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画诗是艺术融合的典型与艺术接受的产物,它兼有诗、画、书的多重美,又体现着诗人与画家、图画之间的关系。元代题陶画诗有一百多首,从题材及美学意蕴上看,既艺术再现画中景象,发抒人生感慨和哲理内涵,又阐释绘画原理,上升到审美理性层面,并进一步了解陶渊明所体现的人生理想和审美追求,以及在他在元代及其后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看"从"估量"义发展出"推测"义,为"X+看"的语法化提供了语义前提;从"看"到"X看"的语法化过程,也是主观化的过程,其中"X"加强了"X+看"的主观性。"X+看"最终语法化为话语标记形式"X看"。  相似文献   

3.
人类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似乎从人类产生那一刻就开始了。在远古的神话世界里,也有许多关于人类祖先向往理想世界的描述。从"蓬莱仙岛"到老子"小国寡民",再到"世外桃园",中国古代的先民一次次地描绘着自己所追寻的理想世界。从"伊甸园"到"理想国",再到"乌托邦",西方世界的古代先民也在不断地表达着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老子与柏拉图被后人称为中国与西方古代的大智者,他们也对理想世界作了探索。他们在各自的社会环境里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国度。  相似文献   

4.
现代的社会是一种用图像来解释的过程,色彩不光处于人类的生活中,并且,色彩的感觉也成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本文用摄影图片中的色彩对受众的内心影响为论题,分别从色彩与人的关系、色彩的心理认知、受众的心理影响及意义等几个方面的思考论述来分析色彩对受众内心的影响因素以及摄影艺术家对图片中色彩艺术的个性表现和色彩感情的寄托。  相似文献   

