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勰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的佛学思想属于大乘空宗派别;在其眼里,儒、佛二教殊途同归,本质并无区别;《文心雕龙》的撰成,在写作思路和文学观点上受到了其佛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绂是清代康雍乾时期的儒臣。学术事功双峰并峙,尤其是在陆王学术方面,为陆王学术争正统,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于今,对李绂的研究尚嫌不足,尤其是关于其生平学行中的一些问题,如生年问题及其著述问题等。仍需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3.
本根据《红楼梦》探讨曹雪芹一生思想演变轨迹,大约可分三个时期:其少年时期崇尚老庄思想;步入青壮年后,儒,佛,道三家兼而有之,曹雪芹晚皈依佛门,佛家思想占其主流,道,儒思想淡出。  相似文献   

4.
清代学者姚际恒由于勇于疑辨古书,尤其是疑辨儒经,因而不为当时世俗所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作者甚至把他说成是一个喜欢剽窃别人研究成果的人。本文从辨伪学的角度,充分肯定了他在考辨古籍方面所作的贡献,同时也指出了其不足。  相似文献   

5.
《论语稽求篇》是毛奇龄有鉴于后儒多以已意解经和墨守朱注之作,其注解特色有四:其一,辩驳朱子《集注》之说;其二,修正王学,强调实学;其三,运用了以经解经的新注释法;其四,注重考据,不以空言说经。毛奇龄反对理学,提倡实学,在清初的学术界开一时风气,实为清代汉学的不祧之祖。  相似文献   

6.
《文子》与郭店楚简的道儒两家文献都有密切关系。在道家有《老子》、《太一生水》,在儒家有《五行》、《成之闻之》,其中一些是久已失传或不见于载籍的古佚书。《文子》与这两方面都存在着联系,体现了以道合儒,兼采百家的融合互补模式。  相似文献   

7.
受疑古思潮的影响,《孔子家语》长期被疑而不用,随着新出土文献的挖掘,《孔子家语》蕴含的资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孔子家语·儒行解》详细的论述在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儒。试结合时代背景考证《儒行解》的成篇年代,探讨其思想内容及其价值,力求在前人基础上抉发君子儒的精神特质,对理解孔子思想及早期儒学无不裨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儒道合一。有的表现为外儒内道,有的是外道内儒;有的是先儒后道,有的是先道后儒:有的却是穷时则道,达时则儒……很少有真正的儒家或道家。东晋的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归隐田园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似乎应该是以道家为主。但是,关于陶渊明是儒是道,历来就有不同看法。朱熹说:“渊明所说者庄、老。”(《朱子语类》)梁启超说:“他虽生长在玄学佛学的氛围中,他一生得力处和用力处,却都在儒学。”  相似文献   

9.
名人哲言     
黄山 《阳光搜索》2005,(4):26-26
如果你贫穷,用你的美德来显示自己;如果你富有,用你的善行来显示自己。——(法)儒贝尔  相似文献   

10.
从出土的竹简《老子》,我们可以看出老子与孔子有诸多思想会通之处。其一,从道论中可看出二者对人世的共同关切;其二,从德论中二者都认为至德之人是他们所追求的圣人;其三,从无为上两人认为无为而治是人类修身、治国的最高境界;其四,从仁范畴上看,孔老对仁本身的看法是相同的;其五,从治国方略上两人都主张以正治国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综合以上,说明道与儒在早期思想发展上相通性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1938年4月。一代儒宗马一浮先生应时任校长竺可桢之请。执教浙江大学。是年11月,受命撰写校歌。其词以《周易》之道为本,文思深沉,精义周备;辨证要旨,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无意于对宗教有所毁誉贬褒,作者只是借助僧道来写人、写故事;《水浒传》体现了我们民族宗教的儒、释、道相融的特点;中国的庙宇供奉的是人而不是神,《水浒传》把普通的渔民、仆役、工匠等说成是天上的星宿,这种宗教观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战国是《诗》学的危急时代,危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时代对“诗礼”的排挤,二是来自诸子中的反《诗》学思潮。“竞利”“趋新”的战国时代使得传统的《诗》学被彻底的边缘化,而在战国影响最大的儒、墨、法、道四大学派中,除儒家外,其余三家或认为《诗》《书》蛊惑人心,主张焚毁;或认为《诗》是无用的糟粕,主张废弃:或认为《诗》只是一种知识,无补于治道。对《诗》均采取了一种否定态度。这使得《诗》学在战国的发展遭到空前绝后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首见于《文选》的《古诗十九首》,从梁至近代,历代文论多从三个方面论“其体源出于《国风》”,即词婉意微,温柔敦厚;平淡自然,气敛神藏;古诗浑圆,元气所结。  相似文献   

15.
《徐霞客游记》中的《滇游日记》十三则是徐霞客在云南游历的行迹,就游记中的《滇游日记》部分归纳了其在科学方面和学方面的贡献。科学方面的贡献从地貌、水、生物、人地理进行了分析;学方面的贡献从其学风格和方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明儒学案》不为李贽立学案,不是出于门户之见,而是由黄宗羲的学术史观所决定的。黄宗羲主张打破学术门户,在明末清初阳明心学成为众矢之的的学术背景下,亟辩儒释界限,力主心学非禅学,反对人们将王门后学的禅学流弊加在阳明头上,并细致区分了王学末流的学术归属,认为有儒学中夹杂禅学,但仍为儒学者;有失却儒学本质,归于禅学者。李贽是极端“狂禅”,且落发为僧,其学术已失儒学本质,被黄宗羲划归禅学,从而在总结明代儒学发展的《明儒学案》中悄然隐去了李贽。  相似文献   

17.
邓廷罗所作《兵镜或问》史论兼及,论兵亦论治国,阐释中有发微,不少分析深得孙子兵学之精要,较为全面地总结和探讨了自《孙子兵法》成书后千余年战争趋势的变化和军事思想的发展。围绕孙子兵学的概念范畴,在基本战争观念、治军理念和制胜之道三个方面展现了兵儒之间的相互调适与融合的特色,在学术上延续了明代兵儒相融的孙子兵学研究传统,是清初孙子兵学研究的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18.
《潜书》汇集了众多的社会文化词",儒"类词便是其一。唐甄在文本中通过对"拘儒"、"鄙儒"、"浅儒"、"小儒"、"腐儒"、"懦儒"等后儒的批判,系统阐释了其修身与治天下一体、心性与事功一源、治学与为政合一的儒道文化观,充分体现了唐甄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同时,加强对《潜书》"儒"类词的系统考察,不但有助于高扬传统儒道精神,启发今人关于社会责任的思考与担当,亦将进一步拓展唐甄思想研究的领域和空间。  相似文献   

19.
"崇儒尊经"是汉代社会的主导思想,《汉书·艺文志》是在此思想环境中编撰而成的目录,表现出了强烈的崇儒倾向,导致其在史学、诸子之学、文学等方面的论述和评价上存在着较大的思想局限性,本文试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五经正义中蕴藏着孔颖达许多文献整理和注释方面的成就。通过主持编定《五经正义》,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统一了儒经的文字和注释。在文献注释方面,采用了既注经文、又释传注,考订前注谬误,尊重原经的原则和方法,在训诂学和传统语法领域亦多有发明,对后代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孔颖达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