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亮 《考试周刊》2012,(35):77-77
如何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传统的经验做法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是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学生自学以后不懂的问题。这一教学经验正是建立在学生有效预习的基础之上的。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提前完成部分学习任务,课堂上就无须在这些相关的问题上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了。预习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养成预习习惯十分重要。预习是指在老师讲授新的课程内容之前,学生根据需要自主展开学习的过程,实际是学生的一种自学行为。预习的目的是在老师授课前,学生对将要讲授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了解下一阶段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有疑难和问题,从而在听课时更有针对性,更好地掌握该阶段的学习内容。预习是课堂学习的“起跳板”,有了它,学生在课堂上将会跳得更高、跳得更远。  相似文献   

3.
赵静 《辅导员》2014,(14):146-147
预习,就是课前的自学。这是孩子上课之前的独立的自学。是学习常见的环节之一。预习,应该是学生养成的必备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课之前,做好了预习,上课就有了良好的心理、知识的双重准备,对新课有兴趣,课上就是积极主动地学习,有针对性的去听讲,对于课堂的重难点也很快就能掌握。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孩子培养终生的、可持续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预习就是学生预先学习,是学生在上课前自学新知的学习过程。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老师和学生都要重视预习这个学习环节。科学的预习方法是要有老师进行指导的,老师布置预习时要将内容细化,完善,将课内外知识衔接;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经过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联系、自己感受体会等阶段。久而久之,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  相似文献   

5.
孙厚雷 《考试周刊》2010,(25):82-82
为了进一步实施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我和其他老师一行15人.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通过学习,我感悟较深。他们的数学课堂是这样上的:首先是老师给出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写出对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6.
预习就是预先学习,具体而言,是指学生在上课前对有关新知识的自学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做好预习功课,对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预习是学习的加油站,只有通过预习,才能让学习从老师的掌握中解脱  相似文献   

7.
王国娟 《新疆教育》2013,(9X):95-95
预习就是预先学习,是学生事先自学老师将要讲授的课程。学生通过预习,就能一定程度上熟悉单元内容,并能大致找出预习内容中的难易点,并做好相关记录。当老师讲解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听讲。这样,学生能突破所记录的重难点,很快理解教学内容,缩短老师的讲解时间,减轻师生的课堂负担,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为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奠定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英语课前的有效预习呢?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培养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可能有许多老师认为小学生预习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预习一般是指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将课堂上要学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针对不同的内容布置预习任务。语文课中每篇课文都有固定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培养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可能有许多老师认为小学生预习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达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近年来,我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将预习、学习、复习集于一堂,把讲、练、考溶为一体,采取了在课堂上进行自学,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在课堂上检查学习效果的措施,逐渐形成了“一查五点”的教学特色。其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过程是:检查 (自学 ),精讲要点,分析难点,讨论热点,练习重点,预习知识点。   1检查 上课后用 5分钟时间查看自学和复习。检查预习的方式一是巡查配套练习的完成情况和在课本上的勾、划、圈、点情况;二是通过不同层次的提问了解不…  相似文献   

12.
预习,英文:preview,其基本解释是学生对要讲的课事先进行自学准备;《现代汉语词典》对预习的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习,通俗一点讲就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己先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做到初步了解,为接下来的课堂对话做好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一、现象与困惑 现象:老师布置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或自学课文,学生拿出《词语手册》、《学习辅导》等,这些“资料”对课文内容作了全方位的解析:词语解释、段落划分、问题解答、中心归纳等一应俱全,学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课堂上,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是照本宣科,对答如流,教学目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把握住四十分钟,做到课堂四引导,以导促学。具体如下:一导气氛。就是设法通过老师的课堂导入,为学生创设宽松有趣的语文学习氛围。或提一个问题,或讲一段故事;有时可搞个朗诵,有时可放段音乐;亦可先来个表演,或先做个游戏。只要与课文相关,形式可不拘一格。通过这样的引导导出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一上课就能以浓厚的兴趣进入语文学习情境。二导预习。就是要指导学生预习,使学生通过预习逐步掌握自学方法。职高生语文底子薄,往往就是缺乏自学的习惯和自学的能力所致。所以我们要通过预习指导、自学训练来使他们掌…  相似文献   

15.
预习是所有学习过程的前奏,良好的预习工作对进一步的学习起着很好的铺垫作用,自主进行预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对于小学英语而言,一方面学生有自学的条件,比如现在学生可通过录音机、复读机、点读机、电脑等各种方式进行自学;另一方面,预习可以大大降低学习难度,易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教师的课堂工作量. [案例描述] 预习方案:6A Unit 5 On the farm(Part A)预习方案 1.确定学习目标.请根据自身特点,从各类目标中选定至少1~2项为自己学习目标.也可以选择全部目标(请在你选定的目标序号上打"√").  相似文献   

16.
一、课前预习——感受学习的乐趣课前预习得充分与否,决定课堂上能否真的动起来.学生先学,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课堂上才可能有话可说、有据可论.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课堂上的“动”.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有意义,重要的一点要加强预习.学生的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学生用双色笔作预习笔记,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但是在组织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忽视教师指导作用的倾  相似文献   

17.
预习不能代替课堂上深入学习。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老师不能把检查预习当作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预习只能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做铺垫;预习是为了课堂上更好地理解知识。课堂教学才是学习理解并升华知识的主要过程。课外学习不应当成为学习的主阵地。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碰到问题本应在课堂内解决,教师却经常要求学生回家后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下课后讨论或不同的意见下课后再提等等。这样做其实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的功能。课后练习不能说没有什么用,但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上教师要针对问题讨论,对学生进行有…  相似文献   

18.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大体了解,找疑点,提问题,之后带着问题听课,再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学习掌握新知。预习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因此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正>"课前预习"在许多学生的脑海里一直认为是针对语文课而言的,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似乎不习惯预习,且大多数数学教师也未重视让学生预习,总觉得数学没什么好预习的,或者根本不需要,从而忽视了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在传统式的数学课堂中,对于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总是蒙在鼓里,课堂上等待老师揭开神秘的面纱,学生的学习很被动。即使有的教师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杨弃“教师讲,学生听”的旧式教法,改变阅读教学“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老三段教学程式,以学生的“学”为主,在语言文字和课文内容的结合上学习文章,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教给学习方法。下面主要结合中、高年级的教学,谈几点做法。1.预习纳入课堂,按一定步骤自学。把预习纳入课堂,学生边预习,教师边检查,阅读教学基本上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学生到三年级就训练在预习中按一定的步骤自学课文:①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