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海广播电视台摄制的30集大型文史风光艺术系列片《人意山光》称得上是精心策划、精良制作、内容精美的电视艺术佳品,这部系列片通过"综述篇"、"风光篇"、"古迹篇"、"民俗篇"、"人物篇"这五大板块把宁海的自然、社会、人立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整合包装上来看,这部系列片策划精致、考虑周到,也非常成功。这部片子在全国、省、市一级的评奖中都获得了良好的成绩,是业界对它的肯定与认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个县级电视台,有勇气、有信心制作出这样一部大  相似文献   

2.
2011年11月11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浙江省广播电影电视学会、宁波市广播电视学会和中共宁海县委宣传部等4家单位在宁海共同举办了30集电视人文系列片《人意山光》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周然毅主持。中广协会副会长张振华、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研究处副处长杜永明,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洪民生,浙江省记协副主席、省广电学会常务副会长胡瑞庭,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高晓虹,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朱羽君等出席会议并发言。  相似文献   

3.
地方特色的电视节目,是指依托本地特色文化,充分发挥电视媒介手段,满足观众文化需求,并在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中发挥应有作用的节目。宁海县广播电视台开办的《人意山光》节目,不仅为地方电视台提供了广阔的表现领域和较大的创新空间,而且由此带来的差异性又赋予了地方电视独特的风格和内涵。1、鲜明的地域特色塑造电视节目品牌形象的关键一步是对栏目进行鲜明准确的定位。《人意山光》定位具有地域性特色,服务本地受众,体现本地文化,做足本地文章。通过对本县自然风貌、  相似文献   

4.
我比较早接触《人意山光》作品,最近花了四天的时间看了三十集片子,并把编后记的这本书也看了,感觉非常非常好,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文化成果了。我觉得《人意山光》从创意到成品充分表达了宁海人的人杰地灵,本地的几位专家及编导的文章写得非常好,非常到位,它的解说词非常流畅,有文采,有诗意。这个创作团队令人佩服,一了解,都是年轻人。我很同意他们自己说的"所有吃的苦实际上都是收获",这个话很经典。比如,它开机是2004年4月20日,拍一座古桥,为了拍好它,动用了摇臂,一个镜头就磨了  相似文献   

5.
章蕾 《视听纵横》2003,(5):70-72
化类栏目在电视台整个播出时间中占有很大比重,其宣传教化和娱乐消遣作用不可低估。办好化类栏目,显现其人特色,是电视台赢得更多受众、树立自身形象、提升自身品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人意山光》讲述了千百年来浙江宁海的变迁与人文景象。那些名胜、那些古迹、那些民俗、那些人物……我们聆听着娓娓道来的讲述,仿佛徜徉在音配画的长卷中。《人意山光》是一部30集的人文风光艺术片,分别由五个篇章组合而成,展现了立体的有生命的宁海县志、缑城春秋。综述篇讲述了宁海的过去与今天,从多个侧面阐释了宁海跨越式发展的宏大主题;名胜篇像数篇小品文逐一介绍了跃龙山、茶山、风雅温泉等若干处人文胜境;古迹篇则引领人们追寻着徐霞客的足迹踏访古道、古宅、古桥和古窑;民俗篇让人们充分领略了缑乡三雕、十里红妆  相似文献   

7.
开播三年多的"走遍中国"栏目,应该说是一个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主旨的大型文化性专题栏目.它以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人文视角,为海内外观众开启了一扇直接了解和传播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窗口.  相似文献   

8.
宁海广播电视台用六年时间,摄制了一部30集的电视人文系列片《人意山光》,分别由5个篇章(综述篇、名胜篇、古迹篇、民俗篇、人物篇)组合而成,节目总量500分钟。播出后,好评如潮,有20多篇作品在省和全国各类电视文艺节目创优活动中获奖,其中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举办的历届全国电视文艺"百家奖"电视节目终评中获得栏目类、其他类、电视文学类一等奖的就有四次。一、筹拍的动因源于对文化的认知与使命感2004年初,宁海台申报了一个列作文化精品工程的电视系列片项目。在这影像文化到来的时代,想用电视  相似文献   

