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师之乐     
孟子有“君子三乐”说,第三乐为“集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他认为教育工作也是享受人生快乐之事。教育之乐之所以由孟子提出,与孟子乐于读书并善于读书有很大关系。先秦诸子中,孟子是最讲究读书方法的人。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创造的优秀文化 ,是可以传之百世而不朽的 ,如仁义之德 ,礼让之风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等 ,在社会与家之间 ,都是无物可以代替的原则。而在实际行动中 ,则不免发生形存实亡的质变 ,在《孟子》中 ,这样的实例很容易看到。一、是乃仁术孟子游说齐宣王 ,说了下面一段话 :“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并说“是乃仁术”也。(《梁惠王》上 )仁 ,本来是就人的德性而言 ,孟子以“君子远庖厨”为“仁术” ,无形中已经失去了“仁”的本义。杀死禽兽而食其肉 ,是行动的必然结果 ,而为这种行动…  相似文献   

3.
正孟子有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这"几希"所在即人与兽的差别。人由灵魂与肉体两部分构成,其中肉体是人与动物共有的;也即是说人之为人,端赖于有一个动物所欠缺的灵魂,且这个灵魂应该是一个可以分美丑、别善恶的灵魂。但就目前的经济社会而言,人活在世上,往往背离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并非为追求灵魂的善,而是为了肉体欲望的满  相似文献   

4.
<正>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怪物名叫"斯芬克斯",它每天在道旁拦路,向行人提问:"有一种动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下午用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不知道答案的人都被它吃掉了。后来,聪明的阿狄浦斯回答:"这个动物就是人。"斯芬克斯化成了石像。这个故事隐含着深刻的哲学命题:怎样认识人自己?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相似文献   

5.
鲍同全 《华章》2007,(12):43-43
孟子的修身方法,最重要的断语是"先立其大",在这种方法中内在地包含着立志,存养,扩充层层递进的三个层次.实际上是与他性善论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立志修身,志为尧舜,人们必保存、长养先天善性,常思人之异于禽兽、人之所以为人之处.不仅如此,还要不断扩充善性,最终成就理想人格,达到理想境界.在论述中,孟子都是从正反两方面立论,正面讲立志、存养、扩充的重要性,反面论其危害性,给人以振聋发聩之提揭,催人奋进、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6.
“君子远庖厨”是孟子劝说齐宣王行王道时所说的话。全文是:“无伤也,是万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的这番话是在他指出齐宣王以羊易牛的矛盾行为后,对于齐宣王疑惑自己的行为心理而发出“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的疑问的解答。孟子这番解答,说得很含蓄、婉转。它的意思是:你(齐宣王)所以不忍杀牛,是因看到了牛“觳觫”,因而刺激了你的“不忍”之心,不愿其死;你所以以羊换牛,是因为羊没有表现出将死的“觳  相似文献   

7.
孟子说过:"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君子存之,小人去之。""君子"和"小人"的差异是什么呢?我想就是同情心,它天生就有,但需要存养。同情心就是与别人情感共鸣的意愿和能力,同时也指能够在同情心引导下做出合适的行动的意愿。同情心的培养需要体验、感受,更重要的是行动。家长要有培育孩子同情心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孩子同情心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河风 《青海教育》2006,(7):8-10
人这一辈子,若下决心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可以无钱,可以无权;可以无产,可以无业;可以无不朽功勋,可以无惊人壮举,但不可以无为人的责任,无为人的尊严,不可以无羞耻感。孟子曾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意思就是说:人与禽兽的差别实际上并不很多,其距离也许仅一步之遥。稍一疏忽,就可能从人界堕入兽界。人之所以为人,不外乎明礼、知耻、要脸面的缘故。民间有俗语说得十分精辟到位:人不要脸鬼也怕。所以孟老夫子又云:知耻近乎勇。  相似文献   

