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语文新课标也特别强调:"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担负着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而中国古代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又是民族文化之精粹.所以我们要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开发好古人留下的精神和语言宝库.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课程目标中关于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有两条:一条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另一条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相似文献   

3.
窦冰 《辽宁教育》2006,(7):58-58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目标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为此.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在重视认知目标的同时,更应致力于开发古人留下的精神和语言宝库,而不是详析古汉语词法和句法,因为,文言不是无情物,还文言以绿色,给学生以感情滋养,这是母语教育最根本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4.
一.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关于文言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把“形成文化底蕴”确定为学习古诗文的价值追求,并要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5.
崔学强 《考试周刊》2010,(38):35-36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在母语教育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9条指出,高中生应"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浓缩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景观,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透视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文言文是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载体;是现代人通往古代文化遗产宝库的“时空隧道”。《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因此,在现实的文言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怎样让学生读懂文言文,喜欢文言文,这是语文教师时常感到头疼的事。如果教师能为学生找到一条学习文言文的“捷径”,就能使其顺利通过文言文这一关,并能领略到古代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总目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由此我们可知,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板块。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教学方法模式化,使本应内容丰富、摇曳多姿的文言文教学课堂成为一潭沉闷得令人窒息的死水。高中文言文教学到底该教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应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整套语文新教材中,文言文篇目增幅较大,所选文言文都是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文言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习中同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吸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新课标规定的目标任务很明确,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发现,  相似文献   

11.
朱云峰 《成才之路》2012,(12):68-69
自新教改实行以来,在语文教学的领地里,相对于“现代文”和“写作”教学,文言文教学仍然是一派荒凉寂寞的景象。文言文教学已经形成刻板的模式——灌输式或串讲式。这样的教学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领悟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也违背了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多读文言文名篇,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文学素养和道德情操。因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可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但相比之下,文言文教学改革则要滞后得多。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文言文越来越受到编者、命题者、老师、学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七到九对年级文言文阅读学习提出的阶段目标是"诵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要求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5.
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但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并不乐观,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一种恐惧、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6.
正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整个初中阶段,文言文篇目占了大约四分之一。初中生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  相似文献   

17.
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但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并不乐观,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一种恐惧、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8.
孙碧霞 《考试周刊》2009,(21):26-26
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思想、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民族文化之根,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智慧结晶。北京的语文特级教师韩军曾大声疾呼“没有文言,我们将找不到回家的路”。的确,作为民族文化之“根”,文言文教学确实应该成为我们母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却又有点令人担忧。“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是当今中学生常发出的慨叹。对他们来讲,文言文的学习是相对枯燥乏味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一个比较显著的变化就是古典文学作品增多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还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许多有识之士也在文言文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依然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其表现概括起来就是“三多”与“三少”。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呢?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理应思考这个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从学习文言文中领略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