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徽州古村落里人们常常可以看见一些长方形的石碑,或嵌入墙中或独立而置.上面刻着“石敢当”三字,也有的刻成“泰山石敢当”。这其实是一种风水镇符。相传黄帝时.蚩尤残暴,头角坚实.无人能敌。一次他登上泰山,声称天下无人敢当。女娲遂投所炼补天石以制其暴,上镌“泰山石敢当”。蚩尤畏惧。由此“泰山石敢当”便成为民间辟邪镇煞的神石。又一说“石敢当”为五代时的力士。生平逢凶化吉,能御侮防危。故后人凡桥路要冲处,必刻石书其姓名,以捍卫居民。石敢当通常被置于村落入口处、河川池塘岸边、门前巷口、三叉路口直冲处等。  相似文献   

2.
儿时在一个大姓祠堂对面的照壁上见过“泰山石敢当”的石刻,后读柯焕德先生写的《戏公差》(暨南大学出版社的《趣味语文故事续集》)又有“徐文长正焦急,只见前面弄底竖着一块‘泰山石敢当’的石碑。”自知竖刻这样石碑的习俗别处亦有,但查遍可以查的字典词书  相似文献   

3.
泰山石敢当习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非遗+旅游”的形式,在实现“非遗”活化的同时,也能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由于生活方式变迁与全球文化趋同,人们对泰山石敢当文化的认同度下降,当前,泰山石敢当文化旅游正面临着旅游资源缺乏系统性规整、旅游品牌感知性较差、旅游产品体验性不强、生存环境出现破碎化等困境。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在“非遗”视角下对泰山石敢当文化旅游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泰山石敢当文化资源的规整、汇聚地的建立、传承人的培育、民众认同感等方面提出旅游活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泰山石敢当"文化作为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风俗文化,承载了中华儿女对"平安吉祥福康"的共同期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对"泰山石敢当"文化进行外宣英译,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外的继承和传播,这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泰山石敢当文化"的外宣英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庆祜 《学语文》2002,(6):26-26
《现代汉语词典》“泰山”条有两个义项,一是“古人以泰山(山名,在山东)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泰山北斗;重于泰山;有眼不识泰山。”二是“岳父的别称”。由于第二个义项未说明立义由来,于是有人产生误解,主观推定“岳父的别称”是从第一个义项引申出来的,就作出这样的论断:“把妻子的父亲称为‘泰山’,说明了‘泰山’在家庭中的显赫地位,也说明了女婿对妻之父极大的尊重”(见《语文建设》2000.9《从“泰山”谈起》)。  相似文献   

6.
辨“祏”     
《说文》云:“祏,宗庙主也。《周礼》有郊宗石室。一曰:‘大夫以石为主,从示从石’。”作为原始宗教形式,这里的“祏”如何理解?有人认为,由于“最早祖先信仰的‘先祖之尊貌’”是“标志生殖崇拜的灵石”,所以“宗庙之主为‘祏’”(马晓宏《天·神·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造神运动》)。这是将“祏”同生殖崇拜相联系,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自然》和《语文》、《数学》一样,是应该要学生一定学好的科目。它像耸立在面前的“泰山”,应该正视。教学时,除了应该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外,更应该想方设法把“硬石”一一巧妙的搬掉。一、岭峰高低,取得共识《我们来给大自然记日记》,课文主要讲了四个问题。这就是要记自然日记的目的;记自然日记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选有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文,并对“苛政猛于虎也”句做了如下注释:[苛政猛于虎也]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原话见于《礼记》记载的一个故事中。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孔子从泰山旁边经过,有个妇人在坟前哭。孔子让子路去问她为什么哭。妇人回答说,他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害死  相似文献   

9.
石敢当是我国带有民族性的民俗事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一个侧面。该文通过对潮汕地区现存石敢当的调查,发现潮汕地区作为石敢当信仰的典型区域,其种类多样,尺寸及置立时间亦与文献记载有别,而且从石敢当的规格、凿制、仪式等角度考察都有其特殊性。同时,它与符箓信仰、风水观念及泰山信仰之间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有眼不识泰山”这一成语,在辞典里大都释为“识不出地位高和本领大的人”,而且把泰山指定为“山东省境内的东岳泰山”。汉语成语词典释为“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这两部词典的解释,从成语的含义而言,解释是正确的,但把成语中的“泰山”指定为东岳泰山是错误的。据有关史料记载,“有眼不识泰山”这一成语是从一个典故而来。成语中的“泰山”指的是人而不是山。相传,我国木工神匠鲁班有位徒弟名叫泰山。这位弟子很聪明,干活总是别出心裁,创造性极强。有一次泰山没按照鲁班师傅的…  相似文献   

11.
作文之“趣”从何来? 首先来源于对生活独到的观察和真切的体验。具体说是:对自然景物,要从一定的审美角度观察出“景趣”;对人和事,要真切体验出“情趣”;对事理,则要深切感受其“理趣”,然后才能下笔如有神。诚如齐白石所说:“篆刻如诗有别裁,削摹那得好开怀。欹斜天趣非神使,醉后昆刀信手来。游泰山、写泰山的人何其多?而李健吾却独辟蹊径,写泰山之雨景,情景交螎地写出了泰山雨中奇趣,独得泰山的灵性,欣赏了泰山雄浑、壮丽、神奇、险要的泰山雨  相似文献   

