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风筝》写的是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和小兄弟之间发生的故事。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春二月是风筝时节,但他“向来不爱风筝,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风筝》写于1925年1月,在写该文的五年前,作者还写过一篇《我的兄弟》,发表于1919年9月9日的《国民公报》上。这前后两篇散文,虽字句有些不同,但所述反对小弟放风筝的事却是相同的。这就告诉我们,《风筝》不是毫无根据的艺术虚构。怪不得有人说:“这一篇……是在解剖自己,在深刻地批判自己。”穴李柯林《〈野草〉注释》雪《风筝》叙写了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感情折磨。作品中的“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认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所以很是嫌恶,以至对小弟喜爱风筝采取了一种粗暴禁止的态度。可后来“我”看到了“一本外…  相似文献   

3.
《风筝》是鲁迅的一篇叙事散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风筝”是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鲁迅借助这一“物件”来贯穿全文,抒发情感。文中记叙了一件“小事”,因不满弟弟的没出息,将弟弟偷做的将要完工的风筝踏扁了。其实这样的事情本来是无所谓的,就连他的弟弟日后都忘却有这回事了。鲁迅何以会小题大做反复忏悔呢?其实“风筝”成为作者抒发情感的一种寄托物。  相似文献   

4.
《风筝》是鲁迅《野草》中的一篇。有人说:“这一篇的主题思想……是在解剖自己,在深刻地批判自己。”有人又说:《风筝》中的“我”,“决不是鲁迅自己”,它的主题也“不是什么‘自我批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风筝》是一柄“双刃剑”:既解剖了他人,也解剖了自己。鲁迅的《风筝》是一出悲喜剧:既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毀灭了给人看,又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开了给人看。这柄艺术的“双刃剑”纵横捭阖,所向披靡:解剖自己淋漓尽致,剖析他人亦入木三分。这出人生的悲喜剧匠心独运,神采四溢:既升华了艺术真善美的意境,又揭示了假丑恶的本质。它们共同构成了《风筝》的艺术个性。 “双刃剑”的个性,是《风筝》这篇散文最引入注目的艺术内容。它不仅尽显了鲁迅一贯的精神品格:解剖他人,也  相似文献   

6.
对《风筝》的基调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孤寂、无可把握的悲哀是《风筝》的基调.刘溶、闵抗生即持此说。与此对立的是认为“它的基调是积极的一面”。(见《文艺论丛》第八辑许杰《鲁迅〈野草〉精神试论》)。这后一说比较符合作品的实际。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从作品的开端看。作品开端写的是“我”在朔风凛冽的严冬,向往着故乡的春天。“我”能在严冬的气氛中追怀着少年时代故乡春日的佳境,这表明“我”坚信严冬必将逝去,春天即将来临。正因为有这样的生活信念,所以尽管“我”在北京冬季见着风筝,引起“惊异和悲哀”,但当回忆起故乡的春天,就是另一番境界了:天上那各种风筝,绚丽多彩,地上柳绿桃红,好一派江南春色。这里,色彩是明朗的,主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二,从作品中“春日的温和”的含义来看。王廷栋说“春日的温和”“象征了对儿童教育的正当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我的兄弟》和《风筝》的文本异同中可探究《风筝》的创作真意 ,并联系兄弟失和一事以及厨川白村理论对鲁迅的影响 ,可以看出《风筝》的真意其实并非如李天明所说鲁迅对兄弟的“忏悔” ,而是曲折表达了他对周作人的怨恨之情  相似文献   

8.
《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作者20年代的作品,写了让“我”愧疚的昨日往事,让人体味到难封之愁。全文结构严谨,深刻感人,令读者随之伤感,随之发愁。  相似文献   

9.
《风筝》一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鲁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作者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的《风筝》写于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日出版的《雨丝》周刊第十二期,一九二七年四月编入散文诗集《野草》。“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措词就很含糊了”(《〈野草〉英文译本序》),同《野草》中的其它作品一样,对《风筝》的理解不是一下子就能吃准的。为此,我们就几个具体问题谈谈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风筝》一文,近年来有不少注释、讲解的文章,就作品中的“我”以及作品的主题,发表了不同的见解。现就我们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一、关于作品中的“我”《风筝》中的“我”和作者自己究竟是什么关系?归纳起来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反对小兄弟放风筝不过是一种艺术‘虚构’”,“《风筝》中的‘我’,根本不是鲁迅。”(闵杭生:《谈<风筝>中的“我”》,载《语文战线》80.7)  相似文献   

