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如何改造贫弱中国人民的国民性?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在时代的风浪面前为我们提出了这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响亮的回答。本文主要从对阿Q形象精神胜利法的分析入手,展示了鲁迅对改造国民性问题深刻而独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阿Q和堂吉诃德这两个艺术典型,诞生于不同的世纪,处于不同的时代,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性格、意识特点,但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典型中,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具有质朴、率真的性格特点,都用“精神胜利法”来作为暂时的精神安慰。他们性格的美学构成都是悲喜剧因素的交错和统一,他们既是悲剧性的喜剧形象,又是喜剧性的悲剧形象,他们身上表现了时代的悲剧和不幸。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及其产生的原因和社会意义,即通过阿Q这一典型形象,写出了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使广大读者重温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在批判了其妥协性、不彻底性中,揭露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同时,高度赞美了鲁迅先生在教人“反省”,催人自新;让人精神获得解放,思想冲破牢笼,以革除贫穷、愚昧、落后、野蛮、禁锢,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蒙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本在对鲁迅作品中阿Q形象的性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指出了这一典型在今天的现实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阿Q的典型性窥视我们民族深厚的心理和文化积淀,唤起科学和人文意识,高扬我们中华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巴比特是美国作家辛克莱·路易斯创作的艺术形象,是美国中产阶级的一个代表。阿Q是中国文学家鲁迅创作的艺术形象,它的意义是世界性的。阿Q的影子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分析巴比特的特性中隐含的阿Q气也是顺理成章的。  相似文献   

7.
阿Q该怎么办     
阿Q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历来受到平多于赞扬。但无论从作者的创作态度,还是就小说客观的倾向来说,都是值得同情的。阿Q的堕落是残酷的社会使然,罪不在阿Q。精神胜利法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存而在精神上超越苦难的一种方法,是全人类的,只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特别,在弱者阿Q身上表现的特别突出罢了,阿Q死抱着精神胜利法不放也是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人的性格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但是,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所构成的。阿Q,做为现代文学的典型,其性格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也具有正反两极的二重组合。  相似文献   

9.
陈义兴 《文教资料》2012,(13):10-12
阿Q的性格主要表现为"精神胜利法",他常常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忌讳缺点,死爱面子,欺软怕硬,欺善怕恶,麻木,健忘,等等。阿Q性格的形成有其历史、时代及个人的原因。阿Q形象具有普遍的社会现实意义,阿Q的"精神胜利法"流露出我们国人灵魂的劣根性。历史表明,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摒弃"精神胜利法",就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0.
阿 Q 和潘先生分别是鲁迅和叶圣陶先生笔下的两个典型形象,虽然他们的社会地位、知识层次等方面大相径庭,但其思想性格却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具体表现在他们性格的“精神胜利法”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阿Q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阶级属性等方面,试证阿Q不但是个农民,而且是病态社会中最不幸的农民,从而驳斥了某些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2.
人们大都认为阿Q的性格核心是“精神胜利法”,理由是阿Q的许多表现充满了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我麻醉的特点。本文认为“精神胜利法”并不能概括为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那仅仅只是在他失败时候的特定精神状态,在日常状态下,他的主要的心理特征就是投机,他会抓住一切机会攀附权势,目的在于取得个人的利益。另外,小说中的赵太爷、赵秀才、假洋鬼子等更是投机的高手,他们共同上演了一出投机主义者的闹剧。对阿Q来说,他的人生只不过是一曲投机不成的悲歌。  相似文献   

13.
鲁迅创作《阿Q正传》意在“暴露国民的弱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而当代的青年学生在审视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时,却往往只注重小说喜剧性的外壳,忽略了作品悲剧性的内核。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真正内涵,帮助学生廓清正常的精神慰藉与“精神胜利法”之间的本质区剐,促使学生孜孜追求健全独立的人格,为年轻一代找寻到真正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本从“阿Q精神”中的“精神抚慰”出发,与《庄子》集中的“精神抚慰”相对照,提出二的共通性。通过对比。指出阿Q是庄子的通俗版,庄子是阿Q的理论版。  相似文献   

15.
自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发表以来,由于其对“精神胜利法”这一现象的精湛概括,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阿Q性格的核心便是“精神胜利法”。但从性格特征的稳定性、主动性来衡量,从阿Q本人的言行来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下面的结论:阿Q的性格核心是投机心理。  相似文献   

16.
杨前 《时代教育》2007,(8Z):74-74
在《阿Q正传》中,鲁迅是从胜利和失败两方面来描写阿Q的精神胜利的。所以,阿Q精神胜利法的属性,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看,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阿Q和潘先生分别是鲁迅和叶陶先生笔下的两个典型现象,虽然他们的社会地位、知识层次等方面大相径庭,但其思想性格却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具体表现在他们性格的“精神胜利法”上。  相似文献   

18.
阿Q典型新论     
关于阿Q这一典型的研究一直是一大难题,阿Q是一个什么典型?研究者们众说纷纭。但从五十年代中期出现的、落后农民的典型这一观点又最为流行。本文则把阿Q作为一个精神胜利者的典型界定并展开论析的。  相似文献   

19.
陈奂生与阿Q两个艺术形象在许多方面有相似性,同时因时代的不同,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木从两个形象的性格系统,性格的美学特征,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效应等方面,对这种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胡尹强先生的新著<破毁铁屋子的希望--〈呐喊彷徨新论〉>,对鲁迅的作品进行了富于个性与创意的解读.本文就"精神胜利法"是否成为"中国国民性痼疾的集合点","精神胜利法"与昏乱巧滑的思维定势"的关系等问题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