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语第十册《可爱的草塘》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主要采取如下的做法。一、析题入手,激发情趣。课题,是文章的窗户。如何扣住课题巧设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索新课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学时我分两步析题:先析“草塘”,间学生:什么叫草塘?后析“可爱的”,让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草塘的可爱?这种从析题入手,巧设疑难,使学生带着悬念去阅读课文的做法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心理。二、疏导思路,授以方法.课文描写草塘的可爱,主要通过四个画面的描述来体现:①草塘夏季的美丽景色;②春冬草塘的特有景象;③水泡子逮鱼;④  相似文献   

2.
情景交融,文情并茂是《可爱的草塘》的突出特点。因此,紧扣“情”字教学,给学生以美好情感的教育应该是教学方案的最佳选择之一。那么,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 初读:理线索——把握情感层次本文是以小丽带“我”参观、游览草塘为顺序成文的,因此“我”的情感发展变化的线索也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一次,听一位青年教师教《可爱的草塘》一课,颇有收获。下面录其教学片断。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板书课题:5美丽的草塘。)(学生窃窃私语:老师写错了。)师:有什么话要说吗?说大声一点,让我们听听。生:老师,您的课题写错了,应该是“可爱的草塘”。师:(故作惊讶)真的写错了吗?真的不能用“美丽”?生:我预习时发现,草塘不仅很美丽,而且里面还有很多鱼、狍子、野鸡,用“美丽”不全面。生:我预习时觉得,草塘景色美丽,物产丰富,就像西沙群岛那么“富饶”,用“美丽”不合适。师:同学们读书真仔细。以前学过的课文课题中有“美丽”吗?生:《美丽…  相似文献   

4.
《可爱的草塘》(六年制通用教材第十册22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但是有文题不相应的毛病,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草塘”是课文描写的对象。什么是“草塘”呢?好些有关的文章都未作解释。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备课教案》在揭示课题时是这样解释的:“草塘”,草地上较大的水池。我们认为这种解释是确切的。我们查过《辞海》、《辞源》等词书,“草塘”的“塘”的确只适用于“水池”这一义项。读罢全文,我们才发现,作者描写的并非“草地上较大的水池”,而是北大荒特有的水草  相似文献   

5.
《可爱的草塘》(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是一篇文字隽永的抒情散文.根据课文的特点,要紧扣“情”字,训练阅读,提高认识,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一、紧扣题眼,整体把握线索.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里写了哪些景物表现草塘的可爱?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列出课文中描写的可爱的景物:①草塘夏季的美丽景色.②春冬草塘的景色.③在水泡子里逮鱼的情景.④河水里倒映的草塘美景.学生从寻找到的可爱之物中,抓住作者行文的线索.一般来说,小语教材中的散文,大多有明暗两线.明线,表现了文章的结构美;暗线,蕴涵着文章的情感美.因此,教学本课还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即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塘,惊喜之情就溢于言表,发出“情不自禁”的赞美;当作者听到小丽介绍春冬草塘的特有景象时,作者又发出“好得哪儿也比不上”的赞叹;当作者在水泡里逮鱼时,从“不禁惊叫”的喜爱,发展到“恋恋不舍”的眷恋;当作者看到河水里美丽的倒影时,“啊”的一声发出赞叹,甚至产生“生怕弄坏了这一幅画卷”的珍惜感,这时作者已完全被草塘的美景所陶醉.作者感情由赞美、感叹、眷恋到陶醉的变化,至此,学生的学路与作者的思路接轨了,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拜读李德元先生的《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句意不确》一文(见《陕西教育》1992年12期》,觉得有值得商榷之处。现谈谈一些看法,供各位同行参考。 李先生认为,在《可爱的草塘》里,“茫茫的”跟“蓝天”不能同时兼用。理由是“茫茫”有看不清楚之意,因此,草塘既然“茫茫”,就不可能跟蓝天相接。随后,李先生还以《草地夜行》和《草原》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为例,进一步说明,看不清边际的景象,不可能跟蓝天相接。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细读其文,便可看出李先生的提法有不可成立之处。 其一,从“看不清边际的景象……”就不可能  相似文献   

7.
“教是为了不教”的含义,就在于教学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将学生领入学习之门,让学生“会学”。在教学中怎样使学生“会学”,也就是通过自学去读懂一篇课文呢?下面就《可爱的草塘》一课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可爱的草塘》讲的是“我”在小丽的陪同下,看到...  相似文献   

