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生     
辛慧 《语文新圃》2010,(2):21-22
南宋词人姜夔有论创作的“四高妙”说:“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如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如高妙。”合乎此者.乃天下至文。话语可以简易直白,文字尽可含蓄婉曲。  相似文献   

2.
共生效应     
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共生现象,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面对荒原中独自抗争狂风骤雨的孤树残草,除了叹服其不屈的生命力外,更多的是忧虑其生存的前景。而走进一片繁茂的森林,既有根深叶壮的参天大树群落,也有娇嫩可  相似文献   

3.
共生教育     
现在,各国都在以经济现代化为目标,尽可能发展和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合理的思想观念,实现产业化,使国家富强,从而形成全球一体化的大交易圈。共生教育、就是讲授人们如何在这个大交易圈中生存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柔软共生     
骆马是生长在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一种动物.它们有着长长的颈子、小小的头和细细的腿,却有着强大的肺,这使它们能生活在5000米的高山上.  相似文献   

5.
共生奇观     
进化是一件很奇异的事,但不同的物种进化得以和平共处。它们会互相保护、相互喂食、甚至互相清洁对方的身体。它们共生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鲨鱼与鱼类为伍,鱼类与虾共生,虾则和海参相伴,还有更多更多的共生现象,如拳击蟹能以有毒的海葵为武器,小  相似文献   

6.
走向共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文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物境:水泥成了新的石头,塑料成了新的木头,路灯成了新的月亮,计算机成了新的人脑……它在不断地解脱着人在自然界的种种劳役的同时,也一块块瓦解和消蚀自然,征服自然,表现出明显的“反自然”倾向;在学校教育中则集中表现为“反童性”,违反儿童的天性。它将技术时代紧张、生硬的现代生活节奏,强加给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造成了儿童生活时空的过分拥挤,使他们失去了欢乐的童年。教育的过程被看作是按照成人世界整齐划一的标准加工儿童产品的过程。我们已经习惯于用成人…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新形势下新疆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吐鲁番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入手,分析该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基于共生理论构建吐鲁番地区职业教育共生系统,为提高该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提出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与篮球共生     
记得我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打球时一个人戏弄一群人的快感,就如同上课偷吃包子,却没被老师看见一样爽!不过现在要说的,不是包子——是篮球。我与篮球真正意义上的结缘是在小学六年级暑假,那时SLAMDunk正热播,心中的激情升华为脚的动力,把我带  相似文献   

9.
与情绪共生     
<正>易怒有什么后果?第一,把事情搞砸;第二,伤害自己。把事情搞砸几乎是必然的。人一旦发怒就失去理智,且不计后果。我自己算是一个冲动型的人,因此易怒。大学时与同宿舍同学一言不合就动粗,从此见面不相识;工作后与一位高中同学在聚会时又因一件小事起争执,好几年互不理睬,等到我终于释怀了,主动示好,对方竟比我还执着,始终不接橄榄枝。有一句话是:我们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怒气也一样,只要一起来,就忘记为什么出发,只顾发泄情绪,冷静下来才意识到与目标背道而驰,悔之晚矣。  相似文献   

10.
环境共生住宅从新宿沿中央公路西行20分钟就来到小金井市。这是泉水和林木到处可见,保留着武藏野风貌的一座城镇。乘市内环行公共汽车数分钟,离山樱林荫道不远,有一处新建的“光明武藏小金井地球村”。名称的意思是环境共生型住宅群。7月份刚刚开始迁入,总户数为4...  相似文献   

11.
王旭雁 《生物学教学》1997,(10):F003-F003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长期或暂时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活的一种种间关系。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叫做寄生物;被侵害的生物叫做寄主,也叫宿主。根据寄生的场所可把寄生物分为两类:一是寄生在寄主体内的,称为体内寄生物。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病毒等。二是寄生在寄主体表的,称为体表寄生物。如虱、蚤、疥螨等。根据寄生的久暂,可分为永久寄生和暂时寄生两种。根据寄生对象可分为三类:一是专性寄生,是指寄生物必需在活的寄主体内才能生活,一旦脱离寄主就不能生存;二是兼性寄生,腐生为主,兼营…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理性的,而儿童是感性的,这就注定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成人不一样。在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我们离不开操作,也少不了说理,在融合中走向共生才是最重要的。一、操作中起步在这节课中,没有操作的参与,儿童的数学学习就没有了根基。  相似文献   

13.
奇妙的共生     
在动物王国里,不同种类的动物也可以和平地生活在一起,它们之间不仅仅是空间概念上的近邻,更是生活中的“亲密朋友”。  相似文献   

14.
共生教育析     
共生教育是一个较为宏大的概念,不同的视角下有不同的内涵。文章首先对共生概念进行梳理,得出共生意味着在允许异质、差异、竞争的基础上,走向相互间共同化的利益追求;然后结合已有共生教育的研究,提出共生教育的简要概念,即共生教育就是在某种共生性的框架之下培养具有共生性人才的教育.作者据此生发出共生教育及其研究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与书共生     
刘心武 《当代学生》2014,(20):26-27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曾提倡读书三上法——马上、枕上、厕上,以此来劝告人们要善于利用一切零星时间,做到随时读书,随处读书。看来大作家刘心武也是三上的追随者。对课业负担沉重的中学生来说,这应该也是比较可行的课外阅读方式——临睡前,如厕时,乘车时,当是新时代的三上(当然,要以身体和视力健康为前提)。作家苏童也曾写道:最好是在灯下读,最好每天入睡前读一篇,玩味三五分钟,或者被感动,或者会心一笑,或者怅怅然的,  相似文献   

16.
与狼共生     
在一个很远的地方,有一年冬天,天气非常寒冷。人们去向国王诉苦,说有一群凶残的野狼袭击了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国王马上召集卫队中最优秀的武士,命令他们去消灭这群凶残的野狼。国王说:“等明年春天你们回来的时候,我将邀请你们中功劳最大的那个人和我共进晚餐。”  相似文献   

17.
李焱 《四川教育》2020,(5):73-76,78
课堂是师生一段愉快的旅行,是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同频共振、联动共生而弹奏出的一曲交响乐。以问题导入和学生自学为主的“学本课堂”,与我一直倡导的“语文教育是启发,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二十多年来,本着“以人为本、以学为基”的初心,我踏上了“导学自如,和美共生”的教育之旅。在课堂场域中,“导”与“学”构筑起了一个立体交叉的课堂教学生态。这里的“导”不只有“引导”“指导”“辅导”之意,还有“督导”之味。“导”是教师角色使然,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性,更是超越了“教师知识讲授”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邓晓燕 《教师》2008,(1):51-53
片断一:《桂花雨》课堂教学 师:同学们,摇桂花到底有多乐呢,我们不妨来体会体会,请大家伸出双手来用力摇一摇。 学生伸出了双手,却不知该往哪儿放,在老师的指点下,他们把双手放至胸前,做出摇状。老师又提醒他们可以更加用力一些,于是学生很用力地进行了一番无实物小品演出。至于用了多少力,力该往哪儿使,也就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19.
<正>一、教育背景近年来,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等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的重视。2020年世界更是不太平:澳大利亚大火燃烧四个月之久,非洲蝗灾造成多国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球。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据此,我在所带的初二班级开设了一次以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班会课。  相似文献   

20.
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似乎懂得和平共处,它们常常和别的动物结成伙伴,互相依存,互相利用,共同得到某种好处,生物学家称之为共生现象。大家熟悉的寄居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