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年,湖北枣阳市熊集镇熊河小学在快乐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本着“使学生既心情舒畅,又扎扎实实地学到知识;既开发学生的智力,又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原则,扎扎实实开展“快乐体育”实验,走出了一条符合农村中小学实际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2.
莫锦满 《辅导员》2010,(24):I0018-I0018
“快乐足球”是前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倡导的足球理念,主张球员在快乐的心态下踢球,在踢球的同时享受快乐。同样,我们的体育教学也需要倡导“快乐体育”的理念,让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快乐体育,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快乐体育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快乐体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快乐体育”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将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结合“快乐体育”的优点指出了克服以前种种问题的策略,并阐述了“快乐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以便为实现健康教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快乐体育”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将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结合“快乐体育”的优点指出了克服以前种种问题的策略,并阐述了“快乐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以便为实现健康教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快乐体育从方法论角度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等。为学生创设多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真正品尝体育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浅谈快乐体育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体育教学中,有些学校体乐结合,用“乐”来启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用“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用“动”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校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增色不少。这给予了我们一个启迪:何不将“快乐体育”引入体育教学之中呢?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内涵及其重要性,介绍了笔者在长期的体育教学中,运用“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最后还介绍了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几种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快乐体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让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克服困难后感受到“发现”或“成功”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学生成为了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扩展了学生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空间,这样,使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忠 《学子》2014,(10):63-63
快乐体育的含义,就是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体育,进行体育活动。通过快乐体育让传统枯燥无味的体育教学生动灵活,让学生在上课时充满激情,在快乐中得到锻炼,在快乐中提升素质,在快乐中积聚知识。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小型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动中思、在玩中学。比如:掷纸飞机、蚂蚁搬家、足球射门、一分钟投篮。这些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快速反应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互相配合、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联系着小学与中学的教育,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在快速发展,所以有必要促进体育教学提高效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体魄不断增强,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正在由"快乐体育"向着"阳光体育"转换,这两种教学模式在当今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都有一定的体现。"快乐体育"重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找准学生的兴趣所在,从学习兴趣入手分析,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阳光体育"是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大力推广的教学模式,促进"快乐体育"朝着"阳光体育"的正确转变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周峰 《教育现代化》2006,(5):113-113
“教育不是给学生灌满一桶水,而是给学生点燃一把火。”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正是这把“火”。它是学生学好体育,锻炼身体和培养学生热爱体育事业、终身体育思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田径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运动量大,比较枯燥,加之一直沿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往往事倍功半,出现学生“要我练”的现象。因此.必须对传统的田径教学进行改革,打破以往教学局面,做到既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其主体作用和内在潜力的发挥以及个性的发展。在长跑课的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的思想.进行快乐体育的探索和实践。力争教师少教、学生要学,真正让学生养成积极参加锻炼的好习惯。为此本人抽取本校高二年级的两个班.每班为50人进行教学实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郭建中 《教师》2010,(24):110-110
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广大学生在身体锻炼的同时,也渴望得到相应的乐趣体验和精神陶冶。于是,“快乐体育教学”就应运而生。尊重人性,发展心理.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讲究教学艺术,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终身的体育能力和健身习惯——这就是我们正在探究和实践的“快乐体育教学”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4.
陈光昭 《考试周刊》2009,(12):127-127
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情感教学人手.对学生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学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面向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的目标,强调情感、兴趣、创造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将教师的“乐教”.学生的“乐学”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15.
陈光昭 《考试周刊》2009,(10):138-138
从各地开展快乐体育教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研究者虽然都对过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如过分强调竞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等,同时也对体育教学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改革,但许多研究者往往只着眼于教学过程中的某一点。此外,在大搞教育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的今天,部分农村学校的学生就连古老的“苏联式”教学都没有真正地“享受过”,所谓“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快乐体育”更是无从谈起。这种情况严重损害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阻碍了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那么,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将快乐融入体育教学中——浅谈快乐体育教学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内涵及其重要性,介绍了笔者在长期的体育教学中,运用“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最后还介绍了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几种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状况和个性的发展。本着“健康第一”和“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进行教学。体育课程改革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因此,游戏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终身体育”思想就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思想。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强身育人”,因此,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不仅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培养体育的兴趣、意识,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有着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而且还会为学生一生的身体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呢?  相似文献   

19.
1.“新快乐体育”目标:从完成任务向“教学即生存”转变。“新快乐体育”不应拘泥于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应从更高的层次出发,为学生的生存服务。教师首先要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为健康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其次还要从生命的意义和人的自我实现上来把握体育教学,把教学看作是学生的生命形式和生活形式,让学生能充分体验生命健康存在和发展的乐趣与价值。以新课程教学中对自然体育资源的开发为例:利用空气,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利用阳光可以进行日光浴;利用水可以开展游泳运动;利用旷野可以进行步行拉练、野营;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中学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乐体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该实施快乐体育,即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教与学的快乐特点;重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在快乐的活动过程中培养运动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以快乐参与为起点,积极投身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健康第一、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