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优势教育课题的提出 优势就是个体身心素质发展过程中逐渐生成并有所变化和发展的相对优越的长处、强项或势能。广义地理解,优势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个体的先天潜能被开发出来成为优势,二是在后天习得和学习中形成的一定范围内的相对优势,三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变劣势为优势(或者说从积极的方面认识劣势,扭转劣势)。 优势教育采用的是一种新教育观,即:人不可能各方面完善发展,只能也应该让学生把有限的精力用到极大地开发某方面潜能、发挥某方面的优势之上,其他方面合格即可。优势教育所实施的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论,是一种强调优…  相似文献   

2.
“优势教育与和谐发展”是我校的实验课题,它强调学生都具有巨大的潜能与发展差异,教育者必须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在优势,针对学生的差异实施分层次教育,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实现基础教育与个性教育辩证统一,从而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优势教育思想,笔者  相似文献   

3.
我校的“优势教育”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素质教育模式。它认为人人都具有可被预测、开发的潜能优势,人人也有表现和扩张这种潜能优势的欲望。教育者必须帮助他们寻找、发现、开发这种潜能优势,并以此为手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观念,促进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4.
2009年,我校申请了市级课题《以优势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三年来,在此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优势教育是建立在对学生先天优势的科学理解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引导学生学会自觉地挖掘潜能,以优势发展强项,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以"优势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层是要发现学生的优势、发挥学生的优势,利用科学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优势;第二  相似文献   

5.
儿童中心教育目的观是西方近代以来教育目的观中所张扬的一个主流话题,近来也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所推崇。如我们不难从有关著作或文献中时常看到诸如此类的断语:“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潜能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为中心”“……”等等这些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目的说法举不胜举。然而,这些提法的差异,仅仅是语言表达的不同,还是其基本内涵上就有区别?如果有区别,每一种提法所隐含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些观点?带着这些疑问,本文欲就当前时尚中的三个典型的提法试作一理解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优势教育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优势;没有人在所有方面都具有天赋;将天赋转化为优势,需要不断刻意练习。发挥优势,有助于提升专注力,提高成功率,弥补劣势。学校和家庭可以采用“增强优势意识”“识别优势”“运用优势”三个步骤实施优势教育。  相似文献   

7.
导语:所谓“优势”,是指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特长或强项;所谓“劣势”,则指个人情况或条件相比一般而言稍差一些的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它们,这既是一种人生智慧,也是一种艺术。请阅读下面一组文章,相信能给大家带来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另类”,很多人可能马上想到“叛逆”“反潮流”等字眼,不易接受,甚至有些反感。那么,什么是“另类”教育方式呢?下面是我在教育工作中的自认为有些“另类”的教育片断。片断一:让学生学会经营自己的长处宋代诗人卢梅坡有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还有俗语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学生也同样如此。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用简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而应该独具慧眼,善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使学生学会经营自己的长处。我教过的学生中有个叫葛磊的男生,学习成绩非常糟糕,每次考试都拖班…  相似文献   

9.
《现代技能开发》2013,(9):95-95
日前.由中华职业教育社组织实施的国务院委托课题“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研究”系列教材正式出版。本套教材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创业教育教材开发和课程建设方面所作的一项创新性工作。教材注重对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创业观。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一名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的“新”班主任对管理班级的几点感触:第一点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评价标准,根据“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去教育学生;第二点是要了解学生个性,注重发挥潜能;第三点是要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教育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作为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如何保证教育实习的指导质量,这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本文立足于钦州师专地理系学生的实际,并结合自身的指导实践,认为在教育实习中,指导学生树立“五观”是做好教育实习的前提;做到“五备”是搞好教育实习的基础;过好“三关”是实现教育实习目标的保证。并将“五观”、“五备”、“三关”命名为指导教育实习的“553工程”。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校如何以提高效率为先导,打破常规,“减负”不减质,我认为重在创新。   一、观念创新   教育观念决定教育行为,影响教育效果。“减负”增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根本。首先,树立新的人才观。新世纪人才需求是多样化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潜能开发,每个学生都有可以开发的潜能,“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其次,树立新的“角色”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以“主角”和“权威”自居,教要服务于学。再次,树立新的民主观。要建立友好、民主、平…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特殊教育》2000,(10):30-32
“科学认读,开发儿童潜能”是国家教育部“科学教育开发儿童少年潜能”总课题的一个子课题。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在有关专家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确立了“通过多途径的课外认字,开发学生潜能”的课题研究。我校自98年9月开始进行此项实验。两年以来,实验班学生不仅认字量超前迅速增长,而且综合素质也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新课程改革总的目标,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实施教育创新,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本学期,我校被鼓楼区老科协选为“教育创新”课题实验校,将在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实验。教育创新,旨在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作为目前福州市唯一一所“福建省陶行知实验学校”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学生个性发展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创新学习是学生个性潜能优势发挥的具体体现。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学生个性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为其一生奠定基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提出注重“人的发展”的要求。本报告从分层施教的做法、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课外活动的创新意义等方面对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力的影响进行了阐述。通过课题实验,努力探索出一条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学习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长、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新路子,形成新的校本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6.
建设“融合型学校”是帮助乡村教育走出现实困境、实现转型发展的可行之路。“融合型学校”主要体现在育人目标、育人内容、育人方式、发展功能等方面的融合,其重要价值在于体现了大的教育发展观和教育生态观、广义的教育质量观以及自强自救的主体发展观。建设“融合型学校”需要乡村学校深挖潜能优势,探寻可行路径;发挥主体作用,建立融合机制;开展宣传研讨,形成价值共识;实施行动研究,推动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小班化"教育符合当代世界性发达教育的进步趋势,也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核心的,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实施小班化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小班化教育以其班额较少的优势,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它从有利于发掘人的创新潜能、有利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有利于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三个方面,构建了创新教育的新平台.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数逐年骤减,教师严重超编,"小班化教育"已成为我校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一年多来在小班化教育方面的尝试,我们在如何发挥小班优势、构建创新教育平台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  相似文献   

18.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自主活动起来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教育。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于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9.
张兴德 《学周刊C版》2014,(8):157-157
“学校规模小.班级人数少”是我省大部分农村学校的现状。这看上去是劣势.其实也是优势,它为开展小班化教育提供了条件。小班化教育是通过小班额这一优势.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班级文化建设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在小班化教育实践中落实“四个百分百”的理念.实行“一三五”教学模式.课堂中教师主体转向了学生主体.体现了教育均等、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彰显了新课程的魅力.让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中的“三观”教育,指的是人口观教育、资源观教育和环境观教育.地理科学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于一体,地理课本身有很强的思想性,蕴涵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素材,作为地理教师,应发挥地理教学的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教材的国情因素,把国情教育寓于地理教学之中.抓住基本国情,重点进行思想和观点的教育,让学生实事求是地、客观地、全面地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并理解和认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既看到我国国情的优势,也要看到劣势,并帮助学生形成一系列正确的思想观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