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前盲幼儿的过渡期教育是指对即将进入小学的视力残疾幼儿所实施的幼小衔接的教育教学及教养工作.对盲幼儿来说,视觉缺陷会影响其身心的发展,但教育可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发展.帮助他们从学前教育阶段平稳过渡到小学阶段,这对盲幼儿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从长期目标来看,学前过渡期教育要为盲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从近期目标来看.  相似文献   

2.
王影 《黑河教育》2010,(11):57-57
唱歌是一门集音乐、语言和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和其他艺术一样,是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之一,是一种语言的特殊表达方式。小学教育阶段是孩子们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在音乐方面的可塑性很大。经研究证明,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在幼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小学阶段是发展他们音乐才能的最好时期。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育是儿童从家庭走向正规的学校教育的一个过渡性教育阶段。幼儿园教育质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极大,也直接影响到幼儿在将来能否顺利适应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极大不利。本文就当前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小学化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纳,并针对特定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湘梅 《天中学刊》2000,15(3):116-117
消除应试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影响,运用适合幼儿身心发展两头和规律的教育、目标模式组织幼儿保教活动,为小学、中学等各教育阶段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有能力,有自信,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幼小衔接教育需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符合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尽管幼小衔接不是个新鲜的话题,但幼儿园和小学缺乏合作意识,幼小衔接应是幼儿园、  相似文献   

6.
学前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他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如学习安排和生活制度等方面.尤其是在教育目标、任务、形式和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幼儿同的教育是以游戏为主的形式.而小学是正规的授课形式.有严格的学习与作息制度。因此.当大班幼儿进入小学后。他们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受到从未经历过的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所以在幼儿入学之前应做好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幼儿做好幼儿同与小学这两个学习阶段的衔接。[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入学准备”是指对幼儿在进入学校时应当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期望或能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要求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状态。大量研究表明,学生教育成绩的差距早在儿童入学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阶段,因此,在幼儿园阶段为小学以及后期学习做好各方面准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幼儿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受到社会舆论与目前教育机制的影响,很多幼儿园的办学出现"小学化"的趋势。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需求,在孩子幼儿阶段教授小学课程,违背了孩子的知识接受能力,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应当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防止与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黄艳 《贵州教育》2021,(2):18-20
在幼儿园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它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全,更会影响幼儿升入小学阶段后的学习生活.在当代社会,竞争激烈,部分幼儿家长和教师未能在幼儿的教育和体能发展中找到最佳的平衡,往往是过分强调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幼儿体能的发展,未能使幼儿在迎接学习之前做好充分的体能准备,导致幼儿体能素质较低,无法适应小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随着教育功利思维的蔓延,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日益明显。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无疑是揠苗助长,这种有违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模式,只会阻碍幼儿的发展。主要研究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危害及对策,以完善幼儿园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对幼儿教育研究方面的报告表明,对幼儿教育实行"小学化"能够给幼儿教育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这个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阻碍了他们的思维活跃性和思想创造能力发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关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以及为他们建立一个良好价值观的雏形,为将来的小学教育进行过渡教育。  相似文献   

12.
《异步教学研究》2006,(4):30-3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制定本规程。第二条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属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第三条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便利条件。第四条幼儿园适龄幼儿为3周岁至入小学前。幼儿园一般为三年制,亦可设一年制或两年制的幼儿园。第五条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的和谐性、全面性。而小学教育是儿童真正接受教育的开始,根据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只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适当的教育方法,才能使他们身心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与提高,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59):167-168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即教育者将小学所学课程和教学方式渗透进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过,幼儿园教学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且带有启蒙的,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主要以游戏为主,保教并重,使幼儿在快乐的幼儿时光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生活经验。因此,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这种错误的倾向和趋势需要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5.
幼儿期,幼儿的身心正处于迅速的发展阶段,他们心理健康的特征是与其身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表现为整个心理特征的相对稳定、相互协调,并与客观环境相统一.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实施正确的教育,从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为其以后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孟星星 《考试周刊》2014,(11):178-178
<正>1.遵循幼儿教育规律,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奠基阶段。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把人的一生比做一座大楼,幼儿教育就是大楼的地基。地基虽然在地下看不见,但它的质量却直接影响整座大楼的质量。因此,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证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拔苗助长的行为,危害很大。一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的身心、动作还处于初步发展时期,无力承担小学内容的学习。3~4岁的幼儿因小肌肉群还未充分发展,两手的精细化动作仍较迟钝,连使用筷子吃饭都比较困难,握笔也只能"一把抓",这个阶段要求他们学写字,将影响他们的正常生  相似文献   

17.
杨艳丽 《新疆教育》2012,(19):80-80
儿童进入小学阶段,身心发展的条件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是自身生理发展的变化,如儿童身体外形的不断变化。此时儿童的各种生理机能和神经系统也得到了比较完善的发展,这都为他们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儿童升入小学,开始接受正规的课堂教育,他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学前期以游戏活动为主的生活不同,在小学阶段,教师将对他们提出更为规范性的要求,同时,他们需要面临一定的学业压力,处理与其他同伴的关系,获得肯定感与归属感,这都对小学阶段的儿童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处理不当,很可能引起他们内心的冲突,形成一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提出教育改革已经很多年了,教育改革就是为了实现我国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其中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学生的身心都处在迅速发展状态,所以在小学阶段做好品德教育工作,为他们的人生打好良好的品德修养基础,对于其后续的人生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学阶段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出了几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9.
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之一,幼儿的心理健康会影响到幼儿成长阶段的整体发展,幼儿园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重视,这样才能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幼儿园和家长要采取家园合作机制,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情况,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提出教育改革已经很多年了,教育改革就是为了实现我国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其中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学生的身心都处在迅速发展状态,所以在小学阶段做好品德教育工作,为他们的人生打好良好的品德修养基础,对于其后续的人生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学阶段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出了几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