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俊玲姓宋,是我两年前的一个学生。那时我还在四中任教,四中仅有六个教学班,初一、初二、初三各两个。我是初一(1)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课教师。初一(2)班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民办,自然,每次考试的成绩(1)班都远在(2)班之下。如此一来,(1)班不如(2)班在学校便成了人人皆知的事实。我在这种情况下接任(1)班的语文谋,心里不能不有一定压力。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加州大学数学教授项武义先生主持编写的《中学数学实验教材》(以下简称实验教材)是一部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好教材,它的难度较大,内容多,有利于培养数学尖子,适用于重点中学学生学习。对于普通中学是否适宜,我校于1988年秋开始对初一(1)班的新生大胆地进行了尝试。历时三年的实验已结束,现将教学实验情况报告于下。 一、基本情况 1988年秋我校招收的初一年级七个班是按升学成绩,表现及男女比例搭配而编成的平行班,实验班(初一(1)班)。开学初摸底考试的成绩如下表:  相似文献   

3.
杨溯 《中国教师》2013,(5):23-25
<正>我在初一下学期接手了3班,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班级纪律好转,但学习状态没有起色:静悄悄的课堂上有1/5的学生基本处于游离状态;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和放弃尝试的状态,对学习任务表现出等、逃、拖等行为特点。3班任课教师普遍比较无奈,3班的成绩与其他班级存在较大差距。怎么办?只有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信与快乐的大环境,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被激发出来,而这个  相似文献   

4.
我们教学初中《植物学》“光合作用”一节,采用“学生实验探索课”与“教师讲解演示课”的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试图探讨“学生实验探索课”的实际效果及其心理学根据。 1.教学对象:成都五中初一(二)、(三)两班学生。他们平均年龄12.6岁。两班入学平均成绩、本科平时成绩、课堂学习状况以及对生物课兴趣等都基本相同。(三)班为受试班(49人),(二)班为对照班(55人)。  相似文献   

5.
近年,我对初一数学教学,用布卢姆(B.S.Bloom)的“掌握学习法”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改革,受益非浅。由于生源基础差,实验班数学入学成绩与新浦区的平均成绩相比差距较大,名列最后。教改一年,再与区平均相比,班总平均分提高1692分,优分率提高3948个百分点,及格率提高2242个百分点,成绩有明显进步。(见附表)教改实验班平均成绩与连云港市新浦区平均成绩比较表(1994~1995学年)时间成绩项目班平均(分)区平均(分)差距(分)班优分率(%)区优分率(%)差距(%)班及格率(%)区及格率(%)差距(%)教改之前1994年9月777857-8055779-22985977-127第一学期…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以初一和初二学生为被试,从发展的视角考察其即刻学习判断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初一学生的逐项即刻学习判断显著高于回忆成绩;初二学生的逐项即刻学习判断准确性较好。(2)初一学生的总项即刻学习判断显著低于回忆成绩;初二学生的总项即刻学习判断与回忆成绩差异不显著。(3)两个年级的学生在不同类型的即刻学习判断中都出现了总项效应。  相似文献   

7.
我担任湖医附中初一42班和43班的语文教学,本来两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课堂表现都差不多,但有一段时间42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43班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一直在琢磨着。有次从一位同学的日记中,我找到了答案。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邓老师,有件事我们已经...  相似文献   

8.
一概要减负提质是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我在过去的教学中也想努力地达此目标,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不佳.为此我于1995年9月参加了西南师范大学陈重穆教授主持的初中数学提高课堂效益(简称 GX)教改实验,希能在减负提质方面有所突破.我校在招收的初98年级(初一)四个班中,用我任教的两个班(1班、3班)作为实验班,另两个班为对照班.初98级四个班基本是平行编班,其中四班在全区范围内招收了部分优生、新生中  相似文献   

9.
一个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同时兼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级的教学任务是常见的,并且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不同班的学生成绩就是不一样,有的班成绩好,有的班成绩差。我在教学中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上学期期末杭州市统考中,所教的两个平行班(十一班和十三班)成绩差距很大。为什么分班成绩几乎一样的两个班,我同样地教学,却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十一班如我期望的,成绩越来越好,而十三班却让我感到自己的教学是一种失败。当时我想“:我是不是需要改变或调整十三班的教学改革尝试,或者说在十三班的教学改革我是否需要放一放。…  相似文献   

