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在5个变量系统内分析了1981~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政府科研投入、外资投入、技术进步自身和产业结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自身在短期内促进作用明显,但也存在阻碍作用;政府科研投入推动作用滞后期较大,但持续作用时间较长;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持续力度作用不明显;此外,外资对我国技术进步作用不明显。实证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当前推动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为技术进步自身和政府科研投入。  相似文献   

2.
能源消费研究视角比较重视短期管理,研究成果往往难以解决能源管理的根本问题,能源供给视角的研究更有利于为能源的长期管理提供借鉴。本文选取能源资源禀赋、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作为影响我国能源供给的主要因素,运用改进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我国能源供给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和最小二乘法(OLS)对我国1991年-2011年各指标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四个影响因素对我国能源供给具有显著性促进作用,其中,能源资源禀赋的影响程度最大,其它三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实证评价结果为进一步分析和提炼我国能源供给影响因素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节能减排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迪  聂锐 《资源科学》2010,32(7):1252-1258
文章以江苏省为考察对象,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能源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的CO2排放的影响,采用Laspeyres指数完全分解技术对江苏省6部门终端能源消费及其CO2排放的变动情况进行分解。结果显示:①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是能源消费及CO2排放逐年增长的主要原因,占68.92%;②产业结构变动的节能减排作用相对较小,且呈阶段性变化的特征,1995年-2002年间,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而其后起反向作用,其根源在于高耗能产业投资效应与前期能源投入的提前透支及其滞后影响;③高能源依赖的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与CO2排放起到推动作用,产业结构的节能减排效应弱化;④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对节能减排起到了主导作用,节能减排贡献度分别达到了-15.1%、-12.3%,其中高耗能工业部门结构比重与能源效率的微弱变动都对整体节能减排产生很大的影响;⑤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技术进步、能源结构优化和投资结构控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能在长期经济发展中缓解我国能源的短缺问题,在结合国内外关于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直观经济指标和环境产业指标,选取开放程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三个潜变量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就各潜变量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模型结果验证了各观测变量与潜变量的关系、各潜变量之间的关系;验证结果表明地区开放程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能对能源利用效率产生正向的直接影响,从而能为绿色经济发展中的能源利用规划和深层次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Laspeyres完全分解技术测算了东部能源消费的变动并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推动区域能耗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进步与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起到节约作用;其中,部门能源效率的提高是节能的主导因素,工业部门的结构比重与能源效率的微弱变动都会对整体节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其能源效率的提高是技术节能的主要原因;结构调整的短期节能效应并不明显,且呈阶段性变化的特征,根源在于高耗能产业投资效应与前期能源消费的提前透支及其滞后影响,产业结构效应弱化;最后给出了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优化、节能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FDI与东道国经济增长——以我国利用FDI影响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直接投资(FDI)带来的国际技术扩散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外生变量之一。分析了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变化,综述了前人文献,结合技术的溢出机制,分别从促进技术进步、改变产业结构、促进出口竞争力等方面分析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我国自身固有的伴生的限制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能源强度为状态变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为独立观测变量,构建能源强度的随机尖点突变模型,对中国省域能源强度的尖点突变模式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了能源强度区域差异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能源强度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着尖点突变的动力机制;在当前,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是中国能源强度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各省域应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当前降低能源强度的重要途径,而对于不同的技术进步状态,各省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式应有所不同;长期来看,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是中国各省域实现能源强度稳步降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论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传一 《中国软科学》1999,(3):80-82,97
随着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知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从生产力、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科技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阐述了科技进步通过劳动工具的革新、劳动对象的拓展、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哺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通过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自然资源在地区经济的作用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基于2003—2017年地市级层面的面板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探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失业率的影响,检验"资源诅咒"在中国地级市层面是否存在。结果表明: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在资源丰裕地区的地级市,资源丰裕度的提高压制经济增长,但在资源贫乏地区的地级市,两者无显著关系;资源禀赋的提高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资源禀赋的提高导致失业率上升,降低地区就业水平。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推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减少对原始资源的依赖度;明确产权关系,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教育投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碳排放增长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江苏  张雷  程晓凌 《资源科学》2010,32(11):2059-2065
中国当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准确认识碳排放增长的机理为挖掘碳减排路径提供科学依据。首先,本文将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进、能源结构演进四大碳排放影响因子分为放大因子、双向拉动因子以及缩小因子三类,并分析各因子自1953年-2006年的变化特征。其次,本文按照各因子的变化特征将1953年-2006年分解为:1953年-1977年、1978年-1992年、1993年-2006三个不同的研究时段,并采用相关分析法以及绘制散点图来研究不同时段各因子与碳排放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①在三个不同的研究时段里,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进一直拉动中国碳排放增长。能源结构变化在1953年-1977年以及1993年-2006年对抑制碳排放量的作用较小,在1978年-1992年能源结构变化增加碳排放量;②在过去几十年里,产业结构演进处于拉动碳排放增长的局面,在诸多碳排放影响因子中,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子。最后,本文基于对中国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进以及能源结构演进的基本态势的分析,认为中国未来碳减排的主要潜力在于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以及经济增长带来的技术进步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1.
