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宇 《天津教育》2009,(3):26-27
利他性历来是道德行为的恒定特征之一,而与之相关联的自利性却一直处于争议之中。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相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评判的标准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其在思想和教育领域引发争论的焦点不在于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而是对道德行为的利他性和自利性的思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内驱力和价值观参与下进行的,真正的道德行为是利他和自利相统一的行为,道德行为的利他性和自利性完全可以在社会德育的整合作用下得到协调一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个人效用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尊重、被他人尊重、抑恶扬善、除暴安良、助人为乐、行善积德、利他行为)、自我需要的函数。利他行为既然是一种不计得失、牺牲自我的特殊个人自利需要。每个学期的调查问卷显示,几乎每个人的效用偏好中,都存在行善利他需要,但越是涉及成本、越微观,利他倾向越弱,人们的利他倾向与其成本代价成反比。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的所谓“亚当·斯密问题”事实上并不存在。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认为,自利与利他都只是人性的一个侧面,人性既不是完全自利的,也不是完全利他的。在《国富论》中,斯密以人的“利己心”为出发点建构经济理论体系仅仅是由于经济科学研究的需要,并不表明斯密对人性的看法有了改变。  相似文献   

4.
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计划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四大基本观点提出一些探讨性新看法,希望能在哲学界引起讨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事物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事物观不同于一般的具体事物观。一般的具体事物观是对具体事物的初级抽象,而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事物观则是对具体事物的高级抽象。其初级抽象是只给不同的具体事物起出不同的名称而已,而其高级抽象则是把一切具体事物都概括为物质形态。其意义在于肯定具体事物永远地、普遍地具有其自身所固有的结构及其  相似文献   

5.
论亚当·斯密的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的所谓“亚当·斯密问题”,事实上并不存在。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认为,自利与利他都只是人性的一个侧面,人性既不是完全自利的,也不是完全利他的。在《国富论》中,斯密以人的“利己心”为出发点建构经济理论体系仅仅是由于经济科学研究的需要,并不表明斯密对人性的看法有了改变。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一切物质和一切精种现象都是有结构的,没有结构的物质和精神现象是不存在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界,从宏观事物到微观事物,都是如此。所谓结构就是事物的构成,对结构的认识应包括对结构件的认识和对结构方式的认识。结构是若干种结构元素的集合,不同事物是由不同的集合元  相似文献   

7.
严复比较了中西实用观,认为西学以实际事物为研究对象,重视实验、实证、实行,以行为的效果判定概念的意义;倡导自由、自利、自利与利他相统一,对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实用的.而中学以书本知识为研究对象,重直观、体验、顿悟,思维模糊、紊乱;重义轻利,存天理,灭人欲,对封建统治者愚弄百姓来说是实用的.他认为,中华民族要想自立于世,非学西学的长处不可.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以一定的形式存在。形式不仅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也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直观方式。艺术也是如此,艺术首先在形式上能与那些非艺术的东西区别开来,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一种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情感的形式。而透过事物的形式,研究事物的内容,研究事物的特殊矛盾和发展变化规律,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也是艺术研究、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利他行为时有发生。从利他的角度,通过重新审视经济人假设中过度强调经济主体自利的一面,可以看出纯粹利他经济人假设存在一定的理论局限。在这个意义上,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不仅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也是对西方经济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自私与自利     
长久以来,自私与自利一直被混淆使用,意味不明,在使用它们时,多少会引起整个句子的句意变化。本文从自私与自利的概念,属性和利益层面入手,分析比较了自私与自利的不同之处,以便能够更加准确地区分和使用这两个词语。并且探讨了自利与利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互惠模式--亲缘互惠、弱互惠(即互惠利他)和强互惠,与此对应,国际关系的三大互惠模式分别为同质性互惠、互利性互惠和共同体互惠.三大互惠如果从行为上分析,均具有利他的结果,因而不能有效区分彼此.但如果从动机和伦理取向上划分则简单明了,亲缘互惠和弱互惠表现为"开明的自利",价值指向是自我,而强互惠表现为"无私利他",价值指向是他人.互惠研究除了探求互惠本身蕴含的伦理取向外,还必须深刻探求这种伦理取向的动力源,即施动者伦理意义上的利他性和利己性的动力源是什么?亚当·斯密陷入了"因为行为体天生具有双重经济秉性从而既会利他又会利己"的循环论解释,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家本性的生成提供了更优的解释,因而对"国家伦理取向的动力源"问题的回答坚持的是实践本体论.  相似文献   

12.
二次大战胜利后国际新局面的两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法告诉我们:由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内在的矛盾,因此,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战争是一种事物,领导战争全局的历史人物也是世界上的千万事物之一,它们或他们同样具有两重性。怎样去分析各种事物两重性的特征,也就是怎样用两点论去恰当地剖析  相似文献   

13.
自利利他思想是大乘佛教的精髓.本文试从佛教的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来简单介绍此精髓,并试着论述重提此思想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的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的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印度洋地震海啸各国遇难总人数已达到20多万人。震惊之中,救灾之余,我们也应重视这次海啸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哲学思考。印度洋海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随后暴发的疫情以及广泛开展的国际大救援大赈灾活动……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我…  相似文献   

15.
自利指主体出于过一种“好生活”的动机而为自己谋取利益,这是人类行为的基本特征,不同于利己主义。自利存在三种形式,即生存性自利、价值性自利和道德性自利。生存性自利是保证主体满足其本能性的需求,同时,它也是价值性自利和道德性自利的前提;价值性自利是人们在具体行为中所追求的目标,无论这一目标是满足了自身的价值性自利还是他人的价值性自利;道德性自利是价值性自利在道德关系中的延伸,它是在主体无法独立实现价值性自利、并身处某种现实或可能的道德关系时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恰当的"时空"是进行有效教育的重要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择的必要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一切事物的存在及其作用都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时空与事物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当然,不同的事物与不同的时空联系的具体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具体作用是不一样的。为了追求事物存在的积极作用,我们应重视时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来到世界上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都要探索,玩就是一种探索。孩子正是通过玩来了解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感受自己的能力;通过玩来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体验自己和别人、自己和各种事物的关系。孩子这种自发  相似文献   

18.
在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的今天,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当今生存与未来发展诸方面,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科学思考,离不开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去面对,去研究我们面前的一切。应当说,科学精神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特征。我们应当时时处处自觉地坚持以科学精神看待一切事物,分析一切事物,处理一切事物,养成习惯并形成品质。这就是科学品质。  相似文献   

19.
滕宇 《中国德育》2007,2(10):52-52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正其义不谋其利,行其道不计其功”是君子崇高的道德向往,而对于自利的理解则是模糊的、矛盾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进一步阐述:“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即以善德施与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其益。由此可见,中国古人将利他当作是道德行为的主要追求,自利则是其副产品,自利更多地强调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即“道德并非是一种需要人们竭力维护其吸引力的意识形态,而是人类的一种生物上的必然需求,道德具有生物学的根源,是人们获得快乐与幸福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20.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或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但是,事物的普遍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普遍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事物也是普遍发展的。发展是通过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