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语文课今中有许多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名篇,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很难存短时间节真正休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而这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在此有所突破,学生就无法获得真实的体验。语文课追求的是一种真实的教学境界,因为至真所以至美。  相似文献   

2.
一百个教师教同一篇课文会有一百种课堂情景,这是语文课多姿多彩的一面。它是符合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是师生在不同教学背景下生成不同课程内容的必然反映,是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应有状态。但是,无论课堂怎样多姿多彩,语文课毕竟要成为语文课。有一些课曾经红极一时,后来饱受诟病,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一味追求新鲜的同时,忽视了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的决定性作用,把语文课上得不像语文课了。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师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们所说的字词教学不仅仅是识字教学,应该是在识字中、在阅读中体现着字词教学。字词教学体现的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的最大悲哀就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有些语文课总是喜欢"红杏出墙",为他人作"嫁裳"。这种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科学课,对语文课堂教学缺乏真情投入,对字词句篇缺乏深入揣摩,对语言之美缺乏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常常被肢解为一个个琐碎的问题。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教学中注重对具体知识的传授,缺少与文本的亲密接触,缺少师生之间有质量的对话。语文课常常上成地理课、政治课、德育课等,结果学生厌恶语文课,  相似文献   

6.
"文本"是从西方文艺美学中借过来的术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广义上则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口头的或书面的言语材料,狭义上是指一篇篇的课文。语文课的阅读教学,教材文本通常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如果教学过程只是"忠实"地传递文本的过程,课程便为走向孤立、封闭和萎缩,而教学也将变得死板、沉闷和窒息。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解读对话的过程。因此,"求活"是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怎样提高分析表达能力,而且怎样做教学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一直是语文教学界的朋友们苦苦探索的问题。对此,我提出如下建议,仅供语文教学界的同仁参考。一、一节语文课应确定一个主题,选好一个切入点一节语文课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总会有的。一节好的语文课正像一篇优美的文章,总有一个中心内容或一个中心的议题。不管是师生互动教学,不管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管是讨论合作学习,一节课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总应是明确的,集中的,我们不妨把它叫做一节语文课的主题。例如一位教师把《长亭送别》中…  相似文献   

8.
邢昱 《政治课教学》2014,(12):42-45
当今的中学文学作品教学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史学作品的教学跟非文学作品的教学没什么区别,教学文学作品没了文学味儿;二是文学作品的教学只是教一篇篇独立的课文,语文课没有语文味儿。  相似文献   

9.
张阳忠 《考试周刊》2013,(27):32-33
由于教师评价制度过于注重学生成绩,语文教师多采用"题海战术",一篇篇美文变成了支离破碎的段落。校园里充斥的不再是琅琅的读书声,而是"刷刷刷"的笔画声,朗读销声匿迹。学生在语文课中除了分析就是思考,得不到美的熏陶和享受,自然对语文课提不起兴趣;教师长期沉溺于出题、解题,自然也感受不到语文教学的乐趣和魅力。所以,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让学生爱上语文,是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教学效果好、气氛活跃的语文课.就像一篇文辞兼美、章法严谨的文学作品。除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教学艺术风格外.对一节语文课各教学环节的精心构思.不但要求把握重点.突出难点,而且要体现出语文自身的教学规律。作为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前导人.犹如一篇好文章的开头.只要设计巧妙,运用得当.就会起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氛围的教学效果。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激起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富有情感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  相似文献   

12.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语文课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教材作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这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导向。语文课上,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表达,教的应该是语文,而不是课文。那么,怎样用好一篇篇文质兼美、富有思想感情的文本例子呢?我在教学《沉香救母》这篇课文时,努力尝试把课文作为例子,结合低段语文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让学生在具体而实在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触摸语文、感悟语文,向“藕花深处”漫溯。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处理教学中的问题,使教和学融为一体,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一、教学设计要有创新。新课程必然带来“教案的革命”,教案应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特别是语文课,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都要根据课文和学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篇课文总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几个课时综合教学来达到的.因此,只有完成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才能完成总的目标.现提出语文课时目标分层教学法,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审美化是语文教学艺术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审美化的实施路径和实施手段应当从语文教师的观念入手,渗透进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各个部分,将语文教学的审美化充分、合理、丰富的呈献给学生,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语文课所具有的真挚情感,从而使学生喜欢语文课,对语文课充满兴趣。  相似文献   

16.
在循环往复的平时教学中,我们总是习惯“从一而终”的教学思路,即每单元从第一篇按照顺序教到最后一篇。每一课都认认真真教学生生字新词,概括主要内容,划分段落,概括段意,逐节讲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妙处,赏析艺术特色,归纳中心思想等。虽说这样“以本为本”做到了教学扎实,但在课堂学习中,仿佛语文课就是为了学完课本中那一篇又一篇的课文,导致课堂探究空间狭窄,气氛沉闷,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充分体现,甚至无形中助长了学生的惰性。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语文教学现状来看,那种将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割裂开来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削弱了语文在职业教育中的功用,客观上使学生产生了语文课是业余课的错误认识,进而导致语文课无用论;另一方面,将语文课排斥在专业学习的层面之外,违背了专业学习的规律,使专业学习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适当渗透专业知识,既可以充实课堂内容,提高语文教师的权威,又能为学生将来学习专业埋下伏笔,增强课堂情趣和学习气氛,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的“肥沃”土壤。知、情、意并重,是对职业院校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课题。下面…  相似文献   

18.
"活动""内容"与"支架"——兼评《《古今言殊》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的编辑,让我看了选修课《语言文字应用》的几篇教学设计,拜读后颇有感受,就此初步探究一下语文课尤其是选修课教学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的意义绝不是仅仅停留在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上,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思想、激情、灵感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情趣、情操,并最终积淀成为一个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来谈一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教了10年语文,做了七年语文研究员,东西南北听了数百节语文课,越来越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在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上,我们的语文课程是以一篇篇课文为载体的,很多的一线语文教师虽然明白课文只是个例子这一理论,但如何将这一理论物化为科学的教学行为,让学生从学课文最终学语文,越来越成为语文专家和教师们研究的焦点。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台湾的语文课,授课内容是四年级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这节课我认为很好的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下面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