企业成长理论综述——基于成长动因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岩  赵驰 《软科学》2010,24(7):106-110
从成长驱动力的角度,对古典经济学以来关于企业成长的代表性文献进行了全面回顾与逻辑梳理,并作出了相应的评述。基于此,指出企业成长目前仍然是一个具有很强"黑箱性质"的问题,学界对其内在成长规律认识仍然严重不足。认为将知识理论、演化思想、复杂性科学等前沿的研究理念与方法尽可能衔接到企业成长过程中去,应该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科技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力量,针对科技企业成长阶段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推动我国科技企业发展。技术创新成长和品牌成长对科技企业成长具有显著作用,基于技术创新和品牌联动关系及各自成长阶段,以组织结构变革和市场顾客群体扩散为划分标准,构建科技企业成长阶段模型,包括聚焦、骤升、规范、成熟和持续五阶段。通过南京威尔药业、巨鲨医疗和华为三家企业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研究模型的正确性,为我国科技企业发展提供路径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高新技术企业潜在的成长路径并不是唯一的,论文探讨了新创高新技术企业的集群化成长与国际化成长,并就不同成长路径的作用过程与机制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新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路径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企业成长机制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企业成长机制理论主要探讨企业通过什么方式实现成长,目前主要存在着内部成长、并购成长和网络化成长三种基本的企业成长方式和机制,它们分别对应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环境学派、资源依赖学派和集群理论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5.
资源约束下的可持续经济增长内生技术进步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个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并在不可再生资源约束下给出了人均消费量可持续增长率的数学表达式。这一模型表明:经济可持续增长有赖于纵向产业集约度的提高、第三产业中人力资本含量和增加及纵向产业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等,本文拓宽和加强了文献(7)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持续竞争优势应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基本着眼点,进而剖析了持续竞争优势的内外解释的硬伤:割裂了企业作为有机整体的内外协调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概念作为持续竞争优势的系统整合解,并阐述论证了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双极驱动机理及模型。  相似文献   

17.
庞淇月 《科教文汇》2012,(30):162-163
抓住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大学生成长和成才.同样有其自身规律。高等教育和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善于通过探索和思考.把握大学生成长的规律.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中.笔者阐释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学生如何进行自我成长规划.特别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如何把握这些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大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8.
张建英 《科研管理》2016,37(1):84-91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许多国家工业化经济体相对规模急剧庞大,人们开始担心,这种增长趋势可能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探讨了政府管理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首先,在分析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回顾了部分国家公共管理部门长期增长时的经济状态,并解释出现这些经济状态的原因是政治体制本身固有的功能造成政府效率低下;进一步探讨了,对于经济发展,政府通过管理手段干预可能产生积极还是消极效果的主要原因;通过事实证明,政府管理公共支出,尤其是那些为了应对市场失灵的公共支出,常常是有利于经济增长,而大多数税收阻碍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阐述物流成长的概念及生态位的相关理论,研究物流成长周期,提出物流成长规律是形成、竞争、创新、进化的往复前进,根据物流成长的生态规律,构建不同时期物流生态位,指出只有符合生态规律,选择适合生存的生态位,物流产业才能更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技术产业成长阶段及其转换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成长期的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为更准确地反映高技术产业成长状况,提出高技术产业成长指数概念并构建其测度体系;运用高技术产业成长指数逻辑曲线模型,考量我国17个高技术产业的成长状态和阶段,并揭示其从初创期向成长期快速转换的机制.结果表明,近14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成长整体上可分为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