5.
文明与野蛮是一对矛盾的范畴。大家通常认为社会越发展,文明度越高,相反,野蛮则愈退化。表面上看来,好象是这样,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获得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人类才进入了新的境界,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从改造自然到支配自然,人类才向蒙昧和野蛮告别,向文明迈进。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文明仅仅是单线性的发展还是包含着复杂的因素呢?文明的背后是否有着野蛮的内形式呢?二者是背向的极限还是同向的组合呢?这些的确是颇令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诗词中的想象与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诗词有艺术感染力,这在于驱遣语言的娴熟技巧及想象力的推动,想象与联想充满了诗词创作全过程。离开了想象与联想,作者就不能从生活层面进入诗的层面,只能徘徊在艺术之外,不能把捕捉到的独特感受与认识结晶为诗,再生动的材料也会失去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从工具到艺术作品最终到凝聚天地神人四方为一体的“物”,在这样一个思想历程之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走入了四方游戏的大道之境,是艺术指引着海德格尔,也是艺术使他摆脱了本质主义的思想方法。如果说是海德格尔为生态美学奠定了存在论根基的话,那么艺术就是这一根基的基石。在此我们把艺术作品的存在论性质上升为一种对待世界的方法,这就使得艺术作品与生态存在论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艺术作品的存在论性质是通向生态存在论的现实道路,以对待艺术作品的方式对待自然与一切存在者,是建构理想生态关系的起点,艺术是生态论美学观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与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无论是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还是作为文化的要素,都以多种方式影响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和传统,也会有形或无形地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每一历史时代都产生了自己的科技文明与成就,科技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科技与文化的关系都包含着具体的内容,主要阐述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会产生影响吗?只要一讨论此话题,讨论者随之就进入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层面上了。对此,若无专业训练和深入思考研究,势必难以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即使是身边司空见惯的现象,人们已有的认识中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首先是看问题的角度,即如何能保持全面而不偏倚;其次是尺度问题,即我们究竟是在什么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来观察和判别已确定的研究对象。而古人所持"积渐所至"的观点,就表示着环境演变的尺度问题。再者,中国地大、人多、历史悠久、历史文献资料存量举世无双等特点,具有从事环境变化研究的最好条件,加之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多学科学者的参与及集成研究的提出,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如何产生影响的问题上,在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交叉作用的背景下,通过学术研究的实践,中国学者有可能做出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贡献,进而推动历史地理学、环境史、全球变化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为此,本刊本期特推出一组关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专题讨论文章,供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参考。我们热诚地期待有更多的学者参与这一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从媒介形态的角度看,当代图片艺术的摄影活动呈现极广,它呈现在传统的图片印刷品上,也呈现在美术馆的空间中成为图片装置,又经与行为艺术结合成为摄影行为进入信息社会,在虚拟空间的图片呈现更加拓展了图片艺术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设计艺术风格的变化中,艺术和技术发生着相应的转换和渗透,本来基于技术产生的某些因素在发展中逐渐变为一种艺术的形式,而对艺术的追求也可能引发出一种对已有技术的革新。在陶瓷的艺术风格的变化中,从纹饰的艺术风格的技术缘由,让我们看出技术对艺术的渗透;流线型风格的蔚然成风与技术的发展也有着必然的联系;人类对艺术的精神需求带来了形式多样的织物;而在现代社会中,艺术的参与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生产出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就必须提高生产制造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技术的更新。因此,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这一中心,探寻艺术与技术之间的联结性,对于艺术和技术的发展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有其自身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从其功能上看,同样也存在着代表多重本质属性的多重功能。就体育自然属性而言,体育有其生物功能;就其社会属性而言,她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与社会其他文化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由此表现出极为丰富的人文社会功能,具体体现在体育有调节人们情绪的心理功能,教育功能,促进人的成长的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文化在人类的生产劳动中一产生就具有美学意义,而具有审美化的设计艺术就孕育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之中。本文站在后现代文化语境里,从文化上去分析当代设计艺术,得出后现代文化转向和审美领域的外延是在设计艺术的实践中完成的论断。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绘画艺术史,显示了人类智慧的进程。这座艺术宝库给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知识。在美术史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多接触艺术,学生在熟悉和了解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培养艺术趣味和审美素质的过程中,也就丰富着自己的内心世界,确立评价当代文化艺术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5.
动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分支,自出现以来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影像的变革,给人类带来越来越完美的视听享受。这其中,色彩作为重要的视觉元素在把握影片基调、塑造角色性格、烘托环境气氛、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等方面发挥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和移动网络的层层深入早已影响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自身的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和改变。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内容、对象、主体还有环境等方面与传统媒体有着不一样的特点,这使得网络艺术也增加了多种形式交叉、多类信息构建、多个领域散播、能对话、个人地位增加和虚拟化等新特性。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是社会意识的进步成果,精神文明既包含了其高级形式的理论意识,也必然包含了低级形式的社会心理,建设健全的、积极的社会心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一方面社会心理的状况直接制约着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社会心理通过影响社会意识的理论层面而影响着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面貌,而且,社会心理及社会意识形式具体体现在人们的社会行为之中,成为精神文明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语文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语文荟萃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包含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知识的精华 ,应该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教材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正处于特殊的社会结构变动阶段,即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转型是整体性的、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它震荡着各个领域,也必将对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产生巨大的冲击波:从微观角度看,影响到个体政治心理的形成、变化;从宏观角度看,势必给政治教育带来挑战与机遇。 一、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分析 “社会转型”是西方社会功能结构学派现代化理论的经典思想,它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转换,也包含着其它社会结构层面的变换,是整体的、全面结构性变动,也是持续发展中的一种阶段性特征。社会学家认为,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进入社会转型期,即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农村社会转向城镇社会;从封闭、半封闭  相似文献   

20.
论创新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活动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它包含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要素。创新主体是从根本上探讨“谁在创新”的问题,创新客体具有两重性,实践创新客体和理论创新客体。前者包括两个层次:可能性客体与现实性客体;后者也体现两个纬度:从认识论范围上看,理论创新的对象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从现实对象上看仅仅指向实践创新。与创新客体的二重性相对应,中介系统也是二重的,有物质性中介和非物质性中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