12.
《风筝》写于一九二五年,最初发表在《语丝》周刊上,后来,被作者收入《野草》。鲁迅自称《野草》是“散文诗”。这种文体,与一般的抒情散文有明显的区别,同诗却十分接近,可以说,是用散文的形式写出来的诗。其特点是,不论写人,还是叙事,作者的真正用意  相似文献   

13.
对比是刻画人物、抒发感情、阐明事理的重要方法。鲁迅的散文《风筝》通过回忆童年时代一只风筝的故事,尖锐地抨击了封建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对儿童身心的摧残,表现了鲁迅严于自责的自我解剖的精神。这一主题的表达,是通过运用多种对比手法来实现的。一、景物对比。北京的“风筝时节”,“地上还有积雪”,天气虽“晴朗”,但只见“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空中,不免给人“肃杀”之感,而那浮动的风筝只有“一二”个,且在“远处”;故乡的“风筝时节”可不同了,时值“春二月”,“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天上的风筝“仰头便能看见”…  相似文献   

14.
长者对幼者的精神“虐杀”——《风筝》着力表现的这个主题,是与鲁迅对现实社会一贯持有的理性、批判精神相一致的,也是与作者从《狂人日记》肇始的对传统文化的清算、批判精神一脉相承的。透过摧毁一个“将要完工”的风筝这一件生活小事,于习焉不察中见出传统文化里潜藏着的“  相似文献   

15.
王波 《语文知识》2003,(6):27-28
《风筝》是鲁迅在1925年写的一篇散文,收在散文诗集《野草》里。初读这篇文章的人,可能会有一种感觉,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沉重心情是不是有点渲染过分了?  相似文献   

16.
赵婧 《中学教育》2004,(12):36-36
《风筝》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允许弟弟放风筝,当发现弟弟偷做风筝时,粗暴地毁坏了。长  相似文献   

17.
陈玉中 《现代语文》2003,(11):26-26
《风筝》是鲁迅先生写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一篇散文,它所闪现的“儿童教育”、“自我解剖”、“亲情温馨”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等思想光芒,即使在今天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文中的映衬艺术,也是匠心独运,值得细细品味。以“寒威”与“温和”相映衬。在文章开头的第一、二小节中,“我”由眼前“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出现于远处天空中一、二风筝的浮动,”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春光明媚的图画:天空,抬眼看见的是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耳边听见的是沙沙的风轮声;地上,杨柳已经吐芽,山桃也多吐蕾。这就使现实中严冬的“寒…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散文诗《风筝》被作为一篇记叙文选入了初中第一册统编语文教材。这篇课文主要通过“我”回忆童年时代一只风筝的故事,抨击和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对儿童的“精神虐杀”,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反抗。《风筝》的象征手法是个难点,历来有争议。这里略陈管见,和老师们共同讨论,而不是要把这些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 《风筝》的象征手法之一,是用自然现象象征社会现象:“肃杀的严冬”象征当时北方黑暗冷酷的社会现实,“春日的温和”象征作者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风筝》写作的一九二五年,南方的革命方兴未艾,而北方仍处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之下。封建势力和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的《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收在1924—1926所作的《野草》里。《野草》的题辞中写道:“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这一段写在1927年4月的文字告诉我们:这本集子记下的是作者在“荷戟独徬徨”时的一些小感触,当时广州的现实已使他认识到以往的“荷戟”并不是苟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风筝》一文通常被认为反映了封建残余的宗法思想对儿童“精神的虐杀”以及作者强烈的自我反省意识。但是,《风筝》与鲁迅早在1919年发表的文章《我的兄弟》相比不难发现,这两篇文章是对同一素材的书写——都是关于孩提时代破坏小兄弟放风筝的故事。鲁迅对同一主题在几年之内的反复写作,并非偶然,行文之间的细微差别反映出他隐秘的情感,即文章构架的兄弟之情是对现实生活中周氏兄弟翻天覆地的手足关系或多或少的影射。从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及写作内容两个方面剖析,可以从“我”对“小兄弟”的情感变迁窥探到周氏兄弟隐秘的情感变化,从而揭示出鲁迅从“含蓄的爱”到“隐忍的十艮”的曲折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