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法国<科学与生活>杂志近日刊登过一篇名为<向科学挑战>的文章.其主要内容是科学家在探索人体奥秘时通过严格的实验发现,意念不但能对身体产生一定的作用,而且还能治疗许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1):47-48
1首席科学家 王洋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能源环境室主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兼任中国化工学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化工学会常务理事;<燃料化学学报>、<燃烧科学与技术>、<煤炭转化>、<煤化工>、<燃气与热力>等刊物编委.  相似文献   

3.
一 古往今来,物理学巨匠都是自然之美的发现者和阐释者,然而通过自己的语言,将心灵深处的震撼表达出来并感染普通的读者,却不是每一位大师级人物可以胜任的.就此意义而言,我说杨振宁是一位具有艺术家气质的科学大师,对那个被他自己称为"大自然旋律"的对称支配相互作用的赞美,始终贯穿于其科学思维之中;而其宣传手段的成功,又与他的文学修养和审美品味大有关系.阅读<曙光集>中的众多文章,如<爱因斯坦对理论物理的贡献>、<分立对称性P、T和C>、<魏尔对物理学的贡献>、<负一的平方根、负相位与薛定谔>、<对称与物理学>、<美与物理学>、<爱因斯坦:眼光与机遇>……,对此判断更加深信不疑:杨振宁是一位具有高雅品味的艺术鉴赏家,他的审美品味集中地体现在对宇宙奥秘的欣赏和阐释之上.  相似文献   

4.
宋朝的大文豪苏轼(字子瞻,一字仲和,自号东坡居士),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诗词兼精,可谓是北宋诗词领域中第一大家;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精通诗、词、散文,而且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家,他的史论、政论出类拔萃,见解卓然,<贩增论>、<留侯论>、<贾谊论>和<晁错论>皆是旷世名篇,其中<贾谊论>,立论奇兀,不同凡响.历代评论家认为汉代学者贾谊怀才不遇,英年早逝,抱恨终生,寄予极大同情.苏轼除了对贾谊同情之外,却从贾谊不能自用其才,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遇事操之过急,不能等待时机、经历磨练等方面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人,西汉初期儒家学者,政论家、文学家. 贾谊少年卓荦,气宇非凡,18岁就以能诵<诗><书>、通诸子百家言、善属文而闻名于郡中,为李斯的学生河南守吴公器重备极.在吴公的推荐下,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当时贾谊年才弱冠,朝右诸臣,无如其者.因其才华出众,很快超迁为太中大夫.  相似文献   

