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柯尔律治作为19世纪英国文化意识形态和保守主义的代表,其思想丰富并影响深远.运用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理论,解读他的诗歌《老水手行》可以探讨文学如何参与帝国越洋殖民扩张,可以梳理海外冒险与帝国主义、浪漫主义与奴隶贸易、基督教与废奴运动等纠葛,可以看到帝国主义的贪婪和残暴不仅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也给殖民者带来瘟疫和精神堕落.《老水手行》体现了诗人“同一”、“差异”和“大同殖民地”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沈黎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5)
柯勒律治作为19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蕴含着一种浓厚的道德主题。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他的《老水手行》,可以一窥这部作品所体现的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道德,以及它的人与自然的疏离及人的回归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3.
柯勒律治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之一,人们普遍认为他的诗歌具有浓厚而深刻的道德主题。但是如果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他的《老水手行》可以发现诗歌中体现了他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老水手行》中所表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可以代表其生态观。 相似文献
4.
科尔律治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以神秘、怪诞著称,富有传奇色彩和梦幻感。在其三首长诗中,尤以《老水手行》(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最为人称道,代表了科尔律治的最高艺术成就。诗中作者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使作品充满神秘且恐怖的情景,同时有不少超自然的神力笼罩着万物。这些恐怖的场景和超自然的神灵等无不带有明显的哥特式风格。这些哥特元素的出现也再次验证文学作品总是那个时代社会和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周世锋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0(4):64-68
音乐性是诗歌的重要特质之一,主要体现在节奏和音韵两方面。诗歌的音乐性和思想性是密不可分的。Coleridge的诗作素以瑰丽的想象、极强的音乐性而闻名,在19世纪的英国诗坛独树一帜。本文从节奏和音韵两方面,对其代表作之一《老水手谣》的音乐性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徐越化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2)
茅盾的《水藻行》与许地山的《春桃》,并无事实上的承传或影响关系,但在人物性格、故事框架上相似相同而交互相映.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与作家创作历程中,均是开拓题材的一次探索.两篇均涉及严峻的伦理道德,大致包括夫权、父权、妇道、人道诸方面.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园地里的两朵奇葩,正是“平行研究”的好范例. 相似文献
7.
8.
张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2):181
乐府古辞《陇西行》一诗前后诗意不连贯,且开篇四句与《步出夏门行》结尾四句基本相同,这是因为它原本是由两首无关联的歌辞拼合而成的。明清诗论家们对《陇西行》的解读,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情况:梅鼎祚等人认为这首诗前后割裂;陈祚明等人认为其前后有关联,而且笔法颇为神妙;朱嘉徴等人则直接忽略前半部分而仅阐发后半部分诗意。《陇西行》古辞这种拼合型结构及后人对此的相关阐释具有特殊的诗学价值,充分体现了汉语诗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王侠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11)
《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作为沈从文展现自己湘西之旅的典型文本,糅进了他独特的生命意识、主体情绪与审美感悟。《湘行散记》是在《湘行书简》的基础上,对同一种人物、同一种情境、同一种意绪的二度创作,再次创作中,他对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进行重新的理解和组织,从而使作品生发出丰富而厚重的意义。这种意义的生发离不开在书简中作者已经定下的写作情绪与基调,二者构成了一种相互映照、相互渗透的互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王忠祥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4):1-7
易卜生的杰出剧作<野鸭>通过多元艺术方法,凭借自审、辩驳的形式,表现了多重思想意义.可以简化为三位一体的主要三层绿色之思:一、从戏剧情节和人物关系层面上观察,艾克达尔父子受威利欺骗和压折的故事,批判了社会不公平,格瑞格斯揭秘引起海特维格自杀的悲剧,反映了剧作家的自审精神,反思不切合当时实际的"理想要求",可能引发人们现实生活的危机.二、从格瑞格斯和瑞凌的多次争议的深层观察,显示了剧作家关于"做讲真理的人".如何抵制"生活的谎言"而又不伤害人们正常的现实生活安宁的新思路.三、从人物形象的象征性、各类"象征物"(森林、野鸭、照相等)的影射指向,并结合反讽式辩驳的隐形内层观察,剧作家的绿色之思并未淡化,只是处于"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1.
刘保安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2):63-65
柯尔律治的诗《古舟子咏》是一首叙事诗,具有小说中的一些典型特征。《古舟子咏》具有明显的哥特式风格,其哥特式风格主要体现在哥特式背景、人物、梦幻、哥特式意象、词汇、可怕的画面、哥特式气氛、犯罪、宗教、血腥、哥特式故事情节和主题等方面。《古舟子咏》中的哥特式风格有效地渲染了诗的气氛,强化了诗的主题,创造了极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古舟子咏>是英国湖畔诗人柯勒律治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作.本文从两个角度分析<古舟子咏>中信天翁意象以此来解读<古舟子咏>:信天翁意象的词汇寓意构建;通过对多个意象进行分析,探讨信天翁意象构建. 相似文献
13.
肖涟漪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10,(6):96-99
在《古舟子咏》中,柯勒律治通过对传统的逻格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在同一象征物中重塑一种对立统一的新型二元结构,从而构建其"天(上帝)—地(自然)—人"的有机自然,并结合其文学创作实践,形成柯式的"作者—文本—读者"为一体的"文学有机论"。 相似文献
14.
宋兴杰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5):82-85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太史慈形象存在许多同异,从人物形象塑造和读者接受等角度可以找出其相同之处的成因,从人物典型化和小说主题等角度可以总结其差异原因。比较研究正史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需考虑正史和小说各自的特点,辩证地看待正史和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同异。 相似文献
15.
16.
柯勒律治作为19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蕴含着一种浓厚的道德主题.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他的<老水手行>,可以一窥这部作品所体现的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道德,以及它的人与自然的疏离及人的回归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7.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场所。祭祀是书院组织存在的三大功能之一。探讨书院祭祀的起源、对象、经费来源、仪式和式微,并对书院的教:育功能进行了论述,以期对当代高等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关于泰山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绍香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3)
泰山是客观存在的 ,泰山学是人为形成的 ,泰山不就是泰山学 ,“泰山研究”也不能取代“泰山学研究”。既然存在一个博大雄伟的泰山 ,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这个“道理” ,就是其“存在”的内在真实逻辑关系 ,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的规律。通过数代学人的努力 ,不断对其“揭秘” ,逐渐形成一种系统化了的认识 ,运用学术话语、概念、原理体系将其外化出来 ,就形成了一门关于泰山的学问———泰山学。泰山学有若干分支 ,是一门文理交叉、学科渗透、以人文科学为主 ,但又关照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为营造泰山学 ,国内外学人必将付出艰辛的劳动 ,但也值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