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4.朱熹教子外出求师学道 朱熹,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晚年号晦翁、遯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朱熹祖籍婺源(今江西婺源县),生于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平)尤溪县.朱熹从小在父亲指导下学习,后又广拜名师.由于他聪颖过人,又勤奋好学,终成大家.他在漳州任职期间写成了《四书集注》,这本书影响中国教育达数百年之久.作为南宋时期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和著名教育家,他从事讲学达40年之久,有非常丰富的教育经验.他教育自己的子女也有一套方法,在《与长子爱之》一信中就表达了他的家教思想.  相似文献   

2.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翁、晦庵,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他l4岁丧父,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及门人所辑《朱子大全》、《朱子语录》等,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世称"朱子".朱熹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虽然难以与其理学相提并论,但在南宋书法史上所占的地位仍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朱熹教读书     
背景链接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南宋著名理学家,世称“朱子”,是继孔子、孟子以后杰出的儒学大师。《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南宋黎靖德以类编排。  相似文献   

4.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诲号晦庵,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上饶地区)人。宋高宗绍兴年间举进士,曾任文宝阁侍制、侍讲、秘书阁撰修等职。但他一生主要精力是从事著书讲学。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由于他有比较广博的文献知识和独具的见地,故在训诂、考证、注释古书、整理文献等方面,有重大成就。他的博览群书勤奋讲学和严格治学的作风,对后世学者有不少影响,对我们现在有一定的启发和可借鉴之处。本文想就他的教育主张和读书方法治学态度作些探索,作为自己学习  相似文献   

5.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奄、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福建龙溪,宋代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和心理学思想家。朱熹十九登进士第,六十七岁落职罢祠。他一生主要在福建、江西、浙江、湖南等地担任地方官吏九年、其余四十余年都以祠禄从事讲学和著作。他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学识渊博,著作浩翰,其中包含着丰富而又稍具系统的心理学思想。虽然他的心理观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对于许多具体心理问题的论述却有不少精辟的见解。朱熹著作多达数十种,他的《文集》、《语类》、《四书集注》等是研究其心理学思想的最重要的直接材料。  相似文献   

6.
方彦寿 《教育史研究》2007,(2):36-38,47
本文对朱熹在建阳寒泉精舍和云谷晦庵草堂讲学特点进行了考证和辨析。其时为朱熹考亭学派的萌芽期,书院规模较小,从学门人不多,朱熹这一时期的讲学表现为以下五个特点:即论学与讲学的结合,随分讲论与因材施教、批喻与函授、批评时政与抨击时弊、游学与吟咏性情。  相似文献   

7.
朱熹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婺源人(原属安徽,今江西)。他是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对后世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朱熹十八岁登进士第,六十九岁罢官还乡。五十年中,他在福建、江西、浙江、湖南等省担任地方官吏十四年(其中做过南宋宁宗皇帝的老师四十天),私人讲学先后约三十六年,占大部分时间。即使在任内,每到一处也积极开  相似文献   

8.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朱熹这首诗作者是朱熹(1130——1200),字元晦,晚年自号晦翁,别称紫阳、考亭。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原县)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主张抗金,做过官,后来在武夷山讲学,从事  相似文献   

9.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微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世称朱子.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弘扬儒学思想,是孔孟之后又一杰出的儒学大家. 公元1180年左右,朱熹出任“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南康镇),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重建“白鹿洞书院”,亲自讲学,制定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这份学规充分体现了朱熹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成为了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700多年书院的教学模式,是众多教育学者研究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晚年自号晦翁。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寓居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县)。他是我国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封建主义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朱熹年十八岁,即登进士第,到六十九岁才罢官还乡,这五十年中,他在外作官五任,综计不过十四年,其余大部分时间从事私人讲学,即使在十四年任官期间,他也不忘记兴办教育,由于他长期从事教学实践活动,再他又不忘批判继承前人的教学遗产,所以他能总结一整套教学原则和方法,它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主要的有如下一些:一、学先立志朱熹在教学上,首先要求学生立志,有  相似文献   

