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文对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出巡,和大臣纪晓岚来到大佛寺旁的一家酒楼。乾隆举目一望,酒楼匾牌上书“天然居”三个大字,于是随口吟出一个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这上联的后半部分,即是把前半部分几个字倒过来,要对出类似的回文下联,颇有难度。不过纪晓岚看了一眼近在咫尺的大佛寺,还是马上就吟出了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在纪晓岚对的下联中,有两个“过”字,它们的意思相同吗?你能不能分别解释一下?  相似文献   

2.
趣谈回文数     
北京有一家酒店,店名叫做“天然居”.店里有一副对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顾客走进这家酒店,看了这副对联,感到自己居然是天上的来客,在没有得到物质享受之前,就得到充分的精神享受了.  相似文献   

3.
汉语如魔方汉语如魔方,单是词序的变化,便有无穷奥妙。什么“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啊,什么“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啊,一个个掌  相似文献   

4.
趣话酒联     
在街头巷尾的酒店、酒馆、酒楼,人们时可见到楹联,而其楹联或明或暗都与酒、酒店有关,古代更如此。有一家酒楼对联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字面上虽无酒,却写出了饮酒的感觉,更巧的是把自己的楼名“天然居”嵌入其中。明代潮州韩江酒搂的楹联是:韩愈送穷,刘伶醉酒;江淹作赋,王粲登楼。上联韩,下联江;上联酒,下联楼,组成了“韩江酒楼”的店名。韩愈、刘伶、江淹、王粲之“送”、“醉”、“作”、“登”  相似文献   

5.
有一种可顺读倒念的对联,读起来趣味无穷。如:江苏连云港云台山的花果山水帘洞中有一副回文联:洞帘水挂水帘洞山果花开花果山福建厦门鼓浪屿腹浦的回文联是: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湛江德邻里的一副回文联是: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相传北京天然居饭庄也有一副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有趣的“回文联”!河北@张绍锋  相似文献   

6.
在汉语中,有一种辞格叫“回文”。它刻意追求字序回绕,使同一语句可顺读,也可倒读,别有一番风味和效果。如“人人为我”与“我为人人”,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进行对照,语意浅显而精当。又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结构和意思都天衣无缝,且情趣盎然。  相似文献   

7.
一、文字游戏型: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同某妖多次打斗时曾先后嬉笑自称“孙行者”、“者行孙”。还有些对联,顺着读、倒着读其语序语意竟完全相同,如“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屋水连天”,“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等等,虽属文字游戏,但却有叙述、有描景、有说理、有抒情,读之不能不为作者构思之奇巧而赞叹。二、幽默风趣型:在某家新婚喜宴上,一男客向新娘敬酒时说:“醉翁之意不在酒”,新娘对曰:“醉酒之意不在翁”,一女客说:“在意之翁…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诗中有一种诗叫回文诗,它可以倒着读或反复回旋地阅读,多属文字游戏。回文诗难写,因为倒过来读时,诗的语法和诗歌的意义都会改变,而且往往变得面目全非。例如,“上海自来水”,倒过来读变成“水来自海上”。这就给做回文诗的诗人提出了难题,从诗的任何一头读起来,无论含义和意境相近与否,诗句都必须优美典雅,而且富有艺术韵味。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同志曾与他的一位老同学讨论科学史,说到有关人类智慧问题时,就提及中国古诗中回文诗的创作更需要智慧,并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例:从前一家饭店名叫“天然居”,饭店正门挂了一副对联:“客上天然居”(上联),“居然天上客”(下联)。这是一副很有情趣的回文对联!客人来到我这个“天然居”(天上的房子),惊人地发现自己登上这个饭店好像成了天上的客人了。第二例:唐朝诗人陈子昂写的两首诗,实际上只有一首,第二首只是第一首的回文,两首诗表达的意义都惊人地相似:纤纤乱草平滩,冉冉云归远山。廉卷堂空日永,鸟啼花落春残。把这首诗倒过来读时是:残春落花啼鸟,永日空堂卷廉。山远归云冉冉,滩平草乱纤纤。前后两首诗的意义可以不变,但后一首表达的情感更为迫切,多奇妙啊!回文诗属杂体诗中的一种诗。杂体诗还包括离合诗、辘轳...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的回文我们可以信手拈来,诸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这三个句子正读与反读都是一样的。事实上,在英文中也随处可见这样的回文。按照构成元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文字蕴含了丰富内涵,也具有许多奇特的现象。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和“夫忆妻兮父忆儿,儿忆父兮妻忆夫”等诗句,正读反念都有意义,让人在反复玩味中击节称奇。有趣的是,在数学中也有这样的数,就是把一个数倒读或倒写所得的数,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为原数的“镜反数”,例如,36和63、1234与4321就互为镜反数,  相似文献   

11.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有这么一段文字: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收之,曰:“诺”对这段文字中的两次答问“客无好也”“客无能也”,陈钟梁、张振华两位老师在《语文教学通讯》第10期上发表的《(冯谖客孟尝君)导读》一文中认为是冯谖自述。对于此说,笔者不敢苟同,特在此与陈钟梁、张振华两位老师商榷. 其一,冯谖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寄食孟尝君门下,我以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引述的  相似文献   

12.
梁大师看各位听得入迷,心下窃喜,一合折扇,啪!继续开讲。请看──回文三对还有一类自古流传下来的“绝对”,是早已有人“对通”了的,但仍有人继续在对,且是后作胜于前作的。例如有副著名的“回文对”,对头是:客上天然后,居然天上客;最先出现的对句(当然是指”基本上”对得通的)是:郎中王若伊,伊若王中郎。“天然居”是北京一间酒楼名,’‘王若产”则是北京一位名医的名字。这~别对联的特点是上一句倒读成为下一句,故称‘狗文对”。北方称医生为“助中”,’‘中郎”则是官名。上联意思浅白,无须解释。下联的意思是:那位…  相似文献   

