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教育知识分子是站在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立场上来批判、反思教育现实的一群知识人。在传承儒家文化、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教育知识分子肩负着文化批判与文化认同的使命。教育知识分子的文化批判可以大致分为外在式的批判、批判主义的批判和批判理性的批判三种类型。不同的批判类型将导致不同的文化效果。为了在教育领域中形成对传统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理性认同,教育知识分子应避免外在式的批判和批判主义的批判,从而在批判理性的批判的基础上形成深度的文化认同,最终实现对于文化传统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2.
以知识分子身份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艾德里安娜·里奇不同时期的一些代表性的诗歌与批评论文,探讨她作为公共知识分子而进行的社会政治与暴力等问题上的文学话语建构,以及这一话语身份背后的成因。通过关注公众议题、代言边缘政治,以及解构强势话语体系的各种文学实践,里奇确立了其知识分子的批判立场;该立场形成是里奇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宏观语境、其本人内在的自由主义思想以及她多重身份合力作用的结果。这一发现不仅对理解里奇的重要文学主题提供参考,也能引发人们对现实中的社会和政治公正等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原本是指中国共产党的一种政治活动,它符合政治活动的根本特征,本质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政治活动。政治家是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具体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家用理论掌握群众的一种政治活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本质。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成长为政治家,站在政治家的立场上,才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审美历史维度的乡土美学并非古典美学——现代美学——后现代美学三大美学形态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继承,而是中国现代性背景下的美学体系的重建,是在三种美学形态交织下的知识分子立场的批判乡土、知识分子立场的诗性乡土和农民立场的现实乡土,这三个维度,是乡土美学历史意义上的审美选择。  相似文献   

5.
阿多尔诺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站在对当代资本主义工业明进行的彻底批判的立场上,把现代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核心课题,着重研究了现代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批判与拯救功能,艺术的形式与自律等问题,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对现实世界的否定,具有批判现实和拯救人性的功能,这一切的支撑点则在于艺术的自律性。  相似文献   

6.
阮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时人服其远识”,又“多谓其痴”;后人有誉其为“真正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或贬之为“生活和思想本来就是堕落的”,分歧之大,几乎是到了截然不同的程度.而其争论的焦点,则集中于阮籍的政治态度和处世方式上.有人曾武断地说:“阮籍鄙晋是不应该的,魏朝既然丧失朝气,魏统治者既然已经腐败,没有统一的能力,那么还死死抱住一具僵尸有什么用?历史是发展的,知识分子应该是历史发展的敏感者,不应该是历史的哀鸣者;应该以国家、民族的大业为重,顺应历史的潮流,积极推动历史前进,不应该留恋于庸俗的私人感情.阮籍的悲剧就在于感情常常代替理智,使他不能勇敢地告别过去,大步向前迈进,以致走上了一条‘背时’的道路,在苦闷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也作践了自己的一生.”并得出结论:“他的处世方式和政治态度是应该否定的.”另有论者则提出:阮籍“真的到了‘魏晋之际’他是站在司马氏一边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处处为司马氏着想,为国家着想”,“站到新政权一边”“对司马昭的支持是一贯的”,而司马昭则“处处尊重际籍”,“敢于不拘一格地放手使用,加意保护”.并断言“置阮籍与司马氏长期合作的大量史实于不顾……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察”.一个是否定,一个在肯定,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两种既对立又互补的文学思潮:无产阶级文学思潮与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沈从文作为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一直坚持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来涉及社会、政治.他的这种立场和思想遭到强烈的批判,以至于初期的文学史编撰也没有给予其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以高平陵事件为分界的正始时期和后正始时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历史阶段。因此,在两种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正始学和后正始学,不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貌,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以何晏为代表的正始学,其成就虽比不上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学,也比不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后正始学,但它在学史上也留下了自己的印迹,并对两晋坛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尽管有些影响可能是负面的。  相似文献   

