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将“人本化”理念注入新闻事业,对新闻媒介组织、新闻事业、政府以及受众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文学史上,优秀作家的创作,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独特风格。“文如其人”“风格就是人”,这些话是并不夸大的。但在新闻史上,能使自己的新闻报道具有某种个性特色的记者,还并不多见;至于在风格上形成某种流派(例如我国文坛的“荷花淀派”与“山药旦派”),那就更少了。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已有一些同志有意识地在新闻通讯领域中“创一体,备一格”。例如穆青同志的人物通讯、阎吾的“情景新闻”、柏生的专访、刘宾雁的政论式通讯等等。风格的个性化与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新闻作品的幽默艺术湘潭电视台熊劲松美国著名作家和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认为:毛泽东雄才大略,是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而且具有十分动人的幽默感。确实,毛泽东同志深沉含蓄、幽默风趣的谈话或演讲,皆令中外人士折服。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新闻作品,也使你时刻倘...  相似文献   

4.
范长江通讯中的政论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讯必须用事实说话,通讯又不排除议论,精当的议论,反而可使通讯增色。法国的法拉格曾说过这佯的话:“发议论——是人的特点和他的精神上的快乐,不发议论的作家——只是个手艺匠。”好的记者,必定善于通过所叙述的事实,表情达意,巧发议论,以增强整篇通讯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5.
一新闻作品中的感情色彩,是吸引读者的磁石,促使阅读的功力。一篇感情充沛、思想积极向上的文章,不但能影响读者的情绪,而且能鼓舞读者的行动。苏东坡说过,一篇好文章能使人“为数日喜,寝食有味”。这味从何来?从情中来!有情有味才能被人接受,只有接受了才能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6.
张永强 《新闻窗》2012,(2):108-109
新闻作品能不能具有文学性?用文学的手法来写新闻会不会影响新闻作品的真实性?较长一段时间,一提到文学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似乎就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以为文学把引入新闻领域,新闻就难以真实。其实,这是人们的一种偏见。通过大量的新闻实践观察,笔者认为,具有文学色彩的新闻作品,更能生动感人,并且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政治议论色彩,从形式上来看,在通讯中也有种种表现:1.起笔先议,可谓“开宗明义”。如金凤采写的《在中国农村30年——记美国朋友阳早和寒春》(1979年3月19日《人民日报》)就是这样开笔即议的:我们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不少青年朋友可能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这里介绍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在其浩瀚著作中,有不少是以新闻报道形式发表的新闻作品,这些作品巧妙地运用概括手法,使作品虚实结合,高屋建瓴,引古论今,引人入胜,充分体现了新闻的概括艺术,成为我们新闻报道中难得的传世佳作。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生前曾赞扬过一些新闻作品。这些新闻作品,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等。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新闻思想,应注意到这一方面。那么毛泽东究竟赞扬过哪些新闻作品呢?要准确地说出全部篇目,是困难的,但部分地说出,则有可能。新华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编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我根据这些线索,查原稿,弄清写作背景,进行必要的追踪,觉得颇有收获,乃写成此文。  相似文献   

10.
胡乔木(1912—1992)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公认的中共党史专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论家.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只熟悉胡乔木在其他方面的贡献,而他作为政论家的一面却并不为世人所知晓.事实上,胡乔木先后为延安解放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撰写了一百多篇政论,这是他一生中在文字工作方面所作贡献中不可或缺,也是最具个人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他为党的言论机关写过为数众多的评论,其中有些堪称典范作品”.(胡绳语)“他所写的许多社论和时评,一直是我们学习的范文.他对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建树,更是对党的新闻工作的巨大贡献.”(穆青语)本文旨在通过对胡乔木的政论作品进行初步的梳理和分析,表达对革命前辈历史功绩的缅怀敬仰之情,同时也希望借此唤起对胡乔木政论及其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浓厚的理论色彩1,从理论的高度着眼我们说一篇政论有高度,常常指的是文章能把一些看似普通的问题或现象提升到理论和原则的高度.这里所说的理论,通常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也包括其他方面的理论),也就是说,作者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政论就比较富有理论色彩.胡乔木的《是不是立场问题?》一文把人们对同样一件持有不同看法的最重要原因归结为立场不同,并且认为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也并不排除立场问题,因为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这两个阶级的思想影响都还将在长期内存在”.胡乔木从立场的高度来看待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并得出如此精辟的结论,使政论富于理论色彩.  相似文献   

12.
1943年,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蒋介石、胡宗南乘共产国际解散之机,大肆叫嚷“解散共产党”、“取消陕甘宁边区”,并疯狂地准备发动军事进犯。在这紧急关头,中共中央于7月8日决定发动宣传反击,指示速将“七七”宣言等分发各报馆和各界人士,以“造成压倒反动气焰之热潮”。可是重庆国民党新闻检查所却将它扣留,不准新华日报刊登。11日,毛泽东抓住这件事为新华社写作了消息:《中共“七七”宣言在重庆被  相似文献   

13.
真实、准确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依据这个原则,新闻写作中的每个词似乎也应当是准确的,然而,实际状况并非如此。自从模糊逻辑被提出以后,逻辑学变成研究三项式逻辑或多项式逻辑的学科,因此某物除属或不属于某个范畴,还多出了一种可能性:既属于甲范畴,又属于乙范畴,即处于两个范畴的跨界领域。于是,语言学不再是范畴理论,而相应地成为一种边界理论①。因而,作为语言的表述材料——概念,也具有这种处于两个范畴的跨界性质。既有表达  相似文献   

14.
15.
16.
节奏美──毛泽东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节奏,是事物有规律的运动、组合方式,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是审美形式的法则之一。郭沫若指出:“宇宙内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死的,就因为都有一种节奏(可以说就是生命)在里面流贯着。做艺术家的人就要在一切死的东西里看出生命来,一切平板的东西里看出节奏来。”(《文艺论集》)毛泽东新闻作品的布局结构,在速度、变化、动静、对比、秩序、层次、因果等关系上都处于高度和谐状态,具有鲜明的节奏美,是他的新闻作品审美特色的因素之一。其节奏美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奔放飞湍的节奏美。急…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生撰写了大量的新闻。毛泽东写的一些新闻,突出的特点:带有评述性,有理论色彩。毛泽东报道新闻事实,从不就事论事,不搞自然主义,既报道现状,又科学地预见到了趋势,显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深谋远虑的洞察能力。我们从中能够听到时代的最强音,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能给我们今天的新闻实践以深刻的启迪。播论要少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18.
新闻的色彩     
新闻应讲究色彩。富有色彩的新闻,引人爱读。那么,新闻具有哪些色彩呢? 新闻要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充分反映时代精神。新闻要有理论色彩。具有理论色彩的常见于评论性、述评性的新闻和夹叙夹议的通讯。他们不是纯客观的叙事,而是观点鲜明、有事实、有分析,显得深刻有力。新闻要具有文学色彩。有人提倡新闻散文化,就是说,要写得轻松、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历史上,毛泽东不但是名标青史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代文章宗师。他那气势磅礴而独具魅力的"毛体",他那几乎"定于一尊"的文章风格,影响了并且将继续影响着当代中国文章的发展。本文仅就文章中文体这一极小角度,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生前曾赞扬过一些新闻作品。这些新闻作品,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等。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新闻思想,应注意到这一方面。那么毛泽东究竟赞扬过哪些新闻作品呢?要准确地说出全部篇目,是困难的,但部分地说出,则有可能。新华社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编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