而且逐步有所改善,使大家在工作中安心。这应该是新闻单位后勤工作的重要使命。报社后勤部门是报纸工作整体的有机构成部分。没有后勤工作办不了报纸,不搞好后勤工作就办不好报纸。在报社,任何轻视后勤工作的思想都是错误的。在后勤部门,那种认为只有抓生产重要,抓职工生活次要,是“侍候人”的“低级工作”,也是不对的。经过10年浩劫,我们党的新闻事业元气大伤,我们新闻队伍的元气大伤,其中也突出表现在有些同志不安心报纸工作,特别是现在有不少报社工作人员的健康水平程度不同地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报社的有关领导和后勤部门,在保证报纸正常出版的前提下,突出地抓一抓职工生活的改善,难道不是当务之急吗?职工生活绝非小事,切不可漠然处之。希望近年来抓职工生活做出成效的新闻单位的有关同志,把你们的好经验写给本刊,以便推广开去,达到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全国上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承包责任制,诸如工厂的产值、产量和利润,农村的责任田,机关的办公费用等等都实行了承包,这是改革的产物,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近,笔者在一些单位获悉了一种新的承包内容——新闻承包。它的发明者,旨在提高单位的知名度和扩大单位的社会影响。但是,不知“新闻承包”的倡导者是否想过,采取这种办法对通讯员施加工作压力,后果怎样? 某单位规定新闻干事每人一年必须在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新闻单位发表稿件8篇,省级新闻单位发表40篇,市级新闻单位发表60篇。如能完成任务,工资奖金照发不误,另外还有一笔可观的嘉  相似文献   

13.
不可否认,企业报的主要功能是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宣传鼓动工作。但是,企业作为“大社会”的一部分,尤其是不少大中型企业基本上都是一个“小而全”的“小社会”,因此,抓好社会新闻的采访报道,不但不淡化宣传生产经营为主这一主题,而且还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企业这个“小社会”和企业的职工家属贴得最紧,联系最密切。职工家属除了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外,就是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社会新闻了。如果报纸能从社会新风尚、新观念和评说时弊等方面加以引导,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和正确的社会舆论。这对职工及其家属可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其次,社会新闻可以引起职工家属共同的兴趣。由于社会新闻报道的内容突破了专业性的限制,因而,它  相似文献   

14.
沈阳军区某高炮旅.新闻报道工作“满园春色”.连续三年被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连续7年夺得“前进杯”。他们用1500多篇新闻稿件,诠释了部队新闻写作的一片繁荣景象。该旅官兵说:“这是旅党委关心、支持报道工作取得的好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新闻信息论     
现在,不管是在机关单位还是在社会上,人们经常使用“信息”这个词。在许多时候,把“信息”与“新闻信息”这两个词等同使用,成了可以互换的词语了。“信息”与“新闻信息”到底是不是同一概念?它们的内涵与外延是否绝对相同?如果不同,那么这两个概念是从属关系?还是交叉关系,或是两相独立的关系?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两个词,可以不假思索;但对新闻工作者、新闻研究者、新闻教学者来说,弄清楚这个概念,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某地一批干部素质低下,心胸狭窄,弄权勒索,作威作福。当一家新闻单位如实披露了他们的一件丑闻后,这些干部便抱成一团,不惜动用公款跑到北京来打官司,妄图封住批评者的口。令人不解的是,最近,这个地方突然成了干部廉政的典型。眼下讲廉政,廉政的稿件在各编辑部往往道路畅通。这就吸引了一些记者和通讯员。他们不管实际情况,你想吃什么他就炒什么,你喜欢什么他就端什么,反正材料有的是。再腐败的官员也有一两件“廉洁”事,再落后的单位也可能装模作样地订上几条“纪律”、“规定”。至于那些干部是否真廉  相似文献   

17.
高指标与“见报热”“最近,我们单位召开了新闻工作会议,会上宣布了新的见报指标。天哪,去年拚死拚活,还几乎没能完成指标。今年要求的数量更多,压力更大,日子不好过啊!……”这位搞报道的同志在来信中叫苦不迭,读后很令人同情。这是个老问题了。有些单位为了追求见报数字“更上一层楼”,又是动员,又是评比,今天查账,明天通报,简直叫人喘不过气来。还有的规定登稿多少篇,便可立功或得奖金。如果完不成指标,那就别想有好果子吃。在“精神压力”加上“物质刺激”的紧张空气下,  相似文献   

18.
新闻要新要奇,新闻要快要抢,这都是不错的,一般情况下是对的。但有时候就不能这么做,有时候就要用用逆向思维,就要唱唱“反调”。 先说热与冷。搞新闻的,不管是记者通讯员,还是编辑总编辑,都希望报纸办得火,有可读性,有亮点,有卖点,有叫座的新闻,有让人眼睛一亮的独家报道。因而,新闻业者往往奔“热”而去。一条消息,一张报纸,如若能“热”起来,“火”起来,争相传阅,街谈巷议,则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收成”,最大的幸福了。因此,就时不时见报上“热”这“热”那的。老实说,这些“热”,有社会中固有的,更有编辑部“炒”起来的。“爆炒”之下,“高温”之下,焉能不热?然“炒”而热”,又往  相似文献   

19.
从踏入新闻单位第一天起,老报人就向我灌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思想,且说不管新闻观念如何更新,这一条万万不能更新,不但不能削弱,反要日益强化。这是因为这儿指的生命,不是指某一个人肉体式的生命,而是指整个新闻事业的生命。有许多读者,把新闻当成真实的现实教科书来读,他们把这样的“生命”奉为至宝。然而如今有些新闻已严重地违反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且作假细节愈来愈离奇、恶劣。那篇臭名昭著的《熊掌风波》已为世人所知,这里就不说了。  相似文献   

20.
邓自强同志这篇《不妨釜底抽薪》的文章,提出了一个禁绝“有偿新闻”的有效措施和重大问题。是否行得通?值得广大新闻工作者开展讨论。本刊欢迎大家各抒己见,将辟专栏以供争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是否能排斥“企业新闻”?典型报道怎么办?当前改进经济报道应从何入手,是以加强宏观经济信息、市场信息、市场分析和预测以及深度报道为主,还是仍像过去搞计划经济那样以一厂一店式的报道为主?这后一类报道,除了被报道的单位职工外,在社会上究竟有多少读者?“企业新闻”(包括某些科技新闻)与“有偿新闻”是否有必然联系?究竟应怎样禁绝“有偿新闻”,减少或防止把“企业新闻”变成“有偿新闻”?……所有这些问题,均需要大家通过讨论,统一认识,深化经济新闻的改革。 来稿最好切口小,一事一议,把一个观点谈深谈透,切忌面面俱论或泛泛而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