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沧海天涯     
已经午夜十二点了,旧的一天过去,新的一天开始。我还开着电脑,屏幕上,紫色头发的小服事坐在首都的中心广场,一直一直,固执地等待着,等待着你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转眼间,当阳市图书馆建馆30周年了,刚好与我在当阳市图书馆工作的时间相一致。由于有了这个情结,加之馆里为庆祝建馆30年的事频繁与我联系,近一段时间来,我在当阳市图书馆所经历过的一件件一桩桩事,不时在脑海里闪过,感觉好像昨天才发生的事。  相似文献   

3.
很高兴出席今天这个座谈会。解放军报网络版是5年前.也就是建国50周年国庆节的前夕筹备、国庆节这天开办的。因为当时我还在解放军报社任社长,我也是亲历者。那时确实条件非常简陋,技术人员也非常缺乏。开办后,宣传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国庆50周年大阅兵。现在5年过去了.应该说网络版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点击量也有很大的提高.说明它在社会以至国际上的影响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4.
当我还在过去时,我通过阅读进入未来;当我已在未来时,我通过阅读进入过去。阅读使我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我出入时空的世界,身无挂碍。因此阅读成为一件多么令人惊叹,令人喜悦的事。它能让人轻易突破生命局限,让整个心灵在时空中自由穿渡,任情飞翔。  相似文献   

5.
一第一位这样说——1988年9月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建所1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开幕式上,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同志,作了极为精炼而精彩的发言,大意是:新闻研究所成立的这10年,新闻界让我高兴的事不多。但有一件事我特别高兴,这就是新闻界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了,孙旭培同志就是我的老师,这是我第二次在公开场合称他为老师。我这一生,写的检查比我发表的作品还多,今天,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同志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今年是他一百一十岁冥寿。我在本刊今年第1期发表《追忆与思念——纪念叶圣陶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一文后,还想起叶圣陶先生与周恩来总理的二三事,现补叙于后。  相似文献   

7.
1997年是日本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先生去世五周年。这一年,大概有不少人或事可以想起并纪念.但我固执地想起小川绅介.这个对中国人、包括电影人至今还很陌生的日本纪录片制作人。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委、高级记者刘振英。刘振英是中央电台的资深时政记者.从1973年起,一直采访邓小平同志的内事,外事活动。他说:“能够在小平同志身边采访.亲聆教诲,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9.
闪光的历程——纪念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成立15周年周谊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整15岁了。此时此刻,我想到了两句话:回首过去,珍惜闪光历程;展望未来,牢记众望重托。我想这也是委员会的同仁们所想说的。80年代初,党的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我抓住这个新闻点,全面报道一下我省的援藏干部。临行前,我到老家看望了80多岁的老母亲和病榻上的老父亲;回来后我把要待办的事全都交给妻子,到西藏万一发生什么,不会留下遗憾。一切安排好之后,我只身走了,去了祖国最遥远的地方,完成我有生以来最辛苦、最艰难、最危险的一次采访。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翻阅了过去的采访记录本子,找到了我同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宋万有的谈话记录.这是1954年冬天我在黑龙江省采访时的事.谈话是在马车上进行的.其中有一段这样写着:"你是哪一年复员的?"我问."五二年."宋万有答."在部队上待了四五年,乍回到农村还习惯吗?"  相似文献   

12.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日子里──写在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二十周年之际张玉凤光阴荏苒,寒暑更易。二十年过去了。每当我回忆起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时的岁月,使我仿佛又看到了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和他那忘我的工作精神。我记起自己任秘书一职时的几段往事,好象就发生在昨天……。...  相似文献   

13.
感悟岁月     
窗外飘飘而落的雪花告诉我:“这一年又快要过去了”。 河水解冻还好像是昨天的事,怎么今天又飘起了雪花。春天、夏天、秋天,冷了热了刮风了下雨了,这些都经历了,季节又还原到了冬天,厚厚的一塌日历,已经剩下薄薄几张了。  相似文献   

14.
初秋的一天,正在某团采访的集团军、师、团三名报道员向我们叙说了宣传股长田兆广那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难忘怀──蹒跚学步他引路──某集团军报道员刘福奎如是说1991年底,我还是某炮兵团导弹连一名新兵,田股长在师里当新闻干事。出于对新闻写作的爱好,我训练之余时常学着写些消息、小故事。然而,半年多过去了,报纸h没有用出一个字。正当我准备与新闻“绝缘”时,田股长来团里采访,我拿着一大爆没有发表的稿子去找他。没想到他是那样热情,对我的稿子一篇篇地进行了讲评,最后还挑出三篇消息当面修改,没几天,就有两篇被《前卫报…  相似文献   

15.
王成钢 《新闻前哨》2006,(10):79-80
“影像评点”促使摄影记者重新调整了思维模式。过去摄影记者大都习惯于就事“拍”事。而增加了评点,记者就要了解评点的对象、行业的背景知识,不然就无法开口。这就要求记者从大量的材料中找出评点话题,并结合视觉形象,拍完后还得考虑如何点评、如何深化主题?这样的复杂过程对摄影记者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周公永留天地间──读《谈判大师周恩来》李世琦我永远忘不了20年到的那一天,广播中突然传来了自耗:日思来总理困病逝世。圭国人民陷入深深的悲8之中。转眼20fy过去了,我们迎采了周总理逝世20周年’己息日。20年未,我从一个中学生变成了成年人,其间读了许...  相似文献   

17.
一第一位这样说——1988年9月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建所1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开幕式上,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同志,作了极为精炼而精彩的发言,大意是:新闻研究所成立的这10年,新闻界让我高兴的事不多。但有一件事我特别高兴,这就是新闻界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了,孙旭培同志就是我的老师,这是我第二次在公开场合称他为老师。我这一生,写的检查比我发表的作品还多,今天,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当时,会场气氛很活跃、很轻松,而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写的检查比发表的作品还多”,这是否是一个老记者一种特殊方式的血泪控诉呢?是否是一种灵魂深处的人格顿悟呢?抑或仅仅是一种调侃自己的幽默感?但李普同志的话看似平淡却奇崛则是勿庸置  相似文献   

18.
高信 《出版史料》2010,(3):48-56
【前记】2008年是老一代出版家赵家璧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和逝世十周年,我本来是想把他1976年前后给我的几封信注释出来,以便读者从赵先生个人的角度看出那个大转变历史时期的一些细枝末节来。但这些信件,一时却找不出来,失去作文的依据,只好又忙别的事了。  相似文献   

19.
当我还在过去时,我通过阅读进入未来;当我已在未来时,我通过阅读进入过去.阅读使我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我出入时空的世界,身无挂碍.因此,阅读成为一件多么令人惊叹,令人喜悦的事.它能让人轻易突破生命局限,让整个心灵在时空中自由穿渡,任情飞翔.  相似文献   

20.
怀念觉民     
觉民走了。 觉民走了已十多天了,他的走一带给我极大的悲痛。我至今还不能接受他是真的走了。今天早晨我拿起电话要告诉他一件事,正要拨电话号码,忽然想起,就黯然放下电话,坐在椅子上默默地陷入悲伤和沉思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