9.
有学者专门对“文化大革命”期间作家的精神世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文化大革命”期间,为思想改造运动驱使和政治斗争需要。知识分子从身份到思想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根据其精神形态可以区分为虔诚型知识分子:无论受到怎样的批判和打击,从来都没有动摇对党、对毛主席、对文化革命的崇敬和信任;苦闷型知识分子:面对政治风暴,表现出难以排遣的哀怨与愁闷;中间型知识分子:对党的忠心依旧,但面对迫害,不满与无奈之情时有表露;抗争型知识分子:在批判声里,为捍卫真理、坚守人格,选择宁折不弯的抗争。“文化大革命”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剥夺了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加快了推行集体创作方式的步伐,文学创作变成只需要技巧,而不需要思考。“如果说‘思想改造’是从思想上消泯知识分子的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深入生活’是从创作源头上取消知识分子的个体活动空间,那么‘集体创作’则是从创作方法上切断知识分子的诗意继承,完全将文学纳入政治宣传的传声筒行列,甚至有点半军事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工作是党和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不仅具有现实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李达作为新中国最早任命的大学校长之一,在主政湖南大学期间,针对湖大知识分子存在的思想问题,开展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改造、“亲美”“崇美”思想的改造、资产阶级思想和旧思想的改造。在湖大知识分子中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效地推动了湖南大学的民主化改革,同时也为新中国各条战线充实了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错误思潮、阐明科学原理的同时,明确了开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唯物主义哲学立场、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价值立场,其中蕴含的立足实践、把握主体、勇于批判、阶级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们今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池莉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是渺小的、虚伪无用的。她通过漫画、夸张、对比等一系列手法讽刺挖苦丑化作为"漫漫长夜的守护者"的知识分子。她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片面的,她无视知识分子世俗化的时代大背景,同时也未能看到知识分子世俗之后还仍旧坚持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文化价值立场这个现实,所以她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是不客观的。  相似文献   

13.
肖仁福早期中短篇小说抒写湘西风情,呈示民间文化,表现苗民的生存状态。后期中长篇小说站在世俗立场书写官场人生,反思现实政治和世态人情,探讨知识分子传统士道观念的蜕变及精神突围。  相似文献   

14.
莫言的小说创作最初是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莫言开始以民间立场的姿态进行小说创作,这一时期莫言的小说在恪守民间立场的同时,并未和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传统和批判精神发生对立。《檀香刑》是莫言小说民间立场的一次大的转折,莫言站在了民间消极性的一面,站在民间和知识分子传统对立的一面,结果使莫言追求的民间立场写作因为道德的缺失而显得暧昧含混。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现状的简要分析,认为当今知识分子应该关注处于社会最边缘的阶层,帮助他们在公共话语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站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的立场上,倡导多元,尊重差异,为营造中国的公共空间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阿多尔诺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站在对当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彻底批判的立场上 ,把现代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核心课题 ,着重研究了现代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批判与拯救功能、艺术的形式与自律等问题 ,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对现实世界的否定 ,具有批判现实和拯救人性的功能 ,这一切的支撑点则在于艺术的自律性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底层文学"中的"农民"题材小说,整体上渗透着一种启蒙精神。其知识分子立场下的启蒙叙事着重体现在对愚昧的揭露、对权力的批判上,并通过揭示农民生存悲剧的根源,反映当下中国社会深层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批判精神是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的重要组成,批判主题也是"五四"以后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1940年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批判主题的作品很多,考察这些作品与"五四"同类题材作品的异同,无疑会对把握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流变有帮助。文章认为,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表现出了不自觉的步步后撤,"后五四"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自信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也被逐渐瓦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阮籍悲情美学的产生是由当时天下多变的政治原因以及以悲为美的审美文化背景所决定的.阮籍所处的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乱世,现实充满着苦难.其中知识分子阶层的痛苦较其他阶层的人似乎更为沉重.同时也受到了自周秦时期以来的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时代审美印记.  相似文献   

20.
王实味的悲剧在现代知识分子思想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知识分子理论为切入点,以王实味的作品为基点,在现代知识分子三种发展模式的大背景中,解析王实味作为知识分子的时代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悲剧——在承担社会批判功能时,因介入政治而产生的政治文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