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15,(6):78-81
前央视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穹顶之下》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迅速在各大网站传播开来,掀起了一阵舆论漩涡。社会各界虽然对柴静拍摄的这部纪录片褒贬不一,但其产生的巨大传播影响力不可否认地存在。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柴静《穹顶之下》纪录片掀起舆论热潮的成功因素在于纪录片的传播五要素环环相扣,配合紧密,并富有独特的传播特色。  相似文献   

2.
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纪录片摄制应该具有文学的观察、反映生活的视野,并注重艺术追求,重视与观众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完成纪录的使命.纪录片摄制与文学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必须挖掘自身的文学品质,从文学艺术中汲取营养,以提高自己的摄制水平.从《故宫》、《江南》两部纪录片的创作思路和广受欢迎的播出效果,可以看出文学的支撑力量对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扩大了传统媒介的文化传播途径,改变了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文章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以媒介融合的视角对其文化传播过程和传播要素进行了分析。该片的成功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和文化传播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为新时期中国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三集中国脱贫攻坚主题纪录片《家在青山绿水间——更好的日子》是东盟主流媒体首部关于中国“精准扶贫”政策的解析式纪录片,由广西广播电视台、老挝国家电视台、柬埔寨国家电视台和泰国国家电视台联合制作播出。作为中国脱贫攻坚主题纪录片成功出海的范例,《家在青山绿水间——更好的日子》在叙事策略上注重多元叙事,将脱贫先进事迹与人物作为线索贯穿全片,并通过中外叙述者的联合讲述,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生动实践及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类学纪录片凭借其纪实和以人为本的特点,在记录和传承民俗文化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羌族人类学纪录片不断记录和传承着羌族民俗文化,其选取典型的文化符号祛魅抽象神秘的羌族文化,通过突出人性价值的柔性传播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大众理解羌族文化提供可能性,利用精美的视听语言修饰羌族文化本体从而引起大众共鸣。羌族人类学纪录片借助人物和家庭等内容完成象征符的生产与表达,让大众在共通意义的空间内观照自身、理解羌族文化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大胆借鉴国外纪录片创作的思维和方法,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曾获中国纪协“年度节目创意”和“最佳纪录片”两项大奖的17集纪录片《一个人与一座城市》,在创意、叙事风格和摄影剪辑风格三方面具有区别于传统纪录片的个人彩色,表现了纪录片可能给人们带来的智性启示。  相似文献   

7.
传统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立足于时代需求,推动中华古籍的传播创新,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应有之义。网络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从日常生活视角,以“穿越”为传播隐喻,关注古代生活方式的跨时空再现复原、前人逸闻趣事的跨媒介叙事呈现。在叙事方面将保护、传承与创新的逻辑互嵌,具有书斋故事与考察记录相结合、趣缘传播与代际传承相结合的多重叙事特点。该纪录片尝试将古籍的大众化传播,落实于百姓生活日用、衣食住行,对探讨时代精神与历史人文的共生性以及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全网融合的背景下,探讨主流纪录片如何进一步适应新媒体的特点,运用互联网思维,以内容创作为核心,建立新媒体传播平台矩阵,结合应用场景,从而构建主流纪录片新媒体传播生态,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动主流纪录片发展。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的本源是人的历史和现实的存在,它以人的现实存在作为它第一性的东西。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众多的人物故事为载体,通过选择平民化的创作路线与叙述方式,来彰显其对人文价值的尊重。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从创作题材、创作过程、创作结果等方面分析了平民化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类型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并且承担着重要的信息传播作用。近期火热的医疗类电视节目纪录片《人间世》就以独特的视角在同类节目中大获全胜。它从侧面映射了我国紧张的医患关系,以及人间冷暖的大事小情。本文就以《人间世》作为分析对象,试图从它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主体四个方面对它走红的背后原因进行浅析,试图给我国同类电视节目纪录片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11.
《莆田学院学报》2019,(3):68-73
比较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园林》《手艺》与日本NHK的《Japanology》《工匠达人》等系列片,寻找制作者对内容和叙事的表达差别,进而分析制作者话语意识的区别。通过比较可知两者跨文化传播纪录片叙事结构的差异:一是对于纵向代际传承的叙事表达方式不同;二是传统文化与现实的日常链接感的表述差异。NHK纪录片对于传统文化充满信心的叙事方式,使得其自身文化对外传播时更具渗透性,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微纪录片数量增长迅速,制作水平也得了长足的发展。微纪录片虽然微小,但是优秀的微纪录片创作要求更高,文章以微纪录片《乡村教师》为例,从题材、叙事理念、叙事技巧、主题呈现和制作等角度对其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3.
网络、DV和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兴起和成熟,最终使得纪录片的生存突破重重障碍,DV纪录片迅速发展并有逐渐融入主流媒体的趋势。DV记录片除了具有纪录片真实性的本质属性外,其平民视点、个性化表达的特点也决定了DV纪录片自身的一些鲜明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文章以自创DV记录片《守望者——汉风》为例,探讨DV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红色经典”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掀起的一股传播热潮。让人们再次感受到经典的魅力,但同时也因为市场化运作的渗入,让一些人开始忧虑并否定这一传播行为。而在笔者看来,“红色经典”要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播,必然遵循顺应市场的前提实施大众化传播。本文将就这一观点着重阐述其必要性和一些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传播学即是“求通”的学问。“去塞求通”是近代先贤们的思想结晶。中国远古就有求谏纳谤的传统,然后来言行一致地追随效仿者却寥寥无几。五千年历史和文化既有民族引以为豪的伟大辉煌,又有需涤荡更新的深厚积淀。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去塞求通”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传播史上最深刻的“去塞求通”的革新运动。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类纪录片作为中华文化精髓的真实记录,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文化"走出去"的背景出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在对外文化交流的框架内,解读分析中国文化类纪录片英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作为NHK拍摄的系列纪录片《为什么贫穷》的最后一集,由中国纪录片导演陈为军拍摄的《出路》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出路》以读书致贫为基本主题,引发了观众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反思。同时该片叙事策略的运用也独具匠心,营造了真实、客观的影像特征,具体表现在:平民视角、内外视角结合的叙事视角;长镜头、同期声和无配乐声音设计的叙事语言;客观视点、第三人称视点和创作者视点相结合的叙事视点。  相似文献   

18.
“汉语国际推广”和“汉语国际传播”是近几年对外汉语教学界常常听到和看到的两个词语。顾名思义,“推广”即推而广之,“汉语国际推广”就是要在世界上扩大汉语的使用范围;“传播”即传扬播撒,“汉语国际传播”就是将汉语散布至世界各地。相比之下,“推广”具有更多的积极主动和刻意人为的含义。而“传播”虽也有人为的因素,但更主要是由客观趋势使然,因此拥有更多人随天意、顺其自然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魅力发现》是四川广电集团推出的一档纪录片栏目,以纪实的手法,将自然生存和社会现实艺术化。《魅力发现》以本土化为出发点,以华夏民族的审美图式为基因,通过通俗的故事化叙述,展现出特有的文化内涵。这种本土化的战略在电视传播日趋全球化的今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仪式化传播的核心是"共享信仰",这一文化传播理念克服了传统传递观的弊端,是红色文化传播需要引入的新型传播理念。促进红色文化的仪式化传播,需要把握红色文化仪式化传播的"场域"特征,加强红色文化的仪式化"编码",通过"事件传播"和"日常传播"相结合的形式促进红色文化广泛传播,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