12.
50年代末发现大汶口文化以来,“大汶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引起专家学者注意.大汶口文化分早中晚三期,社会已由母系氏族社会完成向父系社会的过渡,并“发展到青铜时代的早期,跨入文明的门槛”.在此变化莫测的时期,人们对女神崇拜的宗教意识,由萌芽转至成熟,最终产生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海岱地区,曾发现过中国史前时代女神崇拜的遗存.在前人所编写的泰山志书中,曾多处见到泰山地区有圈石的记载.有的说在岱顶的后石坞磨山附近有“五女圈石”,“相传夜有呼号相力之声,话朝见石垒成圈,疑是五仙女为之”.这当然是荒诞无稽之谈,不过泰山有石圈分布,应该说是可靠的.有记载称在岱阴西部有“羊拦坡石”.《述记》说:“在笔架山北,<岱史>谓‘仙人牧地’,巨石环列,秀丽异他处”.很明显,这种石圈是远古时的一处文化遗存.无独有偶,东北西辽河流域,考古发掘中也曾有过类似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李健吾先生的著名散文《雨中登泰山》(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写道:“古诗人形容泰山,说‘泰山岩岩’,注解人告诉你:‘岩岩,积石貌。’”笔者认为“岩岩”并非“积石貌”而应为“高峻貌”。“泰山岩岩”出自《诗经》中的《鲁颂·(门心)宫》,原诗是赞美鲁僖公功绩的,文多溢美,以泰山之高大来喻鲁僖公的所谓伟业。金启华先生在其所著的《诗经全译》中,将“岩岩”译为“高大”。众多辞书均将  相似文献   

14.
《雨中登泰山》一文,给杜诗《望岳》中“齐鲁青未了”一句的注释是:向南北两边看,都看不尽泰山的青色,形容泰山的高大。笔者认为注释尚须商榷。 “向南北两边看”的立足点很模糊,照字面理解,其立足点当为“泰山”,如登临泰山向南北两边看“都看不尽泰山的青色”,并不能形容泰山的高大,而只能形容其范围广,占地面积大。如果立足点在齐、鲁,向南北两边看,方向交代不清楚,意义模糊,实在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15.
彭建红 《语文知识》2006,(12):20-20
社是土地神。相传社神名叫句龙.是水神共工的儿子,因为能平九土,被黄帝选中做了土官,官名后土,掌土地与农业之事。《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日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又《礼记·月令》:“择元日,命民社。”郑玄注:“社.后土也,使民祀焉,神其农业也。”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册《雨中登泰山》一文第五段写道:“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斜坡,流进山洞,潺潺的水声变成訇訇的雷鸣。”这里的“山洞”应为“山涧”。两者虽仅一字之差,但事物迥异。凡游过泰山的人都知道,泰山沟壑众多,雨中自然涧流倍增。若论及山洞,则是寥寥。这里刚“山涧”,既合实情,用同又准。笔者又查阅了《散文特写选》(1959—1961)文集,更得到了确认。 又,高中语文第二册《琐忆》一文,在鲁迅讥讽国民党一个地方官僚假道学这部分内容中,有“我们已  相似文献   

17.
有个教书先生,常读白字,已多次被人辞退。后来,他又找到一个东家。东家提出:教书一年,给谷三石和伙食钱四千;但如果教一个白字,罚谷一石;如果教几个白字,罚钱二千。先生听了暗暗叫苦,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到任后不久,他与东家在街上散步,将街边石碑上的“泰山石敢当”误读为“秦川右取当”,东家马上说:“你读错了,姑且罚谷一石!”一年的薪金已去了一截。回到书房教学生读《论语》时,把“曾子曰”读成“曹子日”,把“卿大夫”读为“乡大夫”,东家马上进来说:“又是两个白字,罚谷二石,只剩下四千钱!”有一天,他又将“季康子”读为“李麻子”,将…  相似文献   

18.
话说儿子刚念完初一,迎来了中学时代第一个暑假。儿子的暑假作业中有一项内容是读名著《水浒传》。暑假结束,儿子囫囵吞枣般读完了厚厚的上下两册《水浒传》。之后儿子的“英雄气”见长,以至于“被逼上梁山”至今未获“招安”。  相似文献   

19.
“双石”不是“上、下石钟山”四川丰都师范曾平东江有志同志在《(石钟山记)中的“双石”究竟指什么?》(《中学语文教学》93·2期)一文中认为“双石”就是“上、下石钟山”。这一看法是错误的。我们从《衰字记》所载李渤的文章中摘引有关“双石”的部分如下:“予...  相似文献   

20.
《语文知识》1997年第4期《韩石山给课文指瑕》一文认为,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雨中登泰山》一文中“明明有水流,却听不见水声”应是“明明有水声,却看不见水流”之误。笔者对此实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