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朱桂金 《江苏教育》2008,(24):26-27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第18课《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巴金老人的作品。一个远离了故土很久的游子,一个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很有影响的作家,一个把一生的爱和热情奉献给文学的老人巴金,在他耄耋之年,在他收到家乡的孩子热情洋溢的信时,克服年老多病的衰微,提起笔追述他一生的信念和渴望。  相似文献   

2.
最近,看到一个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元钱,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3元钱。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3元钱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角钱。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角钱,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相似文献   

3.
校园扫描     
绿菌风景二十万元了却老人心愿○李健邹志斌4月4日上午,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合富希望小学落成典礼隆重举行。一位74岁,身患肝癌晚期的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高兴地来到孩子们中间,他就是捐资兴建该校的叶名寿老人,而在参加了仅半小时的仪式后,他又不得不回到医院接受治疗。叶名寿老人系兴国县长冈乡合富村人,年轻时参加抗日战争离开家乡,后转业至韶关钢铁厂。少小离家老大回,2000年初,他和爱人回到久违的家乡。当看到家乡的孩子依然在破旧、设施不齐全的校园里上课,有的孩子还因生活贫困无法上学时,他心情非常沉重,回到广东…  相似文献   

4.
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  相似文献   

5.
在华东师范大学进修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犹太老人,是一位退休的心理学工作者。纳粹分子鼓动一群孩子去骚扰老人,在他的屋外大叫“犹太佬”。老人想了个办法,他拿了一些零钱去给这些孩子,并对他们说:“我一个人挺寂寞的,以后你们每天来喊几声,我都付点钱给你们。”就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与这群孩子商量:“我的退休金不多,只好少付一点给你们了。”见此情形,这些孩子挺不乐意,他们说:“不干了,就这么一点钱,谁高兴天天来叫!”就这样,老人的奖赏使这群孩子改变了对骚扰行为意义的感受,本来是自己取乐,后来变成了为别人卖力,将自主性的行为演变成了受控制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故事与哲理     
为谁而玩?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  相似文献   

7.
[心理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  相似文献   

8.
找准切入点     
正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并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  相似文献   

9.
为谁而玩     
《教育》2012,(33):60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11,(12):59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有一位犹太老人,是一位退休的心理学工作者。纳粹分子鼓动一群孩子去骚扰老人,在他的屋外大叫"犹太佬"。老人想了个办法,他拿了一些零钱去给这些孩子,并对他们说:"我一个人挺寂寞的,以后你们每天来喊几声,我都付点钱给你们。"就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与这群孩子商量:"我的退休金不多,只好少付一点给你们了。”见此情形,这些孩子挺不乐意,他们说:“不干了,就这么一点钱,谁高兴天天来叫!”就这样,老人的奖赏使这群孩子改变了对骚扰行为意义的感受,本来是自己取乐,后来变成了为别人卖力,将自主性的行为演变成了受控制的行为。这个故事反映的就是过分肯定现象。  相似文献   

12.
夜,静悄悄的。在一个山洞中住着一位老人,他的模样很滑稽,鼻子和眼睛几乎一般大,眉宇之间透露着一丝严肃。他背着一个大袋子,模样像极了圣诞老人。他就是受孩予们喜爱的——智慧老人。大家都知道,一个孩子到了三岁时,就有了记忆。而智慧老人呢,就是给孩子们带来记忆的。他将记忆缝成一个小口袋,贴在孩子的肚皮上。  相似文献   

13.
有位老人与邻里的孩子们有些麻烦。每天,顽皮的孩子总要聚集到他这里,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过各种办法来阻止他们:他叫警察,打电话给孩子们的  相似文献   

14.
爱的方式     
那是北京申奥成功的翌日中午,我和朋友去一位“苦大仇深”的老人家串门。刚刚落坐,老人的孙子,就和他的一位同是不足20岁的同学,风风火火、满身酒气地闯进门,口中直嚷嚷:“困死了,困死了”给我们打过招呼后,他们很快进入房间入睡了。老人摇着头,发出这样的感慨:“唉,我看中国以后要亡在这些孩子身上了他们不知爱国,就知道爱情,屁大孩子谈情说爱,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哪像我们年轻时。”接着,老人把他过去吃不饱穿不暖受地主欺凌的血泪史讲了一遍后,又说起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推着小车支前的英雄事迹。老人边唠叨,边和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今年的藏历新年与 农历春节是同一天,这使 我们这些远离家乡在外 求学、来自雪域高原的藏 族孩子,有机会同第二故 乡的亲人们欢天喜地共 度佳节。 这里要提起一位70 多岁的汉族老人、一直以  相似文献   

16.
妈妈的礼物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真命苦。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个儿在街头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却关心地问:“孩子,你哭什么?”  相似文献   

17.
钓竿     
《红领巾》2009,(9):19-20
一位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孩子在旁边儿看。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见孩子很可爱,老人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孩子摇摇头。  相似文献   

18.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在信中,巴金爷爷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也追述了他一生的信念和渴望。每次和学生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总会被巴金老人内心深藏的那个浓浓的"爱"字所打动。文字间弥漫出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意深情,对生命的珍爱、理解,读来总是令人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19.
听说一位103岁的老人办起了大学,我们半信半疑。 出于“探秘”和敬意,我们来到了老人的家乡——山西省孝义市。 在孝义市郊一家普通的院落里,我们见到了五爱学校董事长侯右诚。他精神矍铄,思维清晰。提起颁布不久的《教育法》,他说已经读过好几遍了,还充满激情地谈起对目前教育现象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家乡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不属于喧嚣的城市,他只属于深遂的大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