8.
师:今天我们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老师写课题的时候你可以思考:看到这个课题,你会产生什么问题。(板书课题)生1:为什么说它是可爱的草塘?生2:这个草塘在什么地方?生3:草塘是什么样子的?生4:为什么课题在“草塘”一词之前加上“可爱的”这个词而不加别的词,比如“美丽的”等。师:这些问题问得好!学习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先看第一个问题,我们预习了课文,什么是草塘你能说说吗?生1:草塘里有草,很大,很绿,无边无际。生2:草塘是长满草的洼地。师:(出示绘有草塘的投影片,略作讲解)这个草塘在哪儿呢?(出示绘有中国版图的投影片,用教鞭指图讲解…  相似文献   

9.
设计图画教《可爱的草塘》教学《可爱的草塘》时,可设计下面几辐图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情感。第一幅:草塘春景图。春天,小草发芽,河水解冻,鱼儿欢跳,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第二幅:草塘夏景图。夏天,宽广的草塘里,碧绿的草,仿佛大海里的波浪。它把...  相似文献   

10.
《可爱的草塘》一文,通过作者初到北大荒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境内一处草塘的美丽和富饶。文章语言活泼,文字隽永,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教学本文。我作了以下的构想。一、紧扣题眼把握线索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紧扣题眼“可爱”一词。带着下列问题默读课文: 1.作者写了草塘的哪些景物来体现草塘的可爱? 2.作者写草塘的可爱,是抓住哪些特点写的? 3.小丽讲了哪几件事来夸耀北大荒,说哪儿也比不上它?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议论,引导学生列出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中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从中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我在《可爱的草塘》一文的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一、以读为本,读议结合,品味悟神《可爱的草塘》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北大荒草塘的景美物丰为中心内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富饶,情趣  相似文献   

12.
最近,听了南通市特级教师亓浦香老师的一堂阅读课——《可爱的草塘》,其中的一道练习题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学生理解了草塘“可爱”的内涵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填空题:“北大荒的草塘不仅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这( )是草塘的可爱。”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了“就”、“便”、“才”、“正”等字。亓老师启发道:到底用哪个词最准确,得分析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我问北大荒草塘可爱在什么地方,应选用——(就);如果问草塘有什么特点呢,应选用——(便、正);如果问草塘仅仅可爱在景色美丽吗,应选用——(才)  相似文献   

13.
《可爱的草塘》 (第9册)重点点击: 本文是怎样写“我”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解决方案: “我”初到时,对北大荒不了解,觉得没意思;看到草塘又大又美,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听了小丽的介绍,又亲自在水泡子里逮鱼,对草塘有了更多的了解;最后看到倒  相似文献   

14.
我在教《可爱的草塘》一课时,让学生抓住“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体会草塘物产丰富时是这样引导的:“对于这句话,老师有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第九册《可爱的草塘》是一篇语言华丽、情景交融的精美散文。教学中,笔者调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受体味这种“美”,感知草塘之“可爱”,学生都不禁为之而陶醉。此时,笔者趁势提出让他们考虑一下,作者去“草塘”的时间。不知是出乎他们的预料,还是激起了他们的兴趣,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可爱的草塘》一文中未明确说出作者去“草塘”的时间,时间相对来讲比较“模糊”,但从景色的描写和语言  相似文献   

16.
《可爱的草塘》围绕“可爱”,从草塘景色的优美和物产的丰富两个方面写北大荒一个草塘的自然美,以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课文描绘草塘景色的自然美,用了两幅图画:一幅是“草海图”,另一幅是“清流图”。在第一幅图中,作者抓住草塘的辽阔(“走了进去就象置身于大海中一  相似文献   

17.
《可爱的草塘》以“我”所见所闻为线索,写出了祖国北大荒一隅草塘的优美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怎样指导学生学好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一、出示学习目标,重视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种存在形态,显性知识是指格式化、文本化了的知识,它的传播比较容易。而隐性知识是指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既没有文字的表述,也没有相应的教材内容,是此知识点与彼知识点衔接、过渡时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它往往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感知和经验。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可爱的草塘》一课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描写美丽景色的语句。师:你读了课文,说说草塘是怎样的美?美在哪里?生:草塘里的水很清澈。师:课文中哪里说?生:(读课文中的句子):“我举目四望……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紧扣课题,生疑激趣师:同学们,在这秋风送爽、阳光明媚的早上,乐于跟随导游(作者)去观赏《可爱的草塘》吗?(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同学们读了课题,最想知道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唐海岚 《湖南教育》2003,(15):49-49
上课整体感知。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将草塘美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立刻被又大又美的草塘景色吸引住了。有的还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草塘这么绿呀!”“真美呀!”“这么大呀!”教师趁机说:“草塘里还有许多我们南方没有见过的物产,在草塘上还可以亲眼目睹到平日里见不到的有趣活动。有兴趣的同学请随老师到草塘去游览一番。”接着,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概括归纳。在学生整体感知图文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草塘留给自己的印象。学生不约而同地找到了“可爱”一词。教师便抓住“可爱”提问:“草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