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坛新秀     
朱黛琳,1989年参加教育工作,现为永州市冷水滩区第六小学语文教师。几年来,她在教学中通过实施“学习—实践—总结—提高”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步教学法,并得到省、市专家的充分认可。1995年,她获得永州市青年教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擂台赛一等奖,论文《小学语文同步法教学研究})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上获优秀论文奖;1996年,她获省作文教学比赛二等奖;1995-1996年,她的论文《感知、理解、交流、反馈》和《展开想象、引入意境》在《湖南教育》杂志上发表;她曾被评为“市优秀共青团员”、“市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2.
创新务实,锐意进取周美大是上海知青。1979年她来到牡丹江四中工作,历任语文教师、学年组长、教导处主任等职。她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子。1990年,她的《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教育的一点体会》、《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两篇论文分别获全国教学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她被评为市教学能手,并荣获全国作文育才奖。1994年8月,她调任牡丹江市第五中学教学副校长。她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一道,为改变五中的落后面貌呕心沥血。她提出了“学校全面加特色,学生合格加特长,教师奉献加创造”的办…  相似文献   

3.
史欣 《教育》2009,(2):45-47
她探索10年的语文特色教学模式“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式自主积累感悟”得以广泛推广,备受专家好评,她因此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教育专家”:她所负责的六年级语文教学连续五年在全区毕业班质量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她因此被评为安阳市“全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她撰写的《主体教育理念下教师校本学习之研究》等19篇论文获得国家及省市优秀科研成果奖;  相似文献   

4.
“骏马奖”是徐汇区给青年教师的最高荣誉。向阳小学语文教师林燕华已连续三次获此殊荣,她是徐汇区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11年前,当林燕华跨出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迈进向阳小学校园时,她就立志要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11年来,林燕华老师已多次获得市、区教学评比奖。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年轻的林燕华老师在不断地探索着。  相似文献   

5.
她曾多次怀疑自己的从教能力,却因为对教育的热爱,才没有中途放弃这份事业。她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锐意教学改革创新,努力探索教育管理模式,成为了全国优秀教师、广西特级教师、“八桂名师”——她,就是宜州市第二小学校长石秋香。  相似文献   

6.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教学素有“情感派”之称,她讲课声情并茂,注重熏陶感染,被誉为语文教学的一面旗帜。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独创语文情境教学法,以情感教育为旨归,开辟了语文情感教学的新天地。两人的探索,大大推动了语文教学心理学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我国儿童图书市场上曾流行一句话:“过去的孩子读安徒生,今天的孩子读皮皮熊。”巧了,安徒生和皮皮熊出自同一个国家——丹麦。中国的小读者对丹麦并不陌生,因为那是安徒生的故乡。而今,那位憨态可掬的大明星皮皮熊又从丹麦走向世界,成为“丹麦在全球各地的形象大使”(丹麦总理语)。塑有关人鱼雕像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现在每年要颁发“皮皮熊奖”给一个人,以表彰“皮皮熊精神”——友善地对待人和物;面对困难不后退,绝  相似文献   

8.
一、执着探索历练成行业精英 从1996年师范院校毕业走上教育教学工作岗位至今,沈建波在小学教育教学这条道路上已坚定不移地行走了18个年头,用爱教学,用心育人,潜心教改,执着探索让她从一个初出茅庐、毫无经验的教学新手逐渐成长为教育教学行业中的精英. “沈老师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语文教师!”这是她的学生刘X对她的评价.的确,在工作中,沈建波老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是一名让同事折服、学生钦佩的教学能手.  相似文献   

9.
资溪县实验小学曾瑞清老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19年,并致力于小学语文“能力训练”教材教法整体改革实验,成绩显著。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所任教的班级教学成绩多次名列全县前茅,辅导学生参加语文学科竞赛获奖50余人次,其中全国一等奖5人次,并两次获全国作文大赛优秀辅导奖。她还参与赣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修订及教辅资料的编撰工作,撰写的20余篇教学论文获全国、省、市级奖。曾瑞清老师还是国家“十五”重点教育规划课题《霍懋征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分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小学语文“能力训练”情境策略研究》课题,并获国家级和省级优秀课题…  相似文献   

