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康德美学思想体系是康德思想大厦的基石之一。在《判断力批判》理论著作中,其从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维度厘清了审美判断的界定:从质上讲,康德美学思想认为鉴赏判断的审美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是经验与理想审美的二元构成;从量上讲,审美不凭借概念而属于普遍令人愉快的,是目标与过程美感的统一体;从关系上讲,美的判定仅仅是单纯形式的合目的性;从方式上讲,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这种必然是建立在人都有“共通感”这个前提上的。  相似文献   

2.
康德提出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无利害关系的快感、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和共通感。这和庄子的审美思想有一定的可比性,二者的相似点体现在:美的无功利性,美的主观体验性,美的无概念性;相异点体现在:自然和主体顺应关系不同,"共通"的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3.
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标举的无功利、无利害美学对后世美学体系的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席勒、斯宾诺莎等人都受到其美学思想的熏陶。但是,无功利美学思想在后现代不再被重视。因为后现代主义美学强调大众文化审美,关注审美活动日常化和日常生活审美化,更强调审美思想的功利性和商业性。后现代主义审美从审美内容到审美体验完全不同于康德所谓的“理性美学”及“自由王国”,是对康德美学观的颠覆。  相似文献   

4.
燕锋 《文教资料》2021,(2):104-106
在《判断力批判》中,共通感是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基础,但是康德对共通感的阐释不仅运用了德文与拉丁文两种表述方法,还赋予了两层含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共通感的两层含义对于调和与统一康德思想的诸多内在矛盾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由”的内容和“必然”的形式,表现出审美判断的目的的关系。康德从批判鉴赏审美不联系任何概念、无利害感的关系出发,指出审美是客观的无目的和主观的合目的的统一,并且分析了美的种类,从依存美上升到了理想美,明确美与道德的关系。进而言之,康德正是对这一二律背反命题的论述中说明审美判断的实质,为现实的人寻求“归宿”。  相似文献   

6.
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内心机能。愉快感是一种直观形式,审美愉快则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与客体是否存在没有关系;愉快感具有时间性,是由一种维持现在状态或进入将来状态的意识所产生的,愉快感特别是审美愉快具有一种未来指向性,是无目的的合目的的,它不与任何认识目的或概念有关,只有一种主观的形式合目的性;愉快感具有一种"意向性"结构,这使得它可以感性的意识到和谐的内心状态的发生,官能和谐是审美愉快的意向对象,两者之间有一种意向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马力 《今日教育》2009,(9):33-34
所谓心意能力,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术语,指人类的心灵机能。与儿童文学阅读有关的心意能力主要是与人的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相联系的审美判断力。审美判断力就是想象力与悟性这两种心意能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作者读康德《判断为批判·美的分析》的一则笔记。仅就“美的分析”部分内容中康德提出的三项鉴赏判断界定,即鉴赏判断是“主观的”、“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和不准有“概念”介入,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论证。力求找出他的界定值得肯定地方,又要说明他的界定由于受到主观唯心主义体系制约,存有极大的致命的局限性。正是这后者,成为康德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诗与哲学之争是德国古典美学论争的重要内容。康德既强调审美判断不是认识判断,但又把审美所依赖的判断力视为人的认识能力之一;既强调美与善相区分,但又认为可以由自然美过渡到道德。席勒打破了康德这种调和折中的立场,主张美不仅没有败坏道德,反倒是自由的基础。谢林抬出上帝来作为美与艺术的护身符,从而筑起让人顶礼膜拜的艺术神坛。黑格尔在理性精神与辩证法精神的引领下使得诗与哲学之争得以和解。  相似文献   

10.
康德和严羽美学思想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美学是自成体系的,二者都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历程.如果把它们作一番比较,就会发现二者异中有同,往往殊途同归.本文拟把中西美学史上处于历史转折重要关头的两个美学家——康德与严羽——作一番对比,以之证实上述结论.这对于开拓我们的视野和思路,建设崭新的美学理论体系,将是富有启发和裨益的.一、康德的审美四契机与严羽的“词、理、意、兴”说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对此,中西两位美学大师是怎么认识的呢?先看康德.他认为:美的问题是一个主观鉴赏问题.审美的规定根据只能是主观的,美的分析也就是“鉴赏判断”.他从质、量、关系和模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质:“趣味是仅凭完全非功利的快或不快来判断对象的能力或表现它的方法,这种愉快的对象就是美的”;(二)量:“美是无须概念而普遍给人愉快的”;(三)关系:“美是对象的合目的的形式”;(四)模态:“美是不凭概念而被认作必然产生愉快的对象.”这就是康德的所谓“鉴赏判断的四契机”(即四个要点).把康德的四契机和严羽的诗有“词、理、意、  相似文献   

