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中医“脏象说”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了气功、武术炼身、健身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以及与其他养生手段相结合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为促进气功、武术炼身健身的科学化,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正确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提高武术与气功教学的效果,本阐述了人们对“意”、、气”的认识,根据武术与气功的实际练习效果,对武术与气功的教学提出了适当的要求与意见。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健身气功”课程教学现状分析,首先论述了“健身气功”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然后阐述了“健身气功”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效,最后总结了“健身气功”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4.
“内与外”,是与表现事物的表和里、本与末相对应的一般性概念。“内”指心、神、意、气、力,即精、气、神、劲;“外”指手、眼、身、法、步,也藉筋、骨、皮。传统武术养生理论,根据内、外的不同部位、不同的生理作用和功能,逐步形成了武术养练过程中‘‘以内养外”和“以外练内”的特征和规律,确定了武术体用健身理论中“内外合一”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健身气功发展过程中的“双节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双节点”推广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健身气功采用其推广模式加以推广普及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论证.认为“双节点”推广模式适用于健身气功推广普及,其将有助于健身气功加快发展推广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以健身气功与艺术产生的根源即"元气说"为切入点,把"精"、"气"、"神"看作是两者的突破口.再加上访谈多位养生专家对此的精辟见解以及自己练习健身气功所得到的感悟,认为它们的联系表现为:书法--健身气功之"花";唱歌--健身气功之"声";舞蹈--健身气功之"形";诗歌--健身气功之"镜".  相似文献   

7.
本旨在通过对武术运动的介绍,来说明形态运动作为健身手段的独到之处,最后又提出健身武术的概念,对武术作为健身手段提出了发展要求,目的在于突出武术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与作用,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武术健身的行列中来.  相似文献   

8.
气功“站桩”的联想文刀由于健康原因,我从师学做气功已经两月有余。此功含动功、静功,静功以“站桩”为主功。因此,每天去了总要先站桩。师父说:“静功要求做到无思无感,身不动,心亦不动,即杂念可由心生,生了也不为之所动。”然而,这么久,我却始终不能。往那里...  相似文献   

9.
蒋满意 《林区教学》2014,(4):99-101
健身气功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目前,健身气功自身科学体系尚不够丰富完善、人民群众对健身气功缺乏科学认识、健身气功习练指导队伍不足与组织管理落后等因素,制约了健身气功的推广普及。为更好地推广普及健身气功,应加强健身气功相关科学体系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加强相关宣传与组织领导,加强相关活动场所与指导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阳小利 《考试周刊》2011,(89):121-122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调查分析高校教学中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对健身气功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的影响,发现班级授课制在健身气功教学中的“操令化”、“口令词”两个阶段中效果较好。但在“气功态”阶段的教学中必须结合其他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重新提出的社会背景,对“以人为本”进行了较深入的诠释,认为贯彻“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不仅可以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健身武术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武术走向奥运。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体育课中开展健身气功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种独特的身心锻炼方法。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对辽宁省十几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针对高职院校的师资情况、学生对健身气功的兴趣与动机、学生对健身气功的了解以及场馆设施等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在调查中发现,辽宁省高职院校的师资能够胜任健身气功教学需要;学生对健身气功感兴趣,73.62%的学生希望开设易筋经健身气功;学院体育教学设施、环境能够达到健身气功开课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武术继承传统的健身、养生思想,结合技击内容,在历代武术家长期的经验积累下,形成并丰富了武术”体用”健身、养生的理论体系。我国早期的健身“舞”、“导引”、“坐忘”等,从实践上不问程度地影响武术技术结构的发展。有学者认为:“由三国时华佗的《五禽戏》进而演化的少林龙、虎、豹、鹤、蛇五拳,是为僧众们坐禅后的健身操”。在理论上、思想上,《易经》“性命”学说和辩证思想,《黄帝内经》中的养体、健身学说,以及老庄的养生思想,发展到武术与道教、佛教结合后,接受了它们的一些宗教养生思想等,都为武术的健体、养生理论提供了依据。但是,武术的本体实用的“体用”(健身、养生作用)思想还主要在于根据武术的基本技术特征,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以“舞”养体的技术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4.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健身项目。为增加人们对健身气功的了解,推广普及健身气功新功法,文章对健身气功的概念、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四个新功法的特点,阐述了坚持健身气功锻炼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简要叙述了女性常见的生殖健康问题与原发性痛经的机制,梳理了当下健身气功应用于女性生殖健康的现状,从运动医学、心理学和中医学角度分析了健身气功促进女性生殖健康的机理,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健身气功的推广不够,健身气功健身机制的理论研究不够,提出对策建议:加快普及健身气功,加强健身气功对女性生殖健康的理论研究,以促进女性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论述了儒、道、佛三学的鼎立与交融过程中所呈现的特征后指出,三学在发展中对武术、气功产生了或利或弊之影响,相较而言,儒、佛对其有一定积极意义,而道学则起到了主要是思想上的消极作用。文章还探讨了宋明理学的产生对武术、气功发展的影响。认为自新儒学产生以后,武术、气功向系统化、科学化、实用化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武术健身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进而探讨武术健身的发展方向及社区体育推广的模式,为我国武术健身事业蓬勃发展提供可行性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了武术的休闲功能,并从武术的健身休闲、竞赛休闲、表演休闲、旅游休闲4个方面的功能论述了武术休闲体系的建构。提出了武术休闲的路径选择:深化武术健身文化,简化武术健身套路;武术竞赛“两手抓”,进一步推动武术竞赛市场化;打造武术表演品牌优势,拓展经营品种;合理利用地域武术资源,开发地域武术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山西省健身气功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符合山西省健身气功开展的相关建议,逐步推广健身气功,为实现山西省健身气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武术这一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至今,一直不温不火.使用文献资料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哲学方法对武术的文化空间变迁进行分析总结,将武术的文化空间分为“在场”“脱域”“重构”三个阶段.武术在不同的阶段受到国家政策、价值内涵、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以不同的文化空间形式而存在.对于武术未来的传承与发展,应该是竞技武术、健身武术、非遗武术、艺术武术四条道路并驾齐驱,多元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