10.
钟情诗歌散文创作的吉春亚老师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寻得了她独特的教学感悟:语文课应实实在在地为了所有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于是,她的课堂教学既有浓浓的“语文味”,又富有诗情画意。汪潮老师则指出了她“言语型学习”教学风格形成的原因“:吉春亚对语文教学投入了信念,投入了个性,还投入了理想。”在知道著作颇丰的吉老师继续把写作当做一种爱好的时候,我们实际上也读出了她的幸福!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学好了,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提高实际教学能力,本刊约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老师开设了“李吉林教艺录”专栏。 三十多年来,李老师一直坚持工作在小语教学第一线,小学语文各个年级、各种文体的课她都上过,在小学语文“情境教育”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一条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途径。李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索,将从“以训练替代分析”;“让艺术走进课堂”;“让学生走进教材学阅读”;“教学成功的诀窍——情感为纽带”;“关键把学生的脑子教活”等方面向广大读者展示她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2.
丁校长从事语文教学50多年。她倡导与推动语文乐学教学,锐意探索小学乐学教育实践与管理,凝聚成“没有乐学就没有幸福的童年,没有乐学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的思想,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她广泛传播乐学教育思想,从无锡走向全国,从国内走向国外。  相似文献   

13.
封面人物     
王雅玲,35岁,1982年毕业于蒲城师范学校,现任蒲城县城关镇尧山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她从教10多年来,勇于改革探索,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991年和1995年分别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4.
<正>熊芳芳的《生命语文》一书中讲到,这是"她对语文和学生进行生命观照独到的教学发现和认识,是她对文本世界和生命形态的语文课堂的独到的深层启悟和洞察。"就是这本书,让我对语文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语文教育有了更高的追求——教学如何能让学生与作品人物进行生命对话,如何能以文章为媒介让学生与自己的生命对话;如何用语文来唤醒生命、滋养生命、丰富生命。曾经为了高考,语文课变成了肢解课文,变成了习题训练,变成了模式教学……我们以功利的心态,发现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以开放的视角,以大语文教育的理念对待教学,以“积累——训练——感悟——创造”语文教育模式及其运用策略实现语文课堂创新。巧妙地将语文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85年,李麦燕被分配到临汾师范附属小学,担任语文教师。20年来,她勤奋工作,不断探索,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她先后担任过辅导员、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无论干什么工作,她都满腔热情,把全部身心投入进去,力争把工作做好。她勤奋地耕耘,无私地奉献,送走了一班又一班的学生,同时,她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山西省优秀教师”、“山西省语文教学能手”,“山西省语文电化教学能手”、“山西省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临汾地区学科名师一等奖”、“临汾地区模范班主任”、“临汾…  相似文献   

17.
认识杨小兰是在全国教师教育技能大赛上,她把《掌声》一课演绎得精致完美,毫无悬念地获得了这次大赛的国家级一等奖。 在和杨小兰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作为中学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学员、区语文兼职教研员的她,不仅是江北区的教学骨干,而且在语文学科领域还拥有独特的教育思想——她是语文“情商课堂”的开创者和实践者。从1994年起,杨小兰就开始致力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课堂“情商”的研究。她跳出一般研究者对“情商”定义的藩篱,从具体的教育教法入手,使学生通过语文课堂,获取知识,完善人格,学会交流,从而建构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情商课堂”。 本期的“师者师”,我们就从杨小兰的语文“情商课堂”谈起。  相似文献   

18.
《语文知识》2015,(5):2
工作室领衔人——李旭东,江苏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江苏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获得者,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本真语文”首倡者。多次获得江苏省初中语文优课比赛一等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知识》《语文教学与研究》特约编辑。在《中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是一门关于价值的人文学科,而不是工具学科。她的功用乃是从根本上、整体上在“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之上,帮助人类“审美地活着”,“诗意地栖居”。然而,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深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偏离了这个方向,而滑向了技术主义、工具理性的深渊。一篇篇气韵生动的文章被肢解,一个个充盈欲滴的生命被忽视,认知、理性、训练,成了语文教学的关键词,情感、诗性、建构,却与人的生命和生活越来越疏远。——语文教育已成为一种生存教育而不是存在的教育。语文教育(学)必须皈依生命(而不是工具理性),构建“…  相似文献   

20.
胡明道是武汉六中语文特级教师。她在近四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探讨语文教育的诸多问题,发表了300万字的教育方面的著述。她在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实践和研究,在很多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具有开拓意义。她的“教是为了学”的语文教育观,她的“学长式”语文教学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