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计娟 《华章》2010,(34)
音乐是一种独具魅力的音响艺术,它不仅以其动听悦耳的音响激发孩子的情感、陶冶孩子的心灵,而且以其神奇的魅力开发孩子的智力,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天真活泼的孩子来说,音乐艺术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以理寓情,以情育情,以情促行,使孩子们身心不断健康成长.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正是运用这种"心灵体验"去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使孩子在音乐美的感受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帮我们叩响孩子听力的大门,让孩子享受音乐的自由快乐,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促进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帮我们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音乐教育是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是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与其他科目的教育一样,有能力、有责任促进孩子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发展。音乐教育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音乐教育则具有音乐艺术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引导小学生参与唱歌、欣赏、音乐游戏、舞蹈、奏乐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孩子是成长发展中的个体,在音乐活动中有素质能力上的差异。教师要细心地、反复地观察孩子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接受音乐教育时的一些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做好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学中引入音乐故事的形式,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音乐故事引入课堂教学可从三方面入手:参与、激发、培养——让孩子的入门兴趣"鲜活"起来;听辨、模仿、感受——让孩子的感知开发"鲜实"起来;想象、品味、创新——让孩子的构建大胆"鲜新"起来。  相似文献   

4.
刘蓉 《学前教育》2010,(12):19-20
利用本土的木制玩具、乐器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家乡文化,并参与到快乐的木玩音乐活动中,不但能够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还能促进孩子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琴 《儿童音乐》2015,(2):69-72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旨在让孩子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力量。在音乐课堂中,儿童理应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体、音乐课程的建构者、音乐文化的"再创造者"。体验式音乐教学是旨在从"体验"中实行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和音乐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孩子们主体参与体验,就难有真正的音乐教学。只有当孩子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自己亲身主动地去体验、领悟、感知,与音乐融为一体,才能对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才是真正的有效学习。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快乐"三部曲,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提升他们音乐体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孩子年龄小,抽象思维不发达,生活经验和知识范围有限,给他们的音乐活动,要用音乐艺术的语言和富有感情的动作、表情,让孩子从听、想、说、动等方面去感受音乐、领悟音乐。如能拨动孩子的情弦,为孩子所感受,便能在孩子的心灵上烙下印迹。因此,幼儿音乐教育中抓  相似文献   

7.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的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通过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来教育孩子,发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学前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学前教育不仅能为孩子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音乐作为学前教育的重点内容,对于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音乐欣赏对丰富和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的音乐作品都可以引发想象。让孩子从小多听多想,不仅有利于想象力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音乐还能抒发人的感情,每首音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在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听觉记忆,发展孩子的听觉想象,养成孩子的听觉习惯,让孩子从小多听、多想、多思维、多创造。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关心孩子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而忽略了与每个孩子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音乐教学中运用音乐的情感性和形象性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和造就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刘秋玲 《广西教育》2007,(9A):43-43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本文现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如何让孩子们在音乐中体验快乐,在音乐活动中获得个性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却向幼儿园提出疑问:为什么不教孩子拼音、认字?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的要求确实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什么呢?本文综合各方面的教育观点全面看素质教育,认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必须要从音乐教育抓起,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成为具有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的生活中,离不开美妙的音乐,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对于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音乐的作用,让音乐波动孩子的心弦,使之受到美得熏陶,促进孩子智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面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很多家长都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送孩子去参加一些特长班、兴趣提高班,为了孩子将来的发展,许多家长不惜一切代价投身其中。这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件事,家长们的这种做法正确吗?  相似文献   

15.
张伟 《儿童音乐》2007,(5):66-6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事业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音乐在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培养人的道德情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物质文明的需求越发增多,尤其是音乐教育对孩子早期智力开发有效的理论提出后,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一门乐器甚至几门乐器的情景屡见不鲜,“不要让孩了输在起跑线上”,“音乐可以开发孩子的  相似文献   

16.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我由衷地感到一种光荣和自豪感,通过教学,让音乐溶入到孩子的心田,为纯真的孩子播下音乐的种子,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最佳渠道,通过幼儿园音乐活动这一途径能使孩子从小就了解和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培养孩子做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面向大众的,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全员性、基础性、公平性、发展性。音乐综合活动课的提出,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习音乐,参与音乐体验、音乐鉴赏、音乐创造及表现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他们提供探索创造力、表达自己和发展认知、情感和社交技能的机会,也是孩子一生可以相伴的良师益友,人本孤独,与乐相伴可明志,可寄情,可解哀思。可以这么说,现代孩子无论是唱歌、乐器、舞蹈,都一定要有一样傍身。在音乐教育的背景下,核心能力的概念可以用来指导专注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能力的教学实践。这种方法被称为基于核心能力的音乐教育。我们将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音乐教育的意义,讨论其对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玩是孩子的文化,孩子通过玩来认识世界,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由此可见"玩"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巧妙地设计"玩"局,让学生在在"玩"中引发兴趣,增长知识,求得发展,为此我做了一些尝试,现与同行们交流。在"玩"中炫出精彩与自信音乐是一种表现艺术,课上,学生或唱、或跳、或奏、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