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婷  刘昊 《围棋天地》2005,(24):4-4
年年岁岁花相似,理光之花在北京寒冷的冬季又一次如约开放了。11月29日,弱京深圳大厦,相同的地点,熟悉的人物,上演着不同的情节,理光杯第6部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2.
转眼间理光杯已是第5届了。从2000年的只有8人参赛,不计算等级分的第一届,到2004年底开幕的有48人规模,从第一轮计算等级分的第5届,理光杯一路平静而坚实地走来。  相似文献   

3.
梦幻理光杯     
谢赫  自战 《围棋天地》2005,(8):53-56
王檄与我是多年的好友,但在棋盘前大家都是真刀真枪。去年王檄的成绩很突出,我与他的战绩是1胜4负。他的棋很厉害,不好对付。这次在理光杯决战与王檄遭遇,我早已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我棋狂野     
谢赫 《围棋天地》2006,(24):23-40
2006年12月2日,第7届理光杯围棋赛在北京寰岛博雅大酒店揭开帷幕,今年,主办方特地将冠军奖金提高到15万元人民币,并增设了理光杯新锐围棋赛,一年一度的理光杯随着与年俱增的名气,逐渐成为国内颇有影响力的赛事。  相似文献   

5.
王亮 《围棋天地》2007,(8):11-11
4月1日,福州,第7届理光杯决赛,常昊对胡耀宇。  相似文献   

6.
理光战犹酣     
布局至黑13时,成为黑棋快速,白棋坚实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理光模式     
不知不觉间,理光杯已伴随中国围棋走过了十年的光阴,蓦然回首,令人感叹。  相似文献   

8.
本届“理光杯”比赛用时规则成为了亮点。在规定时间里一定要下满多少手棋是沿袭国际象棋的用时规则,对于这样一个新规则一定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一些棋感好平时下棋快的棋手对此十分适应,而那些习惯于思考的棋手则在用时上显得很被动。以下两局棋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两位年轻棋手分别挑战两位中坚棋士,结果年轻棋手在新规则的比赛里显得游刃有余,最终双双获胜。  相似文献   

9.
最前线     
《围棋天地》2007,(8):24-24
两位中国棋界的潮头战士常昊、古力之战终究是“虎踞”还是“龙盘”?国家荣誉背后的个人命运谁主沉浮?人们已经等待了半年之久的大胜负悬念就要揭开底牌了。三天之后,殚精竭虑的326手半目激战以及123手的急遽终局,虎啸龙隐。——力拔山兮  相似文献   

10.
廖行文,1994年出生,2005年获世界青少年围棋锦标赛少年组冠军,2006年打上职业初段。年底在理光杯中接连淘汰王尧和刘星两位一流高手打进十六强。以上是我在写这篇棋评之前在网络上找到的一些简单资料。在中国12岁左右的小棋手里面,廖行文无疑可以算作一个代表了。回想20年前我12岁的时候和当时国内顶尖棋手的差距有三个子,和我同一拨进国少队的常昊状况也差不多。可见当时和现在已完全没有可比性了,这20年期间围棋真是飞速发展。不知道再过20年,那时的12岁少年又该具有怎样的实力呢?下面我们还是来关注一下廖少年的表现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年轻的对冲     
本届理光杯采用了新规则,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走到一定的步数,和象棋比赛用时很接近。这也算是一种新的尝试,但还是有很多棋手不太适应,第一天的比赛就有四五盘棋超时负,这在以前的比赛中是很少见的。  相似文献   

12.
怪腕之争     
王磊在棋坛素有“怪腕”之称,然而这个绰号却并非他一人独享:谢赫自小就有“谢怪”的称号,此次理光杯可谓是“两怪”相争。我看过两遍棋谱之后,发现有很多不解之处,难道真是他二人棋风怪异所致吗?带着诸多的疑问我请教了当事人王磊。  相似文献   

13.
别了,15个月无冠尴尬。3月14日,第4届理光杯围棋赛决赛在北京昆仑饭店结束,常昊九段执黑221手中盘胜刘星六段,获得冠军。这是他阔别15个月,再一次尝到夺冠的滋味。  相似文献   

14.
脱颖而出     
《围棋天地》2014,(5):16-16
2月21日.第8届理光杯新秀赛决赛在中国棋院进行.黄云嵩三段击败马逸超二段.首度登顶。两天前的19日,第14届理光杯半决赛业已结束.连笑七段与邬光亚六段分别晋级,决赛预计将于4月举行。  相似文献   

15.
妖刀归来     
由于理光杯采用的是类似于包干制的用时方式,因此棋手们大多都不太适应。马晓春九段上一轮对彭荃的时候,就出现了“超时”的情况,虽然最后妥善地解决了问题,但也让马九段虚惊了一场。本轮他再也不敢大意,整盘棋很好地控制了时间。  相似文献   

16.
本刊专访     
《围棋天地》2005,(8):13-13
记者:首先要恭喜你捧得理光杯,夺冠之际,你最想说些什么? 谢赫:此时我最想感谢的是原北海舰队司令员苏军,他老人家已于去年6月16日去世,今天(4月5日)正值清明节,我的夺冠也算是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我幼时学棋,当时青岛的围棋环境并不是很好,就在我学棋一年后,苏司令邀请国手华伟荣七段到青岛讲棋,当时华老师认为我在围棋上很有天份,这使得爸爸有了让我走职业道路的念头。可以说这个契机是我人生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7.
第4届理光杯是常昊九段的一次破冰之旅。首战在30多名参赛选手中碰到强敌王煜辉.后接连遭遇的谢赫、古力、胡耀宇无不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当三位小将“纵虎入昆仑”时,人们预感常昊五连胜的步伐已经不可阻挡了。3月14日,常昊击败最后一个对手刘星后,终于在漫长的守望和艰苦的等待后时隔15个月重温夺冠喜悦。使人产生另一种感动的是,决赛后数天,常昊九段是忍受着牙科手术后剧烈的疼痛为本刊讲评了这局棋。由衷地希望本局是常昊恢复当年神勇的开始。毕竟,猛虎是不能永远被困的,总有一天要重返属于自己的山林。  相似文献   

18.
趣味混双     
刘昊 《围棋天地》2005,(24):6-6
12月1日,首届理光杯职业围棋混双赛在北京深圳大厦欢乐登场。从本届比赛开始,中日两国混双赛的冠军组合每年将会进行正式的对抗赛,逐渐形成传统,条件成熟的,韩国方面也会加入进来。  相似文献   

19.
惜别理光杯     
常昊 《围棋天地》2005,(7):52-52
本局马九段在发挥不错的情况下断送好局,非常可惜。  相似文献   

20.
理光的证明     
4月19日,苏州,第8届理光杯决赛,古力九段对邱峻八段。这是一场意志的对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