9.
开放与变革引发着大众对新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观念、生存方式、消费时尚、生活趋势的自我寻觅,人们需要掌握经济政策,把握市场行情,走向科学消费,学会合理投资。这样的时代需求给电视经济新闻创造了工作空间,也提出了崭新要求。以下,笔者将结合自己在电视经济新闻报道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探讨报道观念、报道方式和人文意义方面的一些话题。报道观念:追求变化中的信息量与预见力时代要求电视经济新闻报道应该与巨变中的经济行为同在。具体落实在选题开发上就是尽量向受众感兴趣的经济热点靠近,服务现代主题,多报道既符合生活的逻辑又具备生…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吹响了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铮铮号角,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指明了方向,也为电视文艺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李文雅 《新闻传播》2009,(10):103-104
纪录片是每一个时代的记录者,其中承栽着民族的乃至人类的人文精神.其中尤以人文纪录片为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电视人文纪录片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大量投资的支撑下.出现了一批制作精良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形式之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从人文内涵的角度来看。还是存在着一些缺憾。正视这些缺憾.将为电视人文纪录片寻找到更好的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异彩纷呈的电视荧屏上,有这样一类节目:它们带您远离现实的喧嚣,以独特的人文视角,为您讲读遥远年代或记忆深处曾经发生和存留的故事和人物,这就是历史人文节目。而笔者认为,历史人文节目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受众,把那些小众的尘封在故纸堆里或  相似文献   

13.
《热线188》栏目于2007年7月1日创办,是萧山广播电视台开设的第一挡民生新闻节目。开播一年多来,栏目始终依照“热线为您架设,记者在您身边”的宗旨,已成长为萧山广播电视台一档富有地域特色和宣传影响力的品牌节目。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0月20日,来自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的多位新闻理论名家对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型新闻直播栏目《江苏新时空》进行了观摩。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该节目在全国省级电视媒体电视新闻改革中所进行的探索和尝试,充分认同了其颇具特色的节目风格。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吴文虎没想到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有这样的大手笔,这档节目投入很大,但无论是节目的形式还是内容,都相当不错,有特色、有创意。开省级卫视新闻改革的先河。首先是“超链接”。这是当今非常前沿、非常有探索力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县(市)电视台是离中国基层百姓最近的国家媒体。"因为最近,所以最亲"这句形象代言词,是我们宁海电视台关注基层民生,传播本土民俗风情,弘扬地域优秀文化而提炼并秉承了多年的工作追求。"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则向我们提出了更高职业要求。如何将这种传媒文化工作精神和态度贯穿到电视节目的各种形态和层面,地方电视文艺节目如何立足本土,发挥自身优势,拓展程式,创新理念,走出一条属于县(市)电视台独创独有的品牌之路?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思考的。  相似文献   

16.
《华豫之门》化蛹为碟寻突变《华豫之门》是2004年1月借河南卫视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益智类节目,以"古今文化寻根,打开华豫之门"为节目宗旨,试图"在文化解析中发现河南,在谈古论今中塑造河南",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人文视角,为人们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原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窗口。  相似文献   

17.
电视界已经形成共识:要提升电视频道的品位和影响力,必须加大大片创新力度。笔者调研了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大片以后对这一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吉林台的大型文化纪实栏目——《回家》在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评选中获得“优秀栏目奖”。这里着重探讨该栏目的运作情况和启示,希望对电视台的大片创新有所帮助。综观我国电视节目现状,深受观众普遍喜爱的莫过于三大类:一是电视剧;二是综艺娱乐节目;三是情感类节目。在众多的情感类节目中,如何既创造出自己的独特品质,又满足观众的需求,这是一个节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回家》栏目顺应观众…  相似文献   

18.
鞍山广播电视台《车行天下》栏目是将汽车文化、车行服务、汽车装饰、观众互动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时尚类杂志型栏目。本文从栏目运营和广告运营两个方面作具体分析,分别从栏目定位、栏目风格、栏目内容三个方面作以全面剖析,在《车行天下》栏目广告运营方面,以先让少数商家受益,促进更多客户投放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形态发展历程回顾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十多年间,从与用户的交互角度出发,可以归纳出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浏览、搜索、社交。这说明了用户对互联网的认知和需求,正在逐步提升和丰富。从早期单向的资讯浏览,到运用搜索获取信息,再到对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渴望。我们可以理解为产品激发需求,需求促进革新,二者不断相互作用带来了互联网的进化。而今天,我们正迎来互联网的新时代——云时代。云时代的门户组合拳在云时代中,门户如何整合现有资源、紧跟趋势,打出自己漂亮的组合拳?我们认为,"内容"、"服务"、"云端"三大核心要素,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0.
《新闻前哨》2009,(6):81-81
2009年是天门市广播电视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年,作为深化改革首批试点单位.电视中心牢牢把握提升宣传水平、实施宣传效益工程、强化栏目品牌战略意识和人才意识,针对以往新闻宣传有量无质、栏目效益有虚无实的现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