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诗学精神》、《中国诗学原理》、《中国诗性文化》、《中国诗词之美》四卷本摞于案头,厚实得像一块砖。这也确实是一块砖,构筑作者刘士林教授那美却并不虚幻的“诗性文化”之城的城砖,虽沉默朴素,但很有质感。在诗学研究的书斋化、诗歌创作庸俗化的今天,作者以“诗性文化”为关键词解读中国历史文化,让我们借此机会重温中国诗性文化的精神之旅,接触人类原初的情感震撼,寻找民族生命的源头、大地深层的泉水。  相似文献   

2.
在诗学研究的书斋化、诗歌创作庸俗化的今天,作者以“诗性文化”为关键词解读中国历史文化,让我们借此机会重温了中国诗性文化的精神之旅,接触人类原初的情感震撼,寻找民族生命的源头、大地深层的泉水。  相似文献   

3.
资深老报人陈布南先生从事报业60年,跨越解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解放后在陕西日报工作,1987年退休,如今已至耄耋之年。陈老一生壮烈精彩,命运颠沛多舛。于右任当年在南京办报时就在其下做编采工作,他曾采访过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高层领导,也访晤过马歇尔和司徒雷登,并飞跃海峡赴台采访。  相似文献   

4.
周韶华是中国当代画坛革新的一位标志性人物,他多年来致力于将中国艺术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努力探索中国画的变革发展之路,成为中国画水墨改革的领军者。他一方面横跨时代,在北方文化遗迹  相似文献   

5.
由顾颉刚先生总其成的二十四史新的点校本,中华书局已经在去年全部出齐了。现在,顾颉刚先生在作什么? 九月十五日上午,我们去三里河拜访了顾颉刚先生。他听说中华书局的同志来看望他了,十分高兴,非让我们先坐在沙发上不可,然后让人端来藤椅,自己坐在我们对面。他笑着说:“年纪大了,怕听不清你们的话,这样近一点。”  相似文献   

6.
<正>朱生豪,浙江嘉兴人,著名翻译家,其在国难境遇下奋发图强,于艰苦环境下迎难而上,以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较早向国人介绍和翻译了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优秀剧作,译文质量和译文风格独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也深受国内大众读者的推崇与喜爱。一、壮志凌云:国难境遇下奋发图强  相似文献   

7.
舒旷 《出版参考》2010,(12):41-41
结识翁图先生,纯属偶然。2004年春,一日我到北大三教附近的图片社去冲洗照片。偶见一老者,手里拿着一张与泰国诗琳通公主的合影,正与店员聊天。我以前看到关于诗琳通公主来燕园研习书法的报道,而且知道诗琳通公主的书法导师正是北大的书法家张振国先生。我猜想这老者必是张先生无疑了,遂趋前与先生攀谈。  相似文献   

8.
傅雷先生(1908-1966年)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翻译家.回顾他58年的坎坷人生,在翻译、文艺评论、美术等许多方面,给人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精神遗产,其中在文学翻译领域的成就最为杰出,被誉为我国翻译界当之无愧的泰斗.傅雷的翻译作品准确而传神,"行文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变化",不仅获得翻译界一致的赞赏,也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极高的评价[1].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的最后十天,笔者有幸参加了2000年两岸出版文化交流活动,随祖国大陆书展团前往台湾。入台的第四天,我放弃了随团往阳明山、士林官邸等处观光游览的机会,听从《中华日报》主笔吴涵碧小姐的安排,去拜访台湾出版业的“尖子”。其中特别令人难忘的便有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的老板平鑫涛先生。我们依时到达台北敦化北路皇冠办公大楼的时候,平  相似文献   

10.
11.
荧屏上的白岩松,冷静、睿智、从容自信.他在二百多期“东方之子”的主持中,特别善于巧妙地提问,丝丝入扣地拔动观众的心弦.  相似文献   

12.
晚上9点30分,尽管拼命赶路,仍然比预约的时间晚了一刻钟,来到我国著名新闻史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家。陪我同去的是当年的同窗、如今仍在方先生门下攻读新闻史博士的方迎九。坐在暖暖的灯光下,吃着师母端出的糖果,再次聆听先生的教诲,那  相似文献   

13.
关于梁思成和林徽因,坊间各种版本的图书太多太多。或是聚焦他们的婚姻,或是重绘两人的才学。但如果真正走进梁思成学术,翻阅一本本翔实的《梁思成全集》,就会感到,还有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该被低估更是不该被忽视的。梁先生学术思想之所以能够如此真实、全面、系统地披露于世,正是这个人不辍努力的结果,她就是林洙。  相似文献   

14.
叩访档案,就是叩访历史与未来,叩访曲折与成功,叩访苦难与幸福。叩访档案,是与历史的对接,是和文化的对话,是对心灵的拷问。叩访档案,让人深沉,给人睿智,使人真诚。  相似文献   

15.
我与高信疆先生因书而结缘。那是在1995年春天,好友鲍元恺教授以作曲家的身份赴台湾访问,带去了我的《东方既白》。这是我的一本艺术评论集,其中收录了我与鲍元恺关于音乐艺术的一篇对话。那天晚上,忽然接到鲍元恺从台北打来的电话,说他正与几位台湾的文化名人聚会,  相似文献   

16.
杨正泉:1940年生,山东肥城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任编辑、记者,担任过国际部副主任、主任,中央台总编室主任,中央台台长助理、副台长、台长兼总编辑等。高级编辑。1993年4月调任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党组书记。2001年7月任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党的十五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现为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我与广播》、《书刊外宣散论》等书。  相似文献   

17.
叶飞 《档案时空》2014,(11):25-27
2014年5月19日上午,我国红色无线电通信事业创始人之一张沈川先生之女张僧宝、婿金传玺一行来到石门县第一中学,追寻她父亲七十多年前光辉传奇的人生足迹,受到师生们的热烈追捧和欢迎。徜徉一中校园,张僧宝夫妇一边听取侯宏泉校长对学校发展历程的介绍,一边愉快地回忆其父张沈川与石门一中的渊源,并代表毕业于九澧的姐姐张克利感谢母校的教育之恩,还欣笔题词:“祝愿石门一中——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桃李遍大下”。  相似文献   

18.
正相信大家对陈万雄先生毫不陌生:作为集团总裁,他经常亲临第一线指导工作,讨论业务;作为出版家、文人学者,他经常公开演讲,著书立说,同时也接受两岸三地以及不同媒体的采访,无论是历史文化、出版发展、阅读学习,还是家庭教育、待人处世,他都能侃侃而谈。在这次荣休专访中,陈先生除了讲述其文化理念、人生故事外,还流露出真情感性的一面。这位以"依然白  相似文献   

19.
邓广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笔者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对邓先生的为人与学识崇敬有加,只恨无缘忝列门墙。大学毕业后留在北大工作,有幸经常聆听邓先生的教诲,受益良多。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想把邓先生的学术道路,他所经历的学界风云,形诸文字,给我们的学术史留下一份资料。但邓先生对为他写回忆录或传记文章的采访者,一概“六亲不认”,视之为“不受欢迎的人”,因此不敢贸然打扰。最近,高校古籍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设置  相似文献   

20.
导师被尊为学界泰斗,为人师表.虚怀若谷。他看似不苟言笑.其实幽默活泼、充满情趣。[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