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中西隐喻的文化含义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更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从认知语言学及语用学角度,对中外隐喻在建构上与表意上的重合之处、差异之处及空缺之处作一系统的比较,并探讨其内在的原因,可以拓宽我们的发展思路,增进互相了解.  相似文献   

2.
隐喻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跨文化认知活动,因为隐喻反映着一定语言社团的文化特征和思维方式。译者作为文化传播者,必须在对源语和目的语隐喻中所表达的文化意象正确解读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通过复制和保留文化意象、转换文化意象、舍弃文化意象使源语和目的语在语言形式上和文化内涵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等。  相似文献   

3.
汉英两种语言中的爱情概念大部分是借助已知的具体经验和体会,化抽象为具体的隐喻化过程即概念隐喻得以实现。爱情隐喻在不同民族语言的文化映射上,就像一面镜子映射着各国人们的文化共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隐喻属于认知范畴,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隐喻映射文化,文化影响隐喻的形成。隐喻不仅传递文化共性。还传承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二语习得的困难所在。因此,通过隐喻学习来习得文化是有效的学习策略。并就如何进行隐喻教学提出了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隐喻翻译中,喻体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隐喻翻译过程中,可以用转化喻体形象、在目标语言中寻求相应的喻体形象、将隐喻变为明喻、对所翻译的喻体形象进行加注、略去喻体形象、添加喻体形象等方法进行隐喻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英语介词进行隐喻化认知解读是理解英语介词多义性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in的原型意象图式及其图式变体,探讨in由空间域向其他认知域引申和转换的隐喻化过程,进而获得对in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7.
文化模式中愤怒隐喻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研究对象是表愤怒的情感隐喻。这两种语言都遵循同样的原则:都是以描述由这种情感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来表达这种情感。但是在选择具体由哪种隐喻来表达情感又有不同,而这是由这个国家的化模式所决定的。因此,隐喻既是建立在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又受到化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隐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模式,它受社会文化背景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每个隐喻背后都蕴涵着丰富而生动的文化内涵,如果不能清楚地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就会造成文化冲突。人类文化的共性铸就了汉英隐喻中的相似之处,中西文化各自的特性又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理解隐喻本身的意思,更要深入学习隐喻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其喻义,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人们实际生活与工作中,隐喻是随处可见的。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喻与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手段密切相关,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在英汉隐喻翻译时需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情况。基于此,本文以英汉隐喻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英汉隐喻翻译的原则阐述隐喻的文化差异,通过翻译策略研究提升语言学习者的隐喻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以思维为本源、以联想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同时,它又是一定文化的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文章依据隐喻的认知观和文化观,提出文化、语境和持续的张力感是隐喻导致跨文化交际误读的主要原因,并断言伴随着文化融合的日益明显化和不断深入,隐喻导致的跨文化交际误读也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唐诗中有大量的关于桃花的隐喻。从概念隐喻的视角分析《唐诗三百首》中的桃花意象,认为诗歌中的桃花隐喻把花作为源域,人或其他事物作为目标域,诗人将桃花的外表、特性、生长环境等映射到人或其他事物上,形成了桃花意象隐喻的映射机制,从而得出桃花映射了女子、爱情、春景、时光、品性、悲情等。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语言系统的精华,是人类认知、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它产生于建立在相似形基础之上由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过程。概念隐喻是隐喻的具体表现形式;文化意象是概念隐喻的知识来源和建构基础。概念隐喻是由人类经验和文化意象衍生而来,其形成依赖于丰富的想象和类比。本文以以上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文化意象形成概念隐喻的跨文化取向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意象批评多用于诗歌,在小说方面则相对薄弱,事实上意象的使用亦是古代小说中常见的叙事手段,文章尝试以明清小说中的花园意象为例,解读该意象的审美意蕴,分析这一"有意味的形式"在明清的小说创作中所形成的叙事模式及其独具的艺术功能,以期对该意象在明清小说中的使用情况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并由此略窥意象的使用对于小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汉民族在上古时期就把龙作为崇拜的图腾,龙象征着神圣吉祥。汉族自古把龙奉为祖先的化身,因而至今汉民族喜欢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以龙的子孙自豪。因而中华民族自古就形成了龙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龙在韩国也有较为崇高的地位,与韩国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龙文化在语言方面的体现为和龙相关的熟语。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和龙相关的熟语的比较,分析龙在中韩两国的不同地位,以更好的了解中韩文化。  相似文献   

15.
隐喻统领、左右着艺术思维。隐喻思维是艺术的形而上层面的东西;隐喻与意象密不可分。隐喻艺术思维就是艺术家运用隐喻方法,通过已知的某一对象的个别属性来暗示或者隐含另一对象相似属性的信息加工处理及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16.
情感隐喻是指与喜悦、悲伤、愤怒、恐惧等情感相关的隐喻概念。本文旨在从隐喻的视角来找到情感隐喻化过程的特点,应用互动理论、映射理论、合成理论探究诗歌中的情感隐喻,并通过实例赏析诗歌中的情感体验。对诗歌中的情感隐喻的解读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情感隐喻的实质,同时也有利于理解情感隐喻这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7.
隐喻不仅指隐喻的语言形式,而且指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爱情是人类的重要情感之一,为了表达这种抽象的情感,人们往往把它隐喻化.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隐喻表达爱情的语言形式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各自语言的独特性.其相同的原因是人类具有相同的身体及物质经验,具有相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则是导致两种语言中爱情隐喻概念独特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现代隐喻学认为,人类思维模式是一个隐喻的结构系统。隐喻是人类的普遍认知方式。本文在现代隐喻研究理论框架下对死隐喻、库存隐喻、创新隐喻的翻译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思考,即:译文和原文意象映射是否一致;是否出现文化意象转换的亏损。  相似文献   

19.
隐喻修辞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来打比方,使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以《文学英语赏析》中的文学作品为对象,分析了所涉及的隐喻修辞,从语言层面上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20.
接受关学等近代文论认为,读者是作品意义的建构者。文学作品教学应提倡多元解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表达。但是,在近期的文学作品教学过程却也出现误读和拓展过度等多种不良现象。本文拟从当前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泛滥现象出发,寻求文学作品教学多元解读的界域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