5.
全国性学会英文版科技期刊国外发行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在我国约150种英文版科技期刊中,全国性学会主办的近40种.其中有进入SCI的<中国物理快报>、<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化学快报>、<力学学报>、<材料科学与技术>和进入EI的<中国地球化学学报>、<金属学报>、<声学学报>等一批较高质量的英文版刊物.为了解全国性学会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国外发行情况,对其中35种刊物的发行渠道和数量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及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等方面与中国国情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与<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督法>进行比较具有合理性.通过在立法目的和原则、法律具体内容与法律基本框架结构等三个方面对两国这两部法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督法>对于中国<标准化法>修改的借鉴意义,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标准化法>的修改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高校学生健康素质状况,明确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从测试管理、分析与报告管理、档案管理、咨询与指导管理和技术支持五个环节出发,对构建基于<标准>下的体质健康管理体系进行了探索;最后指出了在<标准>执行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学会秘书处根据山西省会计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九五"科研规划>和省财政厅<关于深入开展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实施办法>,三年来相继组织了二十个研究课题,其中:<中国会计市场研究>、<企业集约化经营与管理会计应用研究>、等11个课题分别报送中国会计学会和省科委进行立项.另外,对<信息失真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改革与发展探索>等课题,列入每年的会计优秀论文评审范围,予以评审.我们在组织课题研究中形成五种制度.(1)申报制度;(2)公开招标制度;(3)评审制度;(4)立项报审制度;(5)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9.
据<福州地方志>载,自秦、汉、晋、隋以来,福州先后名为闽中、东冶、建安、晋安、闽州、东都等,随朝代变迁而屡屡易名.唐开元13年(公元725年)改闽州都督府为福州都督府,此为命名福州之始.据唐代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志>对福州的解释为:"因州西北有福山,故名".清乾隆<福州府志>按语云"福山,今名董峰山,属长乐县".显而易见,福州之名源于福山,但如此重要的福山究竟在何处?长期以来却未可定论.作为福州人,身在"福州"不知"福山",这对于素重历史文化传统的福州人来说,确是一大奇特而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家健康>、<大众健康>、<健康世界>、<健康与美容>和<祝您健康>5种医学科普杂志的1997年第1期全部文章的数字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讨论了目前医学科普刊物使用数字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谁在关注中国?关注中国哪些热点主题?对SSCI与A&HCl两个数据库于1975-2007年间发表的中国主题文献计量分析的结果显示,美国、英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等成为关注中国的主要国家;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哈佛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是关注中国的主要大学;<中国季刊>、<亚洲研究>、<太平洋事务>等是发表中国主题文献的主要国际期刊;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增长、社会转型、健康、女性、青少年、儿童等成为世界关注中国的热点主题.中国社会科学与人文艺术领域的研究者应该对中国进行更多的、更深入的研究,并且积极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这对世界了解中国,以及中国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1998年上半年<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与<全国报刊索引>的Q类生物科学(部分)、R类医药、卫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与生物医学有关的查新工作中一定要检索<全国报刊索引>,特别是对基础研究、物质检测与分析、实验室诊断方面以及一些边缘学科的课题检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学评价   总被引:76,自引:12,他引:64  
1993年6月以来,本课题组陆续发表了<中国大学评价-1991研究与发展>、<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节录)>、<中国大学评价-1996研究与发展>、<中国大学评价-1997研究与发展>.自本年度起,我们将以对中国高校主要功能的评价取代研究与发展评价,同时建立以对社会的贡献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中国大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华自然科学社在1932年创办的<科学世界>,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科技期刊,为中国近代科技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是普及科学知识和促进国家发展.<科学世界>的编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多样化的编辑技巧;鲜明的读者意识,编辑活动中注重读者反馈;栏目多样,刊发文章体裁、形式丰富;既注重内容科学性,又注重语言的通俗性;既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又有广告经营意识.<科学世界>的编辑特色对当前科技期刊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葛孟  张杰 《科协论坛》2008,(2):124-124
2007年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真挚的情感获得极高收视率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许多人生哲理,本文结合剧中人物史今的为人处世方式,阐述了情感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与教师和学生密切相关,要全面实施<新课标>对教师是个严峻的挑战,提高教师素养乃是当务之急.数学教师的素养对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当下应该在哪些方面提高教师的素养才能使教师胜任<新课标>的教学呢?本文结合问卷调查试图从数学素养、科学文化素养、教研能力素养三个维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值此<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以下简称<科学学>)创办20周年,作为<科学学>的老读者、作者,首先对杂志迎来20岁生日表示热烈的祝贺 .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与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必须遵守<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建筑安全生产责任的规定,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就学术期刊知识产权研究文献进行分析,选择国内三大全文数据库,检索到316篇文章.对这些文章进行发表文章数量和年代分布、作者分析和活跃作者、引文分析和高被引论文、发表文章的期刊和发文量、发文机构、地域分布和基金资助及关键词词频分析.结果看到,从2000年到2008年发表文章最多,2004年是高峰.核心作者群初步形成,发文机构中院校学报编辑部发文最多;研究学术期刊知识产权的机构地域覆盖23个省、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但相对集中在北京、河南、广东、湖北、江苏等省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发文量最多,其次<科技与出版>、<编辑学报>、<出版发行研究>.学术期刊知识产权研究主要是学术期刊著作权,其次是对<著作权法>的内涵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陕西科技年鉴>自2007年创刊,已经出版发行了两部.两年来,我们在实践的同时不断学习、思考、探索,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我们的主要体会可归纳为四个方面:<陕西科技年鉴>的编纂能否取得成功,与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领导的支持与重视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框架和条目设计是<陕西科技年鉴>的基础,建立稳定的供稿网络和加强作者队伍培训是确保<陕西科技年鉴>能够顺利运行的必要前提条件,提高校编质量是高质量科技年鉴的基础.<陕西科技年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发展,才能富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