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画面中进入角色,大胆想像;也可以借助课件进行演示。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像,使图中的事物动起来,使画面内容丰富充实。  相似文献   

2.
刘梅英 《金秋科苑》2009,(6):262-262
本文通过“有目的地观察事物、有条理地观察事物、感知事物细微的特征、观察要善于联想和想象”四个方面的阐述,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有目的地观察事物、有条理地观察事物、感知事物细微的特征、观察要善于联想和想象”四个方面的阐述,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剥离就是使某事物脱落、分开的意思。从发明创造的角度讲,对事物进行剥离,可以从事物的整体功能中分出部分功能,或从事物的多项用途中分出单项用途,或从事物的多种作用中分出一种作用等等。这样一剥一分,就有可能出现不同于原来事物的、功能新颖的新事物。剥离的方法能使发明成功的原因在于:剥离是从整体或多项功能中分出来一部分或单独的一项或一种,它具有原来的一些功能特点,是再创造成功的基础。发明者只要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作进一步改进,或利用功能,或采用结构,或使其变形,或改变用途等,就可以实现发明目标。它是站在能人肩上摘果实的…  相似文献   

5.
人们的大部分认识活动往往是基于观察,也依赖于观察。通过观察能力的表现,能动的发挥,获取丰富的感知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到理性的认识,才能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本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能力培养任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好化学的保证。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6.
价值观指的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的表现是价值的取向、价值的追求,并使之凝结成价值的目标,还可以表现价值的尺度与准则,使之成为人们对事物的价值进行判断与其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本文就如何提高技校德育教育并以此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提出了多角度培养技校学生价值观的价值观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德育教育上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入门的先导,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让我们亲自去接触自然界中的事物,凡是能观察到的教材内容都让他们亲自去看、去听、去摸、去感受,积极为他们创造观察的条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除了教材上要求观察的材料以外,还可以找些当地常见的、学生熟悉的实物观察。  相似文献   

8.
只有观察并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对观察到的进行思考.因为观察时着眼于表面现象,只有通过思考和联想才能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罗敏 《内江科技》2010,31(6):206-206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对于事物,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化学实验中如何进行化学观察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是实验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袁立霞 《科教文汇》2007,(2X):57-57
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做到精细,周到,全面,没有漏洞,不疏忽大意。这便是思维的周密性。深刻的思维是指能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只有这样去认识事物,才可以说是真正认识了该事物。所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时应重视实验的先后顺序,引导学生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并及时提醒在观察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形成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2.
工、枪、特痕迹观察实验比较法教学探索是指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痕迹,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比较法是研究工、枪、特痕迹的重要方法,也是工、枪、特痕迹实验教学的生要方法之一。在刑事技术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丹 《知识窗》2014,(14):33-33
养成观察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这就要求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随时随地地用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观察力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获取全面而独特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笔者认为可从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席广鱼 《科学中国人》2014,(7S):151-151
如果没有积极的创新活动,学生要顺利有效地完成一门学科的学习任务是一句空话。经验证明,创新对小学语文学习的作用尤其重要,创新可以使学生根据教材的描写,教师的讲述,打破个人已有经验的狭小圈子,把在不同时间、地点获得的知识多方面联系起来。当然,学生此时此地的认识可能是事物的一毛一皮,彼时彼地的认识可能是事物的一鳞一爪,但创新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学生在不同时间、地点获得的零碎知系起来,经过整理加工,集中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5.
陆敏 《知识窗》2014,(8):37-37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自主写作,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但是,学校封闭式的管理把学生限制于四墙之内,仅有的图书馆、阅览室也几乎成了摆设。长此以往,作文教学如何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孙壮 《科学中国人》2014,(3S):216-217
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察看。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7.
杨爽 《内江科技》2011,32(8):193-193
《动画运动规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运动的基本规律,培养观察运动、表现运动的能力。本文通过对"遵循‘规律’还是打破‘规律’"、"观察的重要性"、"重写生还是重临摹"三个问题的思考,阐述了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遵循事物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打破对事物程式化的认识;观察瞬息万变的世界,给动作作品带来真实的生活气息;处理好临摹与写生的关系,全面提高表现运动的技能。  相似文献   

18.
预成图式是来源于后天经验所形成的形式和规范,是经验积累的结果,感知事物的基础.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尊重学生已有预成图式,丰富学生美术鉴赏的预成图式语汇,以引导他们在原有的图式基础上建构新的图式,丰富审美经验,提高美术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9.
观察对于刚开始进行科学学习的小学生来说,既是他们科学探究的起点,也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基本途径。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习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方法",提高小学生观察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抽象、简练和符号化等特点。它的准确性可以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品格,它的抽象性有利于学生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的培养,它的简练和符号化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概括事物的规律,也有利于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