11.
康德将合目的性作为审美判断的先验原则,牟宗三反对这种做法并进一步指出,就判断力表现为审美判断而言,判断力担当不了沟通自然和自由两界的职责,甚至两界根本无需判断力来沟通。然而,从功能系统的角度看,审美判断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借助判断力所下的判断,而人的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构成的活力系统,其中主体与对象通过反馈机制所达到的适应自稳定性即合目的性。可见,目的论是审美功能系统的本体论根据;用康德的话说,合目的性是审美判断的先验原则。康德对审美判断与合目的性之关系的思考是基于一种功能系统论的视角,而这一视角恰恰是牟宗三所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理清康德所提出的快感与美感差别的问题,认为鉴赏判断并非美感本身,美感在康德那里实际包含着快感与判断两个方面。康德对美感中判断一方的偏重导致一种“美感是精神上的愉快”的观念,而这一见解自叔本华、尼采以来已遭摈弃。  相似文献   

13.
康德在对传统的批判过程中,彰显了现代性的基本观念与原则。其关于“审美无功利性”与“自由美”的命题涵盖了艺术的自律性诉求,成为审美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康德在强调审美主体自由自觉的基础上,其审美理想的二律背反定律与“依存美”的的概念触及到审美观代性中人道主义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4.
康德认为在人类文化中一切学问的目标都是力图用于人世间,所以他的批判哲学的最终归宿正是实用人类学。情感是人类最熟悉,同时又是最陌生的东西。在康德学说中,作为高级认识的中间环节的判断力会赋予情感以先天规则,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这种判断力指的是反思判断力,包括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反思判断力是通过它的先验原则——自然的形式合目的性把规则赋予情感,其中审美判断力直接关涉情感。  相似文献   

15.
著名的德国美学家鲍姆嘉登1750年以"美学"为新学科,把美作为认识论的一个分支来看待;康德使美学第一次在哲学历史里严格系统地划出独自领域,使之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他认为,美就是无利害关系的快感,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概念的必然性的对象,是一种自由游戏的产物,是一系列矛盾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地域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自然地理学》中。康德从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人的种属特征、性格气质、生活习俗等视域考察了18世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味,在孟德斯鸠"人从属于自然和气候"的思想基础上建构起他的地域美学思想。康德的地域美学思想是他重视审美经验的前批判期美学向重视理性分析的批判期美学的过渡,也是他整个美学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康德在《自然地理学》中阐释的受地理环境决定所形成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的差异、"鉴赏的偏离"、鉴赏是"对普遍使感官满意的判断"的思想、山区气候和乡愁悲剧的关系等,为他的《判断力批判》奠定了实践经验的基础,而《自然地理学》也因此成为康德建构整个美学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用无功利美或审美界定艺术并不符合艺术发展实际,也是对康德"审美无功利"思想的误读、误用。审美无功利主要集中在审美主体的态度上,侧重自然美,并非艺术美。康德曾较为明确地指出了艺术美属于"依附的美",并非"自由美",并且认为"依附的美"才是"美的理想"且高于"自由美"。康德对"美的艺术"说明和划分及其对无功利审美原则的应用,只是一种类比和尝试,并非成熟的艺术理论。  相似文献   

18.
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包含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在美的分析论里,康德通过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美的无功利的令人愉悦性、无概念的普遍性、无概念的必然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等性质,从而形成了其矛盾着的美学观,为后世美学提供了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艺术自律观念滥觞于康德。康德的审美自律思想并非只是持艺术的形式存在而不及其他;相反,康德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彰显“意志自律”与“审美自律”的内在关联。本文考察康德审美自律思想的辩证色彩,并对艺术自律观念的发展沿革作出考量。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以康德、叔本华哲学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美学史和文学 史,这种研究具有开创意义。王国维以“审美无利害关系”这一命题 为中心,接受和宣扬了一系列西方美学和文学思想观点,并在中西 美学和文学思想的矛盾、碰撞中逐步走向交汇和融合。这是中国美 学和文学思想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