13.
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访,听说浙江宁波天童寺的当家和尚圆智很有口才,想试他一试。圆智听说乾隆来了,马上到山下迎候。一见乾隆,就上前施礼,轻声说:“圆智接驾来迟,请求恕罪。”乾隆不高兴地说:“知朕(zhen过去皇帝的自称)到来,何不大开山门,率众僧来迎接?如此小看朕,该当何罪?”圆智回答:“圣上这次南巡,是微服(穿老百姓的衣服)私访。小僧不敢兴师动众,引起游人注意,所以才一人悄悄前来迎接圣驾。”乾隆只好恕他无罪。  相似文献   

14.
乾隆下江南时,在焦山北极阁凭栏饮茶,回味自己新近诗作《驻焦山》中“回銮得趁一时尖,纵骑偷消十里遥”,“十”和“一”对仗工整。他忽灵机一动,回头对侍立在身后的纪昀说:“我要你即景吟七言绝句一首,在四句诗中包括十个一字。这时,窗外细雨霏霏,长江上的景物尽隐没在烟雨之中,望见的只有山下泊着的一只小船,有一披蓑戴笠的老人,执竿垂钓。纪昀略一思索,立即吟道:“一蓑一笠一渔舟,一个老翁一钓钩。”乾隆点头表示赞许。可是纪昀对下面的两句诗,想了许多,却嵌不进五个一字,急得满头是汗。这使乾隆喜悦非常,他拍着桌案,笑哈哈说:“这回你也…  相似文献   

15.
(一)霸王别姬 孙方友 颍河乡的书记郑张来省城开会,想借机请一请在省城工作的颍河老乡,联络联络感情,要他们多为家乡人办些事情。他把这个想法与在省政府当财务科长的吕强一说,吕强说你这父母官请客,哪个不来?郑张说你看放哪儿合适?吕强说就在“天然居”吧,那里有一道好菜,叫“霸王别姬”,很招人.  相似文献   

16.
倒霉的翰林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到江南一带巡行时,有一次来到一座规模很大的坟墓前面。那里不但有石碑,而且有石人石马。乾隆指着一个石人,问旁边的一个翰林学士:“他叫什么名字?”那个翰林学士想了想说:“叫仲翁。”其实,这种墓前的石人被  相似文献   

17.
趣谈回文数     
英文有词如 madam(夫人 )、dad(口语 :爸爸 )正念倒念都一样 .中文里 ,则有回文诗句、对联 ,如 :“灵山大佛 ,佛大山灵”,“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等等 ,都是美妙的符合正念倒念都一样的回文句 .联想到数学 ,也有很多数具有回文性 ,倍受人们的喜爱 .如全由数码 1构成的数 1 1 ,1 1 1等都是回文数 ,自乘以后仍得回文数 :1 1 2 =1 2 1 ,1 1 1 2 =1 2 32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2 3456 789876 5432 1 .任意写一个三位数 ,如 81 2 ,再续写一遍得 81 2 81 2 ,我们断定 ,它总可以被 7,1 1和1 3整除 .为什么 ?显然 ,是回文数 1 0 0 1 ( =7…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文字蕴含了丰富内涵,也具有许多奇特的现象。如“客来天然居,居然天来客”和“夫忆妻兮父忆儿,儿忆父兮妻忆夫”等诗句,文字正反都有意义,让人在反复玩味中赞叹不已。有趣的是,在数学中也有这样的数,就是把一个数倒读或倒写所得的数,人们形象地把它们称为原数的“镜反数”。例如,36和63、1234与4321就互为镜反数。而且,人们研究发现,镜反数具有奇妙的性质和现象。首先向大家介绍镜反数的一个奇特性质:一个两位数与它的镜反数的和是11的倍数,而且这个和除以11的商正好是这个两位数的个位、十位上数字的和。我们不妨用上面的36和63来验…  相似文献   

19.
刘墉勤于学问,整天伏案看书写字,时间长了,难免有点驼背。一天,刘墉上殿,在品级台上一跪,乾隆瞧见,顺嘴说道:“刘爱卿,你这么一跪,岂不成了罗锅儿了?”刘墉赶紧叩头:“谢主隆恩选”乾隆一愣,问:“你谢的什么恩呀?”刘墉回道:“谢皇上封我为罗锅儿。”按清朝当时的规矩,皇帝亲口封一个字,每年就可多拿一万两银子。乾隆哪能轻易答应,于是说:“刘墉,我是说着玩的,就是打这么个比方,怎能算数?”刘墉很认真地说:“万岁,君无戏言。皇上说的话不能不算,如果这句不算,那皇上往后说的话全都不算选”乾隆一听,忙说:“算,算,全都算选”乾隆并不甘心,又…  相似文献   

20.
(一)相传,有一次乾隆皇帝命纪晓岚书写折扇,写的是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书毕,乾隆看了看折扇,说:“这首诗你丢掉了一个字。”臣子奉命为皇帝写字,如此粗心大意是有罪的。纪晓岚接过扇子一看,果然将首句的“间”字漏写了。但他稍动脑筋,便镇定地说:“没丢字,我写的是词不是诗。”乾隆吃惊地说:“如是词你读来听听。”于是纪晓岚看着扇子读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乾隆听罢,哈哈大笑,举起大拇指夸奖道:“聪明得很,狡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