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先富起来的人,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一些人对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原则产生了怀疑,担心这样下去会导致两极分化。作者认为,让一部人先富起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它不会导致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但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分层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消除社会层化现象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必须深刻理解邓小平先富共富理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深化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他深刻地认识到,由于指导思想的不同以及政策取向的差异,发展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种结果是两极分化;另一种结果是共同富裕。基于这一重要认识,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为中国的改革发展确立了两条根本原则:第一,中国的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第二,中国的发展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搞两极分化,不允许出现新的资产阶级。这是邓小平在解析资本主义发展实践,又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所得出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十分重要的结论。这一重要结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且把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认识。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证明,坚持了这两条,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开了这两条,就是从根本上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不容忽视的是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特点;当我们的学校在以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同时,学生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他们身上出现了一些错误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社会分配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社会各阶层都对这一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此,这一问题自然也成了军校学员关注的热点和我们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门课的教学中应当解决的难点之一.部分学员尤其对两极分化有所担心,对共同富裕能否实现心存疑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引导学员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社会分配问题,认识“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我主要讲了以下几点.一、由“先富”逐步达到“共富”,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重申了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所确定的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经济政策.对此,有些同志还不大理解;担心这样搞“贫富不均”,会出现“两极分化”、乃至背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种认识尽管存在于少数人当中,但它不利于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甚至会束缚人们勤劳致富的手脚,这就直接影响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奔小康”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弄清“一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初期共同富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理论支撑。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审视改革开放初期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理路是当前发展新阶段的历史要求,也是对于“三次分配”的实践诉求。改革开放初期共同富裕思想以中国实际国情为逻辑依托,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以此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制度层面创造了中国式共同富裕道路,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特有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丰富的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民主法制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在理论上使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城镇化给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我们可以从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角度进行如下思考。一、从经济学角度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1.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体现和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加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共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有些已相当严重,令人触目惊心。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虽有一定关系,但是不能完全归咎于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遏制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主导的价值取向与现实表达的反差很容易引起人们关于共同富裕这一问题的强烈关注.建国至今六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成就更是举世瞩目.在社会财富持续增加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已经不再是一种梦想,不再是一句空谈,坚实的物质基础是我们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基本保障.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在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人们收入水平差距过大、贫富悬殊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共同富裕成为目前研究的中心课题.那么,面对这一历史新问题,我们该如何破解?我们该如何才能使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本人将就中低收入阶层共同迈向小康富裕生活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市场化改革不仅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质的提高,而且使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社会转型也出现了社会规范分崩离析,社会基本价值取向日趋复杂化,社会成员压力逐渐加大,人与人之间出现严重信用危机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社会整合,将传统社会分层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分析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实际变化及其原因,力图引导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走向科学合理的轨道,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创建了主体和多元化社会主义理论并用于指导中国的改革,使我国经济、教育、卫生等各项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制度的创新,给中国的各项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社会以全面发展的姿态呈现于世界面前.  相似文献   

14.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共同富裕的道路 C.坚持改革开放、搞好经济 D.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正确认识( )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现代化转型的时期,社会转型给城市社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城市社区的各个方面发生变化。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及和谐社区的背景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的文化认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WTO与仲裁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0后,会给社会的经济与政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也会给中国的司法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在对中国仲裁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入世后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面对中国入世后仲裁事业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状况,为了中国仲裁事业的发展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国家观陈秋玲邓小平关于使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其科学性已经为中国18年来的社会实践所证明。而同样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思想的民主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这对我们深入探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问题有着重要地指导意义.因为,它有助于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进—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有制结合的问题杨玉川,张福明邓小平同志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过程中,既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又从中国国情出发,那就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公有制占主体和实现共同富裕;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深化经济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一...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关于新时期民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化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这对于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各民族共同富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邓小平的民族思想,是在把握时代特征,指导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一),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新时期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三),肯定我国新时期的新的民族关系,否定长期流行于民族工作中的过时的错误理论;(四)强调为了使少数民族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要加强我国民族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