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型向素质型、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步伐的加快,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课改实验是基础教育领域最大的改革,这客观上要求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适应课改需要而生成新的变化,而课改实践又对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的生成变化发挥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变化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2002年启动的基础教育新课改,行走至今已有十年了,总结这10年来的改革历程,有成功、喜悦,也有困惑、忧虑,它所引发的争呜、遇到的困惑、产生的问题,既有来自教育内部的,又有来自教育外部的,但首当其冲的,还是一线教师的课改理念及其教学行为的不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奠基工程,下世纪我国三大阶段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得以实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取决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完善与提高,因此,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出发点,进一步加强对基础教育有关问题的研究,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有...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课改观念与课改行为的关系比较复杂,两者应该是一致的,课改观念支配、引导课改行为,课改行为反映课改观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二者又常常出现不一致。课改观念的转变在积极倡导与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已被大家所公认。课改观念只有与课改行为高度统一起来,才会有基础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自2001年我省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至2004年全省所有县区全部进入课改实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发展的势头强劲;目前,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正在我省城乡中小学广泛展开。一些地区和学校在课改实验中,以课改理念和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潜心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和课改实验的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总结课改实验工作经验,推进课程改革实验不断深入,新年伊始.我们特编发了一组以介绍锦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经验为内容的文章,意在使读者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多层面地认识和感受锦州市的课改实验经验,以期引为我们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借鉴。相信,正投身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广大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者,读后定会受到有益的启迪。我们期望有更多的课改经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6.
试探历史课程与教学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天的学校,特别是承担着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在面临着社会转型时期对人才模型要求变化的巨大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机会,作为耕耘在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为迎接新的挑战,就中学历史课教学模式,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设计,愿与同仁共同商榷,以抓住机遇,创造历史教学新模式。一、历史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原则就历史教学特点而言,它包罗万象,是社会科学的基础,既有趣味性又有戏剧性;既有家庭性又有社会性;既有情境性又有思想性;既有民族性又有国际性。针对学科特点,我们将依据罗杰斯的教育思…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第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等方面有很大的变化。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实施。要正确地实施新课程,正确认识和处理其中诸因素的关系,需要我们每一个实践者有一个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正确的理解。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因人而设,它由人所为;它既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又要为人的发展服务;它既要在现实条件下展开,又要为改变和完善现实条件作准备。因此,它既有超前性,又有现实性。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内的改革在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规模展开,教育理论界和广大的教育实  相似文献   

8.
季爱云 《学子》2012,(2):14-16
2002年启动的基础教育新课改,行走至今已有十年了,总结这10年来的改革历程,有成功、喜悦,也有困惑、忧虑,它所引发的争鸣、遇到的困惑、产生的问题,既有来自教育内部的,又有来自教育外部的,但首当其冲的,还是一线教师的课改理念及其教学行为的不适应性。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因此...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教育向来是人们期望甚高而又痛切责备的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与反思。在“知识经济”的要求和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课程改革。本次课改不同于以往的课程改革,它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很明显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试看课改。眼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各地蓬勃展开.这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开创性的实验,它在历史教学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涵、课程方法、课程特点等诸方面较之以往有非常大的突破,可谓一次历史的机遇。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课改实验牵涉到千家万户,备受社会关注,课改实验对于参与课改的学生来说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对于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来说责任重大,面对新课改我们怎样使古老的历史学科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和活力呢?  相似文献   

11.
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9月,课改实验工作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实验区全面开展。10月,教育部又出台了《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要求“2002年秋季,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进入全面实验阶段。”国家为何要开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的背景是什么?课改要达到什么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教育实验随着基础教育课改的推进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却又动辄遭到批评,使得教育实验陷入应为却难为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课改是什么?目前,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里,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一场深刻的、被教育界称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变革,简称“课改”。这次课改,是根据前两年国家确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思想,在对我国的国情和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参照了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而提出的。所以它在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上,都体现了全新的思路,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这样的改革,意义无疑是十分深远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在培养观念上,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每个学生表现出的不同个性,承认他们之…  相似文献   

14.
参加课改实验已有一个学期,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实践和摸索,我对课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需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经历了课改前后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我国矛盾重重、步履艰难的基础教育新课改,相继在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进行了两年多的“攻坚”并全面展开之后,又在高中这个矛盾和制约因素更为突出的“险峻地带”开始了新的“攻坚”,今年将有4个省区未经试点便“齐步走”进入了新课改,这对在老轨道上运作了多年、习惯成自然的普通高中的广大管理和教师来说,无疑于疾风骤至、暴雨来临,许多人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兴未艾,国际人才竞争也日趋剧烈。为了使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毫无疑问,这次改革给社会经济及教育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就它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影响作些思考。首先课改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是很多观念上的冲击。这次课改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等诸多内容,是建国以来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变革。为了体现教育改革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7.
积极培育二期课改的亲和力心目中有位为了统一思想,积极培育二期课改的亲和力,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确信二期课改是教育发展的方向。二期课改是一场深刻变革,牵动着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要确信它代表着世界教育改革的方向,确信它在我们的共同参与建设中会完善、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是新世纪基础教育的一场巨大变革,其主要目的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它的实施将使基础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学习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两年来,本人作为课改实验者,参与了课改的各项工作,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周六研讨日等活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现行的教育体系大致可分为四部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其中以成人教育在对象和内容上最具广泛性,它既有低层次的扫盲教育和补偿教育,又有高等学历教育和学历后的继续教育。因此,发展成人教育,特别是开展远距离成人教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  相似文献   

20.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师范学院发展较之基础教育课改存在的滞后性,以及我国师范学院在新时期适应基础教育课改而采取的多种措施出发,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探究了基础教育课改与师范院校发展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