9.
孟子有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这“几希”所在即人与兽的差别。人由灵魂与肉体两部分构成,其中肉体是人与动物共有的;也即是说人之为人,端赖于有一个动物所欠缺的灵魂,且这个灵魂应该是一个可以分美丑、别善恶的灵魂。但就目前的经济社会而言,人活在世上,往往背离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并非为追求灵魂的善,而是为了肉体欲望的满足。教育的职责所在,就是要人认识自我,主动意识到人之为人与动物的差别所在,培植人灵魂的善。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能力的培养,教育必须包含或指向人对自我的认识。而在一般意义上,经典代表了人类认识自我的最高成就。经典的阅读有助于我们形成优良的人性,拥有高贵的灵魂,有意识地追求善好的值得过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人这一辈子,若下决心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可以无钱,可以无权;可以无产,可以无业;可以无不朽功勋,可以无惊人壮举,但不可以无为人的责任,无为人的尊严,不可以无羞耻感.孟子曾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意思就是说:人与禽兽的差别实际上并不很多,其距离也许仅一步之遥.稍一疏忽,就可能从人界堕入兽界.人之所以为人,不外乎明礼、知耻、要脸面的缘故.民间有俗语说得十分精辟到位:人不要脸鬼也怕.……  相似文献   

11.
孟子以人与禽兽之别、同类意识为理论依据,阐发了他的性善说,与此同时.他也强调了加强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孟子的性善说所蕴含的思想对今天的道德对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经济学从人生的高度分析经济问题:视人生基本问题的和谐解决为研究的基本内涵;指出人类总体的人生境界提升决定主流经济学的变迁,"天地境界"的经济学才是真正的和谐经济学;以人生价值最大化与人生成本最少化作为研究的根本目的;以解决人生基本矛盾,即人的欲望无限与满足欲望手段稀缺的矛盾为研究的核心问题,将调节、引导欲望,发展人的能力作为解决此矛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林云峰 《成才之路》2023,(10):25-28
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性善论”,主张“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特殊本质,即“四心”,这使人有向“四德”发展的萌芽,其注重自我修身对人向善的作用。荀子则提出“性恶论”,主张“性”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本性,任其发展则会导致恶,强调用后天礼仪法度引导人们向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辩证地看待先秦儒家人性论,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利于高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因材施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选择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4.
王坤 《青年教师》2005,(7):10-10
教育是最大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的这种公益性特点要求它的从业人员——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善良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很难设想,心地不善良的教师会成为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每一位端教师饭碗的人都应成为“与人(学生)为善”的“君子”。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与对话。而作为"人",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人生在世"的问题了。因此,教育所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生的问题,是人应该如何在这个世上存在的问题。自古以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探讨人生问题的时候都有涉及人生境界的问题。虽然对人生  相似文献   

16.
孟子的君子观是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其理论有着四重面向,即君子的本性、君子的修为、君子的教育和君子的理想.孟子的君子观不仅为构建传统社会君子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新人也有很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孟子是儒家学派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人性理论的人,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主张人性都是善的,认为人的善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认为人性是道德的本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孟子的性善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已不可否认地成为了儒家的正统思想,而以此为基础的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大力提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思"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范畴。孟子提出了"心之官则思"的著名命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孟子的这一命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未对其深刻义蕴和价值作更多的阐释。王夫之在《读四书大全说》中对这一命题的含义进行了深入地诠释和阐发,并从五个方面对"思"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辨析。通过这些诠释和辨析,王夫之成功地论证了以下三点:一、"思"是属于人所特有的功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标志;二、通过"思"所得到的结果一定是道德仁义,而道德仁义也只有凭借"思"才能获得;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其实都是"思"发挥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孟子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但他吸收了老子有关“善”的思想,并发扬光大,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苟子认为孟子之所以认为人的本性为善,是因其没厘清先天本性与后天作为的关系,并由此提出性恶论。董仲舒认为,人的自然本性中含有“善质”,但是这些“善质”不一定都能发展为“善”,这可以看作是对孟荀人性论的一种调和与超越。  相似文献   

20.
学习这个概念来自孔子,教育这个概念来自孟子,学习和教育的根本是做人,做人的根本是乐。学习,教育,乐,是一气呵成的人的本性的实践,这个人性实践之乐是自然的,平静的,不是外力加上去的。孔子并不必然是道德圣人,而是在学中实践快乐的人,因为孔子摸到了天教人做人的意思。我们做人,是接着孔子、孟子往下做人,接着孔子、孟子摸天的意思,接着孔子、孟子实践人性的乐。人不能违天,天也不能违人,在教育普及的岁月,天为人存在,不是人为天存在。以人为本,应该是以人为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