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随着价值哲学的迅速崛起,人生价值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之一.社会实践也在这方面提出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力图从人生价值与需要,人生价值的层次性和人生价值层次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此外,还阐述了追求高层次人生价值是21世纪的客观要求这一论题.  相似文献   

2.
人生价值是指人在生命历程中.其言行对他人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功用。人生价值取向是指在各种不同的人生价值中选择其一作为自己人生指南的行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最为崇高的人生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学生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是高等学校党员教育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教育学生党员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取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宏伟目标的现实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3.
人生价值问题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要的是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人生价值问题,许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书籍和文章都作过论述。其中最常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是: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种观点是:人生价值是个人一生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的内容,也曾对人们的人生价值观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两种观点对人生价值的解释不够全面、不够确切,往往给人们造成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4.
价值取向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一旦形成之后又不容易在人们的思想上消失,所以,当前传统与现实的人生价值取向并存.传统的东西不一定都是要不得的,也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只有对之进行具体分析.才能继承和发展其中优秀的成分,以建立合理的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人生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人生价值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着重探讨了科学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并认为积极宣传科学的人生价值取向.分清是非界限.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价值是人类社会实践关系的产物,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结合的结果。青年教师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指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和基本态度,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青年教师人生价值取向的分析 根据青年教师队伍状况调查表明:第一,其占60%的青年教师以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和个人生活幸福为人生最高价值取向,青年教师人生价值取向这一主流,直接规范和影响着他们各自的人生追求,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层次选择上,将通过留学实现自己的理想,使之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发挥…  相似文献   

7.
价值是人类社会实践关系的产物,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结合的结果。青年教师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指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和基本态度,高等学校青年教师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一、青年教师人生价值取向的分析根据青年教师队伍状况调查表明:第一,其占60%的青年教师以使自己的才能得到  相似文献   

8.
随着价值哲学的迅速崛起,人生价值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之一。社会实践也在这方面提出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力图从人生价值与需要,人生价值的层次性和人生价值层次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此外,还阐述了追求高层次人生价值是21世纪的客观要求这一论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多种经济形式共存,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展开,竞争机制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引入,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热情,同时,伴此出现了种种人生价值取向,以及由此产生的激烈对撞。随之而来的是种种评议,杂沓纷纭,很让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就人生价值取向这一影响广泛的问题,取得科学的共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生价值取向是指一个人对人生目的、人生道路进行评价、决定取舍、判断其有无价值时所持的标准和观念。中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阶段,是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关键时期。然而,前几年,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在一个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是非标准混乱的环境下,造成不少中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偏差。这主要表现在偏重“自我”,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与集体的关系。表现在政治观念上,盲目崇拜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民主”、“人权”,动摇共产主义信念,怀疑社会主义制度。表现在思想情操  相似文献   

11.
人生价值是基于一定价值观,并以此为基础的特殊价值,在本质上是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与人的生命实践活动之间的对应或契合关系。在不同的评价方面和标准中,社会评价是人生价值评价的主导性评价,社会评价标准是评价的主导性标准。人生价值评价的主导性标准在于个人的生命实践活动对社会的物质贡献和精神奉献。人生价值评价的对象在本质上是对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实践关系的评价,具体为对作用于主体需要的人的长期的、稳定的、一贯的、总体的生命实践活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向诤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5(3):117-118,121
《采薇》体现了鲁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古代忠臣形象的全新价值判断.通过对历史人物伯夷与叔齐的“故事新编”,鲁迅对“骨气”、“忠诚”的定义进行了个性化的诠释.鲁迅用自己的怀疑、否定的眼光剥落了伯夷、叔齐神圣的外衣,还原了他们精神的无价值.鲁迅在这篇作品中直指中国国民性弱点的又一实质:善于转化矛盾,以求自保;避重趋轻,苟且偷生.  相似文献   

13.
生命价值论     
生命价值的根本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区分生命主体与生命客体是确立生命价值的基础,生命的价值就是自然生命对人文生命需要的满足;生命价值的实现在于决定人之为人的人性的实现与展开;生命价值的选择实质上是文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试论人的生命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生命价值是人从生到死产生的正效应的总和,是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的生命的价值具有平等性、终极性、普世性、权利至高性等特征。内在着不可逆性、创造性和精神寄托性的人的生命,是一切价值的基础,其价值高于非人生命和物质的价值。重视和加强人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才能推动合理的人的生命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雨王汉德森》是著名的美国文学家索尔·贝娄的第五部作品,出版之后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认可与喜爱。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尤金·汉德森离开家乡去非洲寻找精神归属的事情,主人公经历了担任雨王等疯狂举动之后,最终发现生存的价值就是使自我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并肩负起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这部小说带给读者丰富的人类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具有丰富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生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向来以“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基本教育价值追求的国民而言,阐明教育价值目标的多样性即使不是迫切的,但一定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价值、职业价值等观念的日趋多样化,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展示其价值追求本身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适应日趋开放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道教的基本理论直接来源于道家思想,道家与道教有同而又有所不同,道家的自然无为、重生轻物、与世无争的人生观与道教的善生保真、追求长生的人生观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落实到具体的人生实践上,便是道家游方之外,因愤世嫉俗而远离政治,着重于追求内心自由、返朴归真,以一种出世姿态遁隐山林。道教从建立之初就积极地干预政治、游方之内。用实修的方法,追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努力地有所作为。道家的出世与道教积极入世的人生实践又有极大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论日常生活哲学的内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常生活哲学,是以日常生活过程之本质及其变迁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哲学。以哲学的方式研究与探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本体论存在状况.把存在于日常生活深层结构中的内部矛盾及其张力关系上升为哲学问题.是日常生活哲学的基本研究路径。据此.日常生活哲学的内在价值可以在以下几个维度得以彰显。一是揭示日常生活结构性变迁的内在必然,为日常生活主体的自主性活动提供精神支撑和理性导向:二是揭开哲学与生活的原初性关联.为研究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质、价值立场、终极关怀与现实精神开出新的视角;三是为哲学走向现实生活的深处开辟了新的道路,为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新的视角和现实途径:四是为反思、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问题与出路提供全新的方法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一生“为民立教、为民兴学”,为改造乡村教育,实现“教育为公”,“还教育于民”而不懈奋斗。他的人生价值观、他的人格魅力尤为令人敬佩和赞叹。本文试从探析他的人生价值观入手来探寻他的人民性教育思想的内在渊源。  相似文献   

20.
教师生命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转型下的中国基础教育变革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近30年来的教育改革历程证明:没有教师的转变就没有学校的转变;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没有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就没有学校甚至教育的理想、价值的实现,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是学校变革的内生机制。研究教师生命价值的本质内涵、取向偏差及保证体系是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