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态制剂的保健机理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生态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学者Volker Rush于1977年提出,是一门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层次生态规律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微生物群体——微生物区系或正常菌群对其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微生态学虽还只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但由于其本身的研究和发展与人类密切相关,因此它的研究和发展十分迅速。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学及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学及其简史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从群落、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微生物群与外环境及宿主内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态学向微观方向发展的产物,属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ecolo-gy)、悉生生物学(Gn...  相似文献   

3.
生态学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素质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和谐发展的人。在高等学校以至中学教育中,生态学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1 生态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文化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自1866年德国博物学家E·海克尔以自然哲学思想方法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概念,经过科学家们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在广泛研究生物与复杂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建立了生态学的科学理论、研究方法,使生态学从思…  相似文献   

4.
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的生态学研究反映了人类学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学科发展的交叉性.文化的生态学研究既适用于对“简单村落社会”以及“细小的饮食民俗”等文化现象做出分析,也可以用于对诸如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的阐释.随着跨文化比较的深入,文化的生态学研究向着“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民族生态学”两个途径演进.文化的生态学研究为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它有助于人们在多层次的时空上明白文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成就显示:分子生物技术向微生物生态学的不断渗透,为微生物生态学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在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区系分子组成及变化规律以及微生物系统进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媒介生态学就是用生态学的一些理念和理论来研究媒介的一门前沿学科.作为传播和媒介研究的一个分支,媒介生态学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它的研究领域在不断延伸和扩展中.媒介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起源于北美,其中又以加拿大的多伦多学派和美国的纽约学派最为著名.在中国,媒介生态学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目前研究思路和学科框架还比较模糊.在研究前期,主要是译介欧美学者关于媒介生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被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所困扰,生态恢复和重建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恢复生态学具有非常广阔的研究和应用范围,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恢复生态学是一门很重要的理论基础课.文章在恢复生态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考评方法等方面做出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邱怀祝 《学子》2014,(1):59-59
正一、教育生态学的缘起㈠教育生态学的源头"生态学"一词源自希腊文。按照字源的本意,生态学是"研究住所"的学问。该词最早由博物学家索罗(Thoreau,H.D.)于1858年首次提出。但直到1868年,由德国生物学家、哲学家赫克尔对"生态学"下了一个科学、明确的概念,即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全部关系"的科学。现在,对该词较为普遍的解释是,生态学是指"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  相似文献   

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70、80年代传入我国的,这一思潮越来越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许多有益的成分促进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同时也促使人们更多地思考生存问题,它对于认识和解决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以及促进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70、80年代传入我国的,这一思潮越来越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许多有益的成分促进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同时也促使人们更多地思考生存问题,它对于认识和解决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以及促进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学研究方法》是2017年海南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的试点对象之一。该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实践和创新性思维培养不足和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组建授课教师组队伍、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措施,结合海南大学生态学学科的区域特色和研究生培养目标,使得该课程有了一个质的提高。课程授课内容将紧密围绕4个主要研究方向(理论与进化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和资源生态学)来开展,有利于培养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学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学角度研究教学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教学问题是一个新的视角。目前有关生态学的研究立场、视角、原理、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教学问题的研究。对于教学研究而言,信息生态学的核心价值在于研究教学者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加快教学信息加工的速度和学生知识学习的效率;知识生态学的中心议题是研究知识形态的变化和知识管理,并探讨怎样促使知识向更有价值的形态转变;学习生态学的关键原理在于创设适当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以正确的方略学习最为合适的内容。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课堂教学生态环境下师生如何把信息、知识转化为能力、素养、创新精神和群体的发展是生态学对教学研究最为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图书馆学原有理论基础之上,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图书馆生态现象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图书馆个体生态现象研究和图书馆的外部生态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正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口与环境之间关系这一话题被重新审视.以此为研究对象、跨越人口学与生态学的新兴边缘学科人口生态学便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人口生态学的研究和学习对提高人们的人口意识、生态环境意识及探寻解决人口生态问题的途径具有重大意义.教学中以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播放录像片,典型地区调查等手段.人口生态学的教材尚需调整完善,应增设野外实习和社会调查及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5.
教育生态学是利用生态学的方法和原则来研究教育的一门边缘学科。从生态学的观点来讲,课堂也是一个生态环境,在课堂这个生态环境中,它能否平衡发展,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用生态学原理来分析和研究教育学的问题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政治生态学是指以政治学和生态学之间的某种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政治生态学向新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政治生态学是否已经发展成为无生态观的政治学这种争议。在简述政治生态学的起源和发展之后,重点探讨政治生态学的生态作用,思考其对未来分支学科和地理学中人与环境关系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产业生态学是在传统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和综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将其列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与国外产业生态学的发展相比,中国的产业生态学研究和教育开展得较晚,还未能引起广泛的关注,特别是政府决策层面.通过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学相关研究及教育的梳理和对比分析,以期发现今后中国产业生态学的发展方向及重点,以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为发展具有自我特色的产业生态学研究和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学本是研究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地球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和环境息息相关的,它既受环境的影响,也会反作用于环境。可见生态学不仅从科学的角度总结了自然界各组成部分的联系,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也为我们的科学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要求我们不拘泥于对事实的认识,还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有一种新的观点,以及一个  相似文献   

19.
马维平 《教学与管理》2009,(11):111-112
“生态”一词最初见于生态学,是指一定区域(空间)内所有的生物之间、生物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含有系统、整体、联系、和谐、共生、动态平衡之意。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生态学开始对人文社会各学科的渗透,生态学也从以往纯粹的生物学研究转向与人文学科融合之路。随着生态觉悟的深入以及生态学研究方法的成长,文化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人口生态学、生态人类学、生态美学等相继出现,使整个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生态化发展趋势,也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北京的“绿色奥运”给学校体育的生态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用生态学观点分析研究学校体育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学的生态学隐喻(metaphor),即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观察、研究和解释文学以及文学与“文学的环境”(精神圈)之间的关系。生态学的思想史意义在于它是关于复杂性的学科,它强调了关系论、有机论和整体论。由此,文学研究的生态学隐喻,意味着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或者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