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运动场中两性关系入手,就媒体报道的质与量方面对男女运动员性别失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性别失衡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与男性运动员相比,媒体对女性运动员的报道存在质与量上的失衡;根深蒂固的父权意识、消费时代的经济利益驱动、把关人男女平权意识的缺失和女性运动员自我意识的扭曲是造成失衡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未来争取两性平权报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男女两性后天心理差异最关键的因素,是社会经验及人们在交往中的相互作用。由于社会的偏见,使女运动员无论在心理素质方面还是在体力方面均不如男运动员。男女运动员对运动竞赛的心理反映是有显著差异的。因此,针对女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实施特殊的心理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训练中应着重实施: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攻击性能力与激发情感;提高参加运动的动机水平等具体的心理训练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科学》2019,(1):75-82
媒体应答话语是运动员媒体素养的重要外在表现。媒体应答时,得当的语言运用对运动员的媒体形象及与媒体关系的建构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为理论基础,在语料调查的基础上,考察运动员在媒体应答时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守情况。重点研究运动员在媒体应答时出现的违反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语用现象,揭示其背后的语用动机及其所产生的语用效应,为构建媒体与运动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提供语言运用的实用建议,进而为提升运动员社会影响力与商业价值以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女性身体是两性平等话语的核心,传媒中的女运动员身体表达是性别、身体与权力相互胶着的话语体系建构过程。从传统媒体环境到社交媒体语境,女运动员的身体表达经历了由被动报道到主动呈现的转变。采用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法,论述西方传媒中女运动员的身体表达,架构媒介身体表达的逻辑模型。分析表明:女运动员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主动身体表达,在一个可以进行自我协商的文化和空间关系语境中获得了身体可见,并呈现出多元而矛盾的叙事特点,包括交叉女性气质、多性别呈现、商品化身体和多元化性别模式;后女性主义、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以及社交媒体语境是影响女运动员自我呈现的因素;新旧媒体都没有真正改变固有的性别模式,传统父权制是影响女运动员媒介身体表达的根源性因素;中西方女运动员的媒体形象在表达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了解西方女运动员的媒体形象能为中国女运动员媒介形象建构的实践与研究提供经验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男女之间存在着遗传、生理和行为上的差别,这种差别在有良好训练的男子与女子运动员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无论是训练有素的男女运动员还是无训练的成年男女之间在生理方面的差异,许多著者认为是由于社会及文化的影响,从而导致了体力活动水平的不同,也有认为是由不同的瘦体重和体脂  相似文献   

6.
通过社会学、女性学的社会性别视角,对我国目前的体育人口结构进行分析和审度.研究认为,在男女两性儿童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进程中,由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中不同性别角色的生产和再生产造成了两性性别角色差异,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两性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形成了当前我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习语是经过人民长期实践和认识凝练而成的思想结晶,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智慧,是语言中的精华,它简明,通俗,隽永,生动,习语的适当使用使语言形象生动,丰富其表达能力。习语反映着一个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英语习语则与英美民族的特定历史、神话传说、寓言、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价值观等密切相关。本文拟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英语习语作出探讨,旨在更加深刻地了解英语习语中的文化内涵,并更加了解英语习语在西方文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文化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到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技战术发挥.通过意识形态层面包括个性差异、思维方式、自信水平方面,以及认知层面包括个人知识水平差异、逻辑思维培养、两性认识几个方面,分析文化作用对中西方冰壶运动员在场上技战术使用差异的影响.力图找出中西方冰壶运动员技战术使用差异的深层次原因,为今后中国冰壶运动员培养及选拔提供借鉴,为冰壶教练员临场执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礼貌是各种文化所共有的社会现象,它制约着人们的言行、协调着人们的社会交际活动。中国和英语国家由于其文化背景,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导致人们所遵循的礼貌原则也相差甚远,本文从探讨中英文化中人们遵循不同的礼貌原则入手,详细分析了两种文化中的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从母系氏族的男女伙伴关系,到男权本位的礼教形成,两性关系的演变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几千年的男女性别刻板印象也直接影响到男女社会活动参与.文章试从古代两性观视角,剖析存在于武术运动中的“阴阳”两性哲学观与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男女性别角色定位;阐述武术运动中的“男尊女卑”现象与中原胡化后的两性观所形成的女子尚武风气;论述在传统封建纲常礼教束缚下,女子习武所表现出的女性阳刚之气与其对传统礼教的挑战与突破  相似文献   

11.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了体育运动与服装之间的关系,指出高科技的运动服装提高了体育运动的运动成绩,促进了体育运动向"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而性感、时尚的运动装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提高了收视率,促进了运动项目的发展。同时,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普及促进了运动服装的社会化。由此总结出科技与时尚是当今运动服装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文章预测了体育运动专业服装和大众服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试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源于西方的体闲体育崇尚追求活动的娱乐性、冒险性、刺激性,在健身中娱心。在中国人看来,休闲是心灵的驿站,休闲体育的真谛就在于“静”。本文采用逻辑方法论,对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的概念和定义进行分析、比较, 辨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论体育与体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中国体育文化建设角度出发,阐述体育与体育文化的概念及其关系。分析学术界使用的体育文化概念与体育实践中体育文化概念的差别,并重点论述当前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内涵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的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法、逻辑推理、综合分析法,通过对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内涵原理及相互关系等进行的阐释,讨论了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中重视体育科学轻视体育人文的“重物轻人”、“重体轻育”的现象,以及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贯彻“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融合”的思想,培养人们的人文观念,促进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的协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竞技体育的本源、竞技过程、竞技结果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竞技体育出现的异化现象;同时通过竞技体育的异化来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德育价值和人文价值,并以人本位思想来指导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动心理与学生运动损伤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心理学、生理学、训练学等视角研究足球运动特点;揭示足球专选班学生运动损伤机制;探讨心理干预在足球专选班学生训练、比赛和恢复等阶段中的渗透与应用;提出基于心理学条件下的足球专选班学生运动损伤防护体系的构想,旨在给教练员、学生、心理咨询师和医务人员等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揭示了人工运动环境因素中色彩、照明、噪音和音乐,大气污染对人体运动工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开发改善人工运动环境将会有效地提高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效应。旨在供训练竞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体育领域休闲研究的迅速发展,一些相关基础理论问题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休闲体育和体育休闲概念的关系问题便是其中之一.认为:体育休闲和休闲体育存在异同,休闲体育的学科名称应在明晰内涵的前提下予以规范.提出在休闲体育的未来发展中应注重:规范和统一"休闲体育"的学科名称;进一步明确休闲体育的学科涵义;注重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中国特色等.  相似文献   

19.
试论体育需求和体育供给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体育消费牵涉到两个因素-体育供给和体育需求,任何单一因素力量的强大都不足以提高体育消费水平,我国整体经济水平还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供给与体育需求;现阶段我国体育消费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应采取积极稳妥的态度,处理媸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之间的体育消费均衡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投资和收益的相互促进关系;体育消费是一种特殊的消费,体育商务活动过程中起主导的是竞技体育和观赏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是时代的使然,两者的整合不是两个体的机械相加,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不是形式上的合并,而是两者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融。本文借助于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论知识,从当今课程与教学的整合的大趋势出发,提出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为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