10.
某日,被邀请至驻校三年级C班(由5个学生加1个老师组成的课堂)观课。一个班何以只有5个学生?原来,三年级有两个自然班,在前一学期考评中,学校认为这个年级学生数学学业状况不佳,"学习较逊"的学生比较多。于是,从升入三年级开始,两个自然班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时按学业成绩分成3个班,由3个老师分别教学。只有上数学课时才出现的三C班,由"成绩最逊"的10个学生组成。当日因其中5个学生跟随他们的自然班外出做牙齿保健检查,故此,只剩下5个学生上课。于是,5个学生的课堂,让人看到的是:35分钟里,各有2人、3人的两组学生,共计小组讨论4次,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欲就任务型教学途径之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进行实验研究,以观察教学方法的改变能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兴趣,并一定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实验设计1.实验对象笔者以某普通高中三年级的109名学生为被试,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教学实验。其中,控制班55人,实验班54人,实验前两个班的写作成绩无明显差异。两个班除教学方法不同外,其余条件完全相同。即相同的课时,相同的教材(均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课本(第三册))和相同的教师(均由笔者任教)。2.实验工具实验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写作测试、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我发现 ,现在教的初一 99级两个班学生的英语科成绩 ,比去年毕业的初 96级的学生在初一时的成绩总体上相差不大 ,但是不及格的人数要比初 96级多 ,也就是说从初一就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为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我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关原理 ,从学习目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等方面设计了一份“初一年级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调查的对象为本人所教初一两个班的学生 ,共 1 0 8人。  我对问卷中的十个问题仔细分析后 ,发现初一学生英语学习存在四个突出问题 :一是占 63 %的学生(68人 )在小学就学了英语 ,却不会拼读单词 ,这说…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代末,我曾在一所小学教高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我带的四(4)班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平均分高出(2)(3)两班10多分,与数学教研组长带的(1)班成绩相当.成绩出来后,(2)(3)两班的数学老师十分激动,要求校长把四年级4个班打乱,重新编班.重新编班的理由是:(2)(3)两班生源质量差、学生"笨",老师累死也枉然.其实重新编班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入学时4个班就是按成绩搭配编好的,不存在谁好谁坏.他们言之凿凿,主要是因为我是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没有教学经验,成绩不应该比他们好.我知道他们的心思,但为了证实自己的能力,我欣然同意重新编班,并要求分出一个"差生"班,由我来带.校长当即同意编一个"差班",把全年级成绩差、纪律差的学生挑出来组成新(4)班,其他3个班一并打乱按成绩搭配编好.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最近多次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教育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 ,教学中重学生的知识记忆 ,轻学生的动手实践 ,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 ,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受到很大束缚。生物学教学也存在同样的弊端 ,造成学生死记硬背 ,高分低能 ,缺乏创新能力 ,因此 ,生物学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我们在初一四个平行班中 ,安排初一 ( 1 )班 ,初一( 2 )班两个班为实验班 ,初一 ( 3)班、初一 ( 4)班两班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情境教学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从****实验中学中选取初一年级的第(12)班、第(14)班的同学作为本次研究对象,(12)班实验班采取情境教学方法 ,(14)班则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发现,(12)班学生在课堂情境教学环境下,期中成绩的平均分为72.5、及格率73%、优秀率25%;期末成绩平均分79.6、及格率89%、优秀率53%;(14)班学生期中成绩的平均分为68.9、及格率62%、优秀率20%;期末成绩平均分72、及格率71%、优秀率25%。实验班学习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12)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14)班。由此得出结论:通过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幅度提升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具有较强的教师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我任教初一(2)班的语文。"花讷",这个学生的名字很特别,不过,确合乎了那句"名如其人",花讷不仅成绩在班里倒数一二,做班级日常琐事也极为木讷。  相似文献   

17.
上学期末,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赛在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淀山湖书院举行,初一年级(5)班、(6)班各派出4名同学参加辩论,辩题是"分层教学之利与弊"。正方为初一(6)班代表队,他们的观点是"分层教学利大于弊";反方为初一(5)班代表队,他们的观点是"分层教学弊大于利"。选择此辩题,是因为初一年级刚开始进行分层教学,家长中出现了一些不理解的声音,也有部分学生在分层教学中信心受挫,感到迷茫。  相似文献   

18.
张德宝 《班主任》2013,(6):17-18
担任初三(2)班班主任第三个年头了,想起当初选班长的那段经历,至今让我感受颇深。1.指定班长,初战失利两年前,我接任了初一(2)班班主任。根据全班学生自愿报名、入学登记表信息和暑假家访对学生的了解,我  相似文献   

19.
初一(2)班班主任罗老师调走了,学校让我教这个班的语文,并担任班主任.罗老师临走前把班上的情况对我说了一下,印象深刻的是班上的小刘同学,因为这名学生成绩较差,但很诚实,从不说假话,学生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傻子刘".  相似文献   

20.
<正>苏教版教材修订后首次出现的"用画线段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这一教学内容,为准确了解学情,笔者编写了一道类似例题的和差问题,在任教的两个班分别做了课前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一)表(二)两个班级均为笔者任教班级,班级整体水平相当。通过调查、对比表(一)和表(二)中的统计数据,四(2)班学生解答正确率明显高于四(1)班,仅题目呈现方式的不同,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