11.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3,(19):F0003-F0003
一、生平介绍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婺源(今江西婺源)。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年轻时代,学无常师,出入经传释老。19岁中进士,22岁被任命为泉州同安县主簿。卸任后,专心于儒学。30岁-50岁,朱熹挂职宫观(有薪而无事的闲官),主要进行讲学和著书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歌谣在我国源远流长,是民间文学中的奇葩。在浩如烟海的歌谣中,沧州歌谣仅是一朵小花,但它有别于其他任何一朵,独具特色,香馥色浓。 歌谣既属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必然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必然要反映群众的生活并受其影响。因此,沧州地区的群众生活等种种因素,必然是沧州歌谣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的直接原因。沧州,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战乱频仍,兵燹不断。百姓为求生存,人多习武,民风强悍。至今,沧州许多地方还流传着这样一些歌谣:“东、北二关(即古沧州的东关、北关,今属沧县)赛梁山,庞家河子(村名,今属沧县)赛潼关。”“宁绕九龙口,不从五石桥(指王、杨、韩、赵、刘五个石桥,皆为村名,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走一走。” “羊三木,吕家桥(皆为村名,今属黄骅市)。雁过拔根毛。老爷们儿不在家,老娘们儿也不饶。”现今孟村回族自治县的新兴村,解放前也素有“小梁山”之称。这些地方,  相似文献   

13.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婺源人。南宋著名的道学家和教育家。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泉州同安县任主簿,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他受命任江南东路南康知军(军治在今江西省星子县),第二年三月到职。他甫至南康,即着手白鹿洞书院的修复工作。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的后屏山之阳,离星子县城二十余里。此地背岭古松参天,苍郁蔽日,洞前清溪临崖,常流不息,“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君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  相似文献   

14.
韩之超 《考试周刊》2011,(5):212-213
朱熹一生主要的事业有三个方面:教育、著述与政治。他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从创建寒泉精舍聚徒讲学,至建武夷精舍、竹林精舍、重建白鹿洞书院与岳麓书院,积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朱熹宦迹所至闽、浙、赣、湘、皖等地区,从政不忘讲学论道,故其事业最显著处是在教育方面,其著述之宗旨也与教育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南宋高宗建炎四年生于福建尤溪,卒于宋宁宗庆元六年,今年正好是他逝世880周年。朱熹是中国古代一位“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旷世大儒,同时也是毕生致力于讲学授道、卓有贡献的著名教育家。朱熹从事教育活动约五十年,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事业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朱熹大书《千字文》的书法艺术董路谊,时善刚朱熹(1130-1200).字元晦,改字仲晦,自号晦庵、遁翁,别称考亭、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登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曾任转远使、焕章阁待制、秘阁...  相似文献   

17.
书院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它起始于民间讲学.有学者将其源头追溯至汉代私家讲学之精舍与精庐;然就藏书条件、建制以及习业风尚而言,真正意义上的书院始于唐而盛于宋,这几乎是上世纪以来的定论.  相似文献   

18.
<正>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原籍安徽婺源县(今江西婺源县),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五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他博览和精密分析的严谨学风,以及他的许多教育措施和教学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不少观点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试对朱熹关于教育目的、教  相似文献   

19.
朱熹     
《中文自修》2012,(5):2
朱熹(1130—1200)中国南宋理学家。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然皆是无实权之官职。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朱熹被革职。庆元六年(1200)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  相似文献   

20.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南宋江西婺源人。他于19岁中进士后,先后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做过十年的地方官,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完成者。他的学说与思想影响了后世学术思想的发展达六七百年之久,并波及海内外,至今未已。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冬,他重修庐山白鹿洞书院,聚徒讲学,传播文化,教育士子,是他一生中振兴理学,开创和健全书院制度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早在唐代九江就出现了书院的最初形态,民间讲学授徒、传播文化的活动已相当活跃。白鹿洞原是唐代李渤隐居求学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