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历史与社会》作为综合文科课程,它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探究的领域,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一种追求高层次的人文教育。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这一主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2.
《历史与社会》作为综合文科课程,它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探究的领域,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一种追求高层次的人文教育。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这一主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3.
《历史与社会》课程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个历史、人文地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具有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它强调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强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与情感教育与诚信教育。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  相似文献   

4.
高岚 《新疆教育》2012,(21):171-171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人文基础课程,通过教学不仅应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应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基本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逐渐养成民主意识、进取精神和不畏挫折的顽强意志。  相似文献   

5.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历史和地理为主要内容,并揉合了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课程。它是以培养当代中国公民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供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的课程。它是一门崭新的课程。  相似文献   

6.
王银 《考试周刊》2014,(57):123-124
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人文素质关乎国民素质,培养人文素养,是整个社会,更是教育事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更有人文教育方面的优势,历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历史学科在人文素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发掘人文教育内容;创设情境,由境生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活;走出课堂,体验历史等途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周少秋 《文教资料》2010,(19):162-163
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的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在文化史课程教学中,本文作者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史学精神,培养学生爱好诗词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探究动手的思辨能力,通过这种历史的濡染与净化,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与素质,让他们真正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8.
李世平 《考试周刊》2013,(5):141-142
<正>《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必须强化知识与情感相融合,激发学生的情感,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适当调适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一、挖掘知识载体,凸显情感目标《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要真正有效地实施"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9.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综合性的文科课程,它整合了历史、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培养现代公民应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即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崇高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求知、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目前大学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可能造成潜在的严重社会危害。高等院校应通过文学、历史、哲学和法学等课程的教学,教育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依标施教已成为中学教师的共识。初中综合文科课程——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是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三大性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什么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公民情怀?怎样教才能充分体现课程的综合性、人文性和实践性?本文试以新修订的九年级上册《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一课为例,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课程标准,彰  相似文献   

12.
先睹为快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一样,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对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另一方面,历史教育又有它的独特性,那就是:它是在学生学习人类社会按照时序发展的过程中,塑造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吴萌 《广东教育》2002,(6):26-27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宗旨的必修课程,它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这门课程将为学生提供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的社会学习过程中丰富社会经  相似文献   

14.
初中历史是一门包含公民教育的综合课程,其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科学等知识与技能,不仅能够培养当代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在现实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没有明显地与社会课堂进行结合,导致历史与社会教学出现了低效的现象。主要对提高历史和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并且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整合了历史、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以现实社会生活和人类作为历史学习和探究的领域,培养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本文主要探究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其课程基本性质包含了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师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学科本身就具备教材内容丰富的特点,尤其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许多文化现象都体现在其中。因此,语文教师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让学生能够在人文环境下受到熏陶,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历史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内容包括民族精神、公民意识、世界意识、人格意识。进行人文教育的策略包括: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到教学目标的首位,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等。教育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发展问题,人文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最终目标。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与熏陶的基础性作用,历史教学应该围绕这一基本功能进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技术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技能与操作教育,而是更注重科学与人文的结合。那么,如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呢?一、在加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不同于科学素养,也不同于人文素养它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不能以某一方面的能力来代替它。而通用技术课程的设置是最好平台,可以培  相似文献   

19.
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它是一门包容了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领域特有教育资源的综合课程,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强调社会主体观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解读(实验稿)》指出:"对学生而言,人文素质实际上是指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其核心是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所具有的思想性、人文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对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教育的独特性是:在学生学习人类